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可笑的城市和回忆(1 / 1)

赵俊先乘坐高铁,到达桃城相邻的德市。

因为桃城市,连二三线城市都不算,这要是排号的话,估计可能是四五线的城市了。

一个很贫穷,却非常要面子的城市。

在他的记忆当中,这个城市除了酒,和一座中学,拿得出手之外,就再也没有什么值得别人记住的东西。

而那座地狱一般的中学,就是他曾经待过的地方。

他高中三年在这个学校里,上千天如一日地,重复着做一件事情。

起床,上课,做试卷,睡觉,再起床,再上课,再做试卷。

就连吃饭的事情,他都不记得了,因为在这个学校里,吃饭的时间,都给你压缩的只有十几分钟。

高中那三年,就差一点,吃坏了他的胃。

那三年里,他没有记下任何一个老师,任何一个同学,因为那些人都形同陌路。

即使是同一个课堂中,除了吃饭的时候,是个点头之交,其他时候,大家都在做试卷,谁和谁也不熟!

高中毕业之后,基本上全忘记了。

他记得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他们班的那个高考状元,名字他已经忘了。

记住对方的原因,是因为对方一头花白的头发,未老先衰。

对方在高中的时候,相当刻苦的学习,成了高考状元。

但是到了大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听过消息了,已经泯然众人矣。

他记忆当中的高中,那就是课桌上,如同长城一般的书籍试卷。

课桌里放着治疗神经衰弱的药品。

每到吃饭的时候,所有人都跟百米赛跑一样的,争先恐后。

因为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如果要是慢一点的话,很可能就要饿着肚子。

明面上,中午的时间,学校是给了一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可是总是有老师来占据这个时间。

甚至有班主任规定了,去吃饭上厕所,到回来只能半个小时的时间,超过了就会各种理由请家长。

他们日复一日地,制造着所谓的高考达人,并以此为殊荣。

所以让赵俊感到可笑的是,在一个现在大谈素质教育的时代。

这样一个应试教育的典型学校,却成了全国有名的学校,似乎还人人向往。

而对于赵俊而言,那却是他不堪回首的三年,这就是为什么,他高考失利,宁可选择一个差一点的大学,也不愿意再复读的原

因。

那三年,对于赵俊而言,就是地狱的三年,同样是他人生当中,失去的三年。

那三年,对于赵俊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三年如一日,似乎从记忆当中,都被抹去了一样。

那三年,他除了学会做卷子,考试考高分之外,没有学会任何东西,包括知识。

那个学校,教授的所谓的知识,只不过就是用来做题目的而已,对于现实当中,没有任何作用。

他记忆当中的同学,基本上都是一个模样,满脸的憔悴,头发里仔细找找,都能找出白头发。

包括赵俊自己,在那三年里,也是这样。

上高中之前,他满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一年之后,里面就出现了白色的发丝。

第二年的时候,他就不得不经常去看中医,治疗自己的精神衰弱。

所有的同学,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每天五点,就得起床,十点睡觉。

中途就会如同机器一样,不知疲倦的学习。

不,不应该称之为学习,应该称之为做试卷,学习如何考试。

所以这个学校,总是很自豪的说,自己培养出来过多少多少高考状元,培养出来多少多少某某名校的大学生。

可是在它校史上,却从来没有培养出来一个,有用的国家人才。

他们只会压榨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去想办法考一个高的分数。

至于压榨完潜力之后,这个学生未来会是什么样?他们一点都不关心。

回家的路,却让赵俊非常的熟悉,一如既往的坎坷。

坐在一辆小中巴上,他不停的颠簸起伏,就如同在惊涛骇浪之中。

多少年了,这条道路,依然是这么坑坑洼洼,没人去管。

就这样,这个城市,每年还申请小康县,小康市。

赵俊曾听说一个笑话,越富有的县,越申请贫困县;越贫穷的县,越申请小康县。

因为很简单,富裕的县,从上到下看中的就是实惠,扶贫县有各种好处。

而越穷的县,越看重面子,表面风光。

等下了所谓的国道之后,那道路,就更加的让人酸爽了。

说实话,走这样的道路,赵俊还是特别佩服这个中巴车的质量的。

就这种道路,让坦克来跑,搞不好都会趴窝。

但是司机,显然对这里已经非常的熟悉,依然是操作的灵活熟练。

只不过,车上的人,可就没有这么舒服了。

时不时的,会因为剧烈的颠簸,脑袋撞一下车顶。

不过坐这辆车子的人,显然都是熟客老客,大家都非常的有经验。

包括赵俊也一样,他毕竟座过几年这个车子。

到了村里,赵俊先偷偷的返回了一趟自家老宅。

然后,才前往他们家在村子里的房子,他的父亲赵国梁,母亲唐月莲,大伯、三叔、小叔一家人,人都聚齐了。

还有四个姑姑,也都在。

这是赵俊让他父母请过来的,至于原因,他没有说。

不过他母亲唐月莲,倒是愿意请来赵俊的姑姑。

认为儿子请姑姑们来,是希望他的几个姑姑,能够帮助他说话。

进了屋,母亲看着儿子,一脸的高兴:“小俊,你回来了!吃饭了吗?”

赵俊回答道:“在路上吃过了,咱们先坐下来,谈正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