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完孔伷的丧事之后,方夏便顺利的接收了谯郡。
在此之前,方夏曾上门拜访过许褚一次,感激他的相助。
许褚这一次接待了方夏,两人一番谈论,也算是宾主尽欢。
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方夏便召开了一次会议,商讨谯郡未来的攻略方针。
既然在场的都是自己人,方夏便将自己已经被封为豫州牧的消息传了出来。
盖了玉玺的圣旨,这年头还是没人敢于质疑的。豫州牧有着统帅一州之职,兼职许昌太守已经是权宜之计,以后人才多了肯定是要分官的,当然不能再兼一个谯郡太守了,方夏顺理成章的将太守安到了钟繇的头上。
钟繇世家出身,曾被举过孝廉,历任尚书郎、黄门侍郎,乃正经天子近臣,如果不是如今汉朝百官包括天子刘协都被董卓挟持,失去权柄,钟繇一旦从京中外放,当一个太守都是屈才了。就凭他的资历,这个太守也没有谁反的动。
而后方夏便放权让钟繇任命其余职位,她不参合,作为太守,在一地之内自当有决断之权,不必事事请示上官。如果她都不表现出对钟繇的信任,等到时候方夏回到许昌,钟繇估计更坐不稳这个位置了。所以现在必须给钟繇机会立威。
其实,关于官员的大小任命,钟繇之前也和方夏讨论过的,方夏心中有数。
钟繇便按照之前讨论的,首先三位军师重臣、内政重臣、军事重臣分别安排了许靖、梁习以及许褚。许靖本就是军师重臣,如今谯郡除了太守之外,他也升无可升,只能保持在这个位置,以后另行加封、赏赐了。
许褚之前虽然掌管兵权,但是他由于出身太低,之前从白身变成官员已经是破格提拔,因此他之前还是一般官员,此次新官上任,按例加封,他成功就任太守军事重臣,依旧管着兵权。至于梁习,他资历不够,以前一直呆在许靖手下努力工作,如今因为人手不足,也被破格提拔起来。
许靖笑眯眯的看着钟繇宣布任命,不知道在想什么。
许褚心中有点烦,他做出承认方夏这个太守的举动之后,回去被族中父老乡亲围着骂糊涂,都是乡里乡亲,甚至有的还是他的长辈,看着他长大的,在以孝治天下的汉朝,许褚便是有着盖世的武力,也不能够一拳头把他们都给打死了,只能一脸不爽的听着他们瞎bb。
其实许褚下了这个决定,他也是有那么丁点后悔的,毕竟好感度不代表一切,古往今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多了去了,不要说有好感,就是真爱的也能杀给你看。但是许褚性子本来就有些拧,当很多人都在质疑他糊涂了,他的决定有问题的时候,许褚真不爽了。
许褚发动神技,你行你上啊,不行别bb。
这些人知道没有许褚,他们就是一盘散沙,当初黄巾军说不定都防不了,不要说如今的情况了。而且现在的情形,许褚好像是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认了方夏这个上司了,他们反弹之后,觉得如今兵权还在许褚手里,这个结局也不算太差,勉强可以接受。
这么一来,事情总算是揭过去了。
梁习其实在内政上的才能也算不俗,但是他没有什么名声,便是在内政这一块上比许靖强,许靖也是他的上司,没有他出头的机会。如今得到提拔,倒是显得略有激动,表示一定会努力做好内政诸事,不让上官分心。
谯郡百姓对于换了一个太守显得并不在意,日子该过照过。
这么一来,这些事情勉强处理完了,就算有些不和谐声音,也无关痛痒。
但是,正当方夏将松一口气的时候,她接到了一个让她十分震惊的消息。
方夏很愕然的看着传令兵,道:“你说什么?”
