第483章 眼见未必为实(1 / 1)

影子星系空间八象限的第七区。

虚空中,突然爆发剧烈的空间震荡。

下一刹那,一艘残破的子弹型舰船撞破与太阳之影链接的宇宙引力线亚空间,悍然出现。

正是晨风二号。

尽管困难重重,福莱德斯也成功完成了最后一次折跃。

小福是人类迄今为止的第一任折跃驾驶员,很可能也是最后一任,但他克服了一切已知的、突发的未知困难,搞定了这件最难的事。

某种意义上,物理黑洞这种可怕的宇宙造物也被福莱德斯玩弄于指掌之间。

飞船后半截已经发生了严重破损,正冒着白烟与火花。

这不是小福的错。

他的操作没出任何问题。

晨风二号在完成折跃,脱离介质层亚空间进入第一重曲率亚空间的瞬间,被紧随而至的棱舰从后方开了一炮,正是白色光束炮。

这一炮轻松撕开了晨风二号的过时护盾,并破坏了飞船后方大约35的功能模块。

这不可避免。

没被一炮就彻底轰碎便已经是巨大的成功。

在宇宙真空环境下,物质的“燃烧”与在大气层内截然不同。

看起来没什么火花,只有星星点点一闪一闪的光芒。

散落出的白烟也并非剧烈氧化的残留物,而是物质在高能反应下裂变解体生成的物质重新聚合而成的颗粒,类似于一场核裂变爆炸。

现在人们肉眼可见的每一缕太空中的火花,拿到二十一世纪,都是一场不大不小的核试验。

晨风二号的主引擎已经被击毁,主要的反物质供能模块也已经被穿透,正在后半段引发连锁爆炸。

幸运的是成千上万个备用引擎正在联合发挥功效,直接提取生物电池能量的次级能量网络尚能短暂维持舰船前半段护盾的能耗。

是福莱德斯精心设计的模块化舰船供能生效了。

晨风二号开始顺着刚脱离曲率空间后的惯性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往前冲。

此时正有无数金属残骸与岩石碎块阻挡在前路上,这是几个月的绞肉机战争中留在宇宙空间里的残留物,布满了整片空间。

假如有人从远处用肉眼打望影子星系,现在这里看起来不像个行星系,倒像是个由灰尘和大大小小的碎块组成的灰团彗星。

如果晨风二号没有护盾,随便一块指头大小的金属残骸便会对舰船造成重创。

但早在脱离介质层亚空间时,福莱德斯便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所以他无论如何都一定要保住备用能源供应。

现在有复合护盾撑住,便能让舰船不至于瞬间被撞毁。

沿途的小型碎块先被最外层的力场护盾往两边推开,质量较大的碎块只能被稍微移动,然后进一步撞上里面的第二重空间撕裂护盾,被破碎成小块,再被第二重力场护盾排斥到旁边。

如果再碰到过于坚固的合金残骸,位于复合护盾第四层的类曲率膜层将会被激发,两者将会爆发剧烈的空间震荡,在不影响类曲率膜层里侧的舰船的前提下,震开这些超重物质。

001秒后,晨风二号便已经抵达原本棱舰阵型所处的位置。

在往前冲锋的过程中,长达十公里的晨风二号后半部分正逐渐解体,一个又一个功能模块被甩脱出去。

晨风二号正后方,巨大的棱舰紧随而至。

棱舰中部正在打开,一只只刀锋螂和其他奇形怪状的小型单位蜂拥而出。

棱舰前端的顶部的炮火正在充能。

这艘棱舰与包围影子星系的棱舰有着不同的使命。

它只需要关注一件事,摧毁前面的“破铜烂铁”。

但它不能如愿。

在抵达影子星系之前,陈锋一直以为影子星系最大的骚动在一区,人类在那边布置的兵力应该也最多。

按照指挥部的区域划分,七区是一区的对角线。

复眼者调动了很多棱舰进入一区,试图接应林布。

那么此时这里复眼者和人类的兵力都该最空虚才对。

但现在身穿折跃战甲,身处出舱口的陈锋在情报投影星图上看到的却是另外一幕。

星图中,在这狭小的范围内分布着密密麻麻的战舰,多到肉眼根本无法分辨。

人工智能计算提示后的数量显示出,这支庞大的舰队至少有上亿艘各型各状的战舰。

陈锋很纳闷。

在他的记忆中,不记得影子星系内部有这样一支庞大规模的杂牌军舰队。

很快他就得到了答案。

当他进一步调取信息后,这支舰队的归属来源呼之欲出。

搬运者舰队。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这支庞大的搬运者舰队便一直在星系外部集结,并未急于靠近。

