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召回能臣猛将(1 / 1)

黄立极,张我续等大臣明白,皇帝很清楚有人在赈灾的钱粮上动手脚。

不然的话,只要内阁和户部这边商议了赈灾的钱粮,皇帝直接从内库拨款就可以了。

文渊阁内,黄立极坐在主位上,说道:“陛下特意交代我等,赈灾的银子都要落到实处。”

“我等得陛下重用,此番定要做出一番成绩,绝不能因为底下人不懂事而坏了陛下交与我等的重任。”

张我续皱眉道:“那就全都换成粮食,从京师运去陕西。”

施凤来摇头道:“运送粮食就需要一支军队押送,这又得多出一笔开拔费。”

李国普说道:“送银子过去肯定难以落实,送粮食反而更合适。至于出多少兵马,需要多少开拔费,可以再算一算。”

黄立极点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但国事艰难,我等还得为陛下多多分忧才是。”

张我续摇头道:“国库里已经没钱了,这件事还得靠陛下的内库,最近抄了不少人,陛下应该会答应的。”

黄立极当即写折子,与其他阁臣,以及张我续联名上书。

很快,折子就到了东阁,由崇祯御览。看着上面的方案,他也是无奈的叹了口气。

即使他掌控了阉党,但是也没法阻止贪污盛行的事实。

如今崇祯只是掌握了魏忠贤,接下来他还需要魏忠贤与他的骨干协商,而田尔耕等人又得和下面的人商量。

如此层层传达下去,分配利益,禁止贪污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是让他们在贪污的同时,还能把赈灾的事情做好。

好在崇祯已经对阉党的重要人物都有一番敲打,并且抄了一大帮人的家,现在他的内库里有一百余万两,收上来的土地也有四万余亩。

至于一些恒产,珠宝书画等还需变卖,约摸能得二百余万两。

但是这点钱根本就不经花,明年,陕西等地还会有大规模的灾荒,毛文龙那边又在问粮饷。

九边边军欠饷十分严重,辽饷也需要一大笔钱。这点钱不过是杯水车薪。

他手底下根本就没有可以信任的兵马,就算是送粮食,估计也会被贪掉。

他只好找来王承恩,问道:“净军那边如何了?”

王承恩连忙跪下说道:“皇爷,奴婢愚钝,净军人数众多,奴婢一时间还没有处理完。”

崇祯摆手道:“无妨,你挑出三千信得过的精锐,此番押送赈灾的粮草前往陕西赈灾。”

“此次出行的净军按人头官职,可以分到一笔开拔费,普通士卒二两银子,军官从小旗三两开始,每一级加一两。”

“若是赈灾一事办得好,回来之后,朕另有赏赐,但是若有行为不端者,就送去辽东戍边,老死边关。”

王承恩当即行礼,接下此事,随即就去净军那边挑选合适的人。

对于内阁上报的方案,崇祯没有考虑太久就同意了这件事情,并且叫来内阁以及户部官员。

看着下方的官员,他说道:“运送粮草的军队,朕已经选好了,我已经让净军挑选三千精锐,届时我自会下发开拔费。”

“至于运送去陕西的赈灾粮,就近购买,朕已经派人探知,周边粮价大约在一两每石左右浮动。”

“朕不管是哪家的粮铺,你们收购粮食的价钱不能超过一两二钱每石。朕拨款四十三万两给你们。”

黄立极行礼道:“臣领旨。”

待到他们离开,王承恩前来上报军队人数。正好是一个营的编制,两千九百八十八人。

所需开拔费也就一万两左右。

不过这支军队要一直保持到赈灾结束才能返回,因此,他直接拨款八万两,这里面除了开拔费,剩下的便是六个月的月俸,多出来的则是额外补贴。

此次赈灾,他就得拿出五十二万两,收缴来的钱财,瞬间就少了三成。

处理了赈灾这一件急事,后面还有无数件急事等着。

边患,粮饷两件大事还压在他的肩膀上。虽然他出钱赈灾,但是陕西的叛乱不仅仅是灾民,还有欠饷的边军。

陕西的边军欠饷给发了,那山西,河北,甘肃等边镇欠饷也得补上,不然其余地方的边军可能就要闹事。

这时候他只觉得朝中可以安心托付要事的忠臣,实在是太少了。

为此,他只能从自己的记忆里搜刮能够为自己所用的能臣。

同时他也想到了东林党,东林党人的思想方针是对的,但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可以扛大旗的已经被杀了。

不过东林党内,还是有魏光绪,顾宗孟这样的能臣。

不管是哪个党派,作为皇帝,他不能偏爱其中一个,朝堂之中应该有不同的声音,适当的争斗是有利于朝堂发展的。

而且现在的东林党也需要安抚。

崇祯当即下旨,召回魏光绪,顾宗孟等东林党人,同时还有徐光启,孙传庭,孙元化等人招来京城。

还有太监曹化淳也被招来京师。

之前被罢黜的东林党人陆陆续续被启用,还在朝廷的东林党人纷纷弹冠相庆,众正盈朝之日俨然不远矣。

不过在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的钱谦益还在翘首以盼。

但是等了好几日,也不见启用他的圣旨,他可能不知道,自己以后都见不到启用他的圣旨了。

朝堂之上,崇祯下发启用那些被冤枉的官员名单,吏部文选司郎中耿志炜出列道:“启禀陛下,这名单中是否有疏漏,旧右春坊中允钱谦益也是被魏阉污蔑而被罢黜,应当在名单之中。”

这耿志炜之所以一定要提出钱谦益,那是因为钱谦益是东林党某个时期的魁首。

因此,东林党人觉得,钱谦益也应该返回朝廷。

但是崇祯召回部分东林党人,那是因为他们能办事,肯办事。

比如魏光绪才华横溢,刚正不阿,为官清廉,政绩卓著。

他因才高而弱冠及弟,因刚正而声振朝野,因卓著而蜚声京楚,因德厚而泽惠桑梓,因能文而风流千古。

他不仅在位时忠于职守,尽职尽责,为国为民,有所建树;即使在罢官家居后,仍忧国忧民,扶危济困,多所义举,泽惠桑梓。

至于钱谦益?崇祯冷笑道:“科举抡才大典,此等人竟涉嫌徇私舞弊,上对不起先帝,下对不起诸学子,此等德行有亏之人,朕怎么能相信他能为百姓办事?”

“此人在本朝永不叙用,若有后来者,当与此人同列,不可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