这支舰队甚至从头到尾都不曾打开对外传输信息的量子网络系统,只被动接收,与当初他用晨风二号所做的一样。

直到接收到某个命令后,这支杂牌军舰队才以极快的速度爆发提速,进入超曲运动,并几乎与晨风二号同步抵达,强行脱离亚空间。

此时这支数量庞大的舰队状况不算很好,几乎每艘舰船上多多少少都有受创,这是强行提速进入超曲运动,以及强行脱离时不可避免会受到的伤害。

但没有人抱怨,也丝毫不显慌乱。

此时这支庞大的搬运者舰队正以极快的速度向晨风二号与后方棱舰的中间点靠近。

舰队阵列整齐。

在尚未靠近时,庞大的舰队便已经开始倾泻猛烈的炮火。

这些大小不一的,看起来仿佛杂牌军的搬运者舰队,此时却爆发出了极其强悍的火力。

另外还有一艘又一艘的小型战机从相对大型的战舰里扑出来,并在极短时间内聚合成了一支拥有十亿规模的战机洪流。

他们的武器系统很先进,完全不输几个月前被摧毁的711堡垒星舰中的主战舰队。

这支庞大的搬运者舰队拥有与舰船外形截然不同的实力。

飞出来的小型战机比战舰本身的设计至少领先两个世代,武器系统也一样。

舰队的指挥官、各艘舰船的舰长以及操作员,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军事素养。

不需要别人解释了,陈锋只一眼就看出来,这支舰队必然是先哲院的后手。

任务只有一个,蛰伏,并在关键的时刻出现,完成关键的使命。

既然先哲院能推算到他会在此时此刻出现在影子星系的附近,不可能真不做任何准备。

影子星系的里侧,除了洪流特攻队之外的另外三万名星影战士也开始配合着潜伏于小行星带里的舰队开始由内向外发起冲锋。

各型各状的能量、实弹武器在太空中制造出剧烈的连锁爆炸,不断冲击着剩余不多的棱舰组成的网格链接。

还有更多的智能战舰团团包围着附近分布的,能直接命中晨风二号的数十艘碎星炮棱舰。

没指望摧毁这些棱舰,只是要抵挡住碎星炮直射晨风二号的弹道即可。

这是双方交战以来,参战规模最大、参战人数最多、波及面最广、常规武器交火最激烈的战斗。

不仅如此,在遥远的四区,正有一场剧烈的大爆炸悍然炸开,那是束能炸弹。

在相距数百亿公里的一区,身穿星影战甲的林布与另外十几名亲信组成的小队,正在数百刀锋螂的“挟持”之下,缓缓靠近一艘棱舰中部的裂缝。

至于影子部队的其他舰船,却正在仓皇间与突然向自己发起进攻的刀锋螂纠缠厮杀。

陈锋拿到了由先哲院、规划院和指挥部提供的战场情报。

他一眼便看见了情报案最上方的抬头署名。

这场战役被命名为“接引计划终”。

在亿万星辰的绚烂爆炸中,子弹型的晨风二号只损失了第一层外部装甲,并保留着长仅两公里的前面一小部分,冲过了棱舰阵线,进入小行星带战线的后方。

晨风二号被从里面飞出的长达两百公里的大型重装工程舰接应上,将其整个装进舱内。

接引计划终,成功了。

欧青岚正带着少而精的技术人员在重装工程舰里严阵以待。

护卫舰的军火库中,早已备好数套针对陈锋的需求量身定制的星影战甲,迄今为止性能最强、火力最猛、机动性能最高、防护能力最好,并且预留了折跃引擎的安装空间。

比起一个月前庞德身穿的特制甲,如今的星影甲性能又有提升。

只等小福来完成最后一步,星影甲将会具备折跃能力,更名为折影战甲。

陈锋这边,随着他安全脱险,战局倒是短暂的告一段落。

但在位于对角线的一区,战斗的烈度却并非放缓,反而突然加剧了。

可能是复眼者突然意识到自己被耍了,还可能是复眼者本来就只打算要林布一个人,对影子部队里的其他“跟班”毫无兴趣。

总之,既然已经提前完成调动,将大量棱舰集中到了一个方向,复眼舰队的指挥官不想让自己显得那么愚蠢,索性强行提高火力强度,打算就此机会在小行星带防御阵线上真正打开一个缺口。

复眼者毫不犹豫的向影子部队其余舰船开火,同时也全方位的加强了火力。

影子部队仓促还击。

幸好大部分影子部队里的人都有星影战甲,单兵实力强悍,不然这寥寥几千人在短短几秒内就会损失殆尽。

至于林布,在看到自己的亲信被屠戮时,却连一丁点反应都没有,只乖乖的跟随刀锋螂进入到棱舰内部,看起来真像个愚蠢的俘虏。

这边,福莱德斯一秒钟都不曾休息。

他才刚从导航椅上走下来,便在技术人员的簇拥下快步走出晨风二号破损的舱门,直奔工程舰侧翼的小车间,那里有折影战甲。

陈锋没有被轻慢的感觉,几乎每一个人在路过他身边时,都会稍微停顿,向着他恭敬的一弯腰。

有人说“先哲您好”,有人说“见过先哲”,还有人甚至激动得语无伦次。

欧青岚比其他人表现得稍微镇定些,只道:“先哲大人您稍等,最迟十五分钟后,你就将得到属于你的折影战甲。我保证,这会是你迄今为止使用过的最强的单兵武器。”

陈锋看着这满头银发的圆脸“少女”,笑了笑。

一百年了,自己终于在现实世界中看到“熟人”。

陈锋心头感慨万千,他鬼使神差的伸出手捏了一下这人的脸蛋。

“呀!”欧青岚很是紧张的捂住脸,“先哲您……”

陈锋继续笑。

百多岁的老萝莉了,居然还没什么皱纹,保养得比小福好太多了。

这说明影子星系里的医疗条件比船上强多了。

“先哲您是现在就想和我配对吗?咳咳,但我在这边没有库存,我自己上的话,也不太方便,时间很紧张。”

欧青岚试探着问道。

陈锋敲了下她脑门,“想什么有的没的。你赶紧给我干活去。我的战甲很重要,不过你们忙完之后,赶紧给福莱德斯做一次全面体检,他的状况不是很好。至少让他恢复到和你一样吧,欧院长。”

欧青岚离去之后,又一名中年人来到陈锋的面前。

“先哲您好。”

“你好。”

“我是先哲院的内务首席执事。”

“哦,你有什么事?”

“这里有一封信要给您。”

“信?”

“是的,林布将军的。我们的量子网络不够绝对安全,一些信息量比较大的重要情报,都会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来传递。比如书信,或者射电信号承载的摩斯密码,又或者每天更换一次的密码册。这封信,是林布将军在六天之前手写的,刚刚送到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