传令兵低下头,恭敬的说:“回貂蝉大人的话,徐州的黄巾军余党向着我们这边来了,他们的目标似乎就是谯郡。这里是情报,请您过目。”
方夏接过了情报,翻开观看。
钟繇在一旁看着。
战争就在这样不经意的情况下来临了。
黄巾之乱已经过去,诸侯讨董的联盟散去之后,天底下基本上平静下来。不过只是大体上平静,小股黄巾余党,以及个别诸侯之间也还有摩擦。徐州小沛一带,便有着管亥领导的黄巾残部,仍然在游荡。
本来管亥应该是在不久之后,横穿徐州绕道北海围攻孔融,然后孔融派遣东莱的太史慈求助平原刘备,刘备因此前来救助孔融,赶走黄巾,正式踏上徐州的舞台,为他以后继承陶谦所在的徐州打下基础。
但是现在,可能是由于方夏的参与,情况已经变了。
如今春夏交替,青黄不接,本来就是缺粮的时候,管亥又是四处游荡的黄巾贼,他们缺粮了。徐州陶谦坐镇,粮食倒是充足,但是粮足的同时,士兵自然也不好欺负。如今这一伙面黄肌瘦的家伙,要是去攻城,虽然不会饿死,但肯定是战死了。
管亥试着攻了一波城,想要借机诈取一些粮食。陶谦壮年之时平定徐州颇有气魄,但如今年纪大了,人之将死,对这些事情态度也软和下来,颇有和稀泥之意,因此管亥觉得可以利用陶谦的性子,骗上一波粮草。
但小沛虽然只是个小城,城墙不厚,守城人数也不算多,但是太守王朗并不是好欺负的,麾下还有曹豹、臧霸等干将,他只能无奈退去。小沛都攻不下,下邳作为徐州首府,陶谦亲自坐镇,当然更是守的固若金汤,根本没有可能。
这么一来,管亥真的是进退两难,如果这半个月还不能找到粮食,这只队伍真的要活活饿死了。这个时候,管亥有的选择不多,要不就继续试试攻小沛,要不绕过小沛和下邳,直取琅邪,但琅邪同为徐州治下,就算相比下邳和小沛兵少将缺,也不是好欺负的。
那么剩下还有三边,要不只能穿过徐州,跑去北海欺负孔融。孔融作为一个名士,他的名声极大,但是相对而来,打仗的本事也是差的可以,基本上等于没有。要不只能向着西南方向来谯郡,要不就只能往东北方去陈留。
陈留是曹操的地盘,之前十八路诸侯讨董,曹操是发起者之一,同时也是唯二在董卓军那里咬下了一块肉,有所建树的,此时也可以说是名满天下,由此可知曹操军队的战斗力,绝对是比较剽悍的。曹操现在在跟濮阳刘岱死掐,管亥不想去参合,他能选择的便只有谯郡和北海。
管亥的部队在湖陆附近遇到了周仓率领的另一部分黄巾军,两人一合计,干脆合成一部,共同管理。而周仓原本和裴元绍是一起的,只是黄巾之乱过去,裴元绍退去黄巾军渠帅之职,在许昌当他的大汉臣民,而周仓则率领部队继续打游击。
之前强攻谯郡无果的,就有裴元绍和周仓这一只部队,因此他们和谯郡仇恨是很深的。周仓听说管亥缺粮,虽然他自己其实也挺缺的,但是却颇为仗义的支援了一点口粮,好歹没有让管亥的人给饿死。这么一来,管亥对于周仓自然十分感激。
周仓与管亥交换情报之后,跟他说最近谯郡的太守孔伷不行了,那边权势倾轧,一时半会弄不出个结果来,如果我们这个时候趁他们不备,夺取城池,谯郡里面的粮食不都是我们的吗?这种好机会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过了这村没有这店啊。
而且北海离得远,现在你就这么点粮食了,带着这么多饥肠辘辘的兄弟,花接近半个月的时间横穿徐州到达北海,早已经是疲惫之师了。自古以来攻城人数如果没有守城士兵的三倍,基本上很难成功,这一只人数不够还是疲惫之师的部队如何打北海之中精神奕奕的军队?
周仓对管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他还是调转马头,回去打谯郡才是正理。
管亥被周仓说动了。
如今他们两股军队合二为一,差不多能有接近万五人。管亥人数多些,差不多占了一万,而周仓的士兵中,老弱病残少些,他乃是分过队的,士兵比例偏高,也有五千人。这么一来,也算是一股不弱的实力了。
历史之上,管亥选择去北海骚扰孔融,但是如今受到周仓的影响,他自然选择去谯郡。
于是他们便风风火火的冲着谯郡来了。
这段时间谯郡事情比较多,方夏也没有想到会有人来攻城,她记忆中这段时间整个豫州都是挺安全的,因此等这一波黄巾军已经越过梧县,从徐州进入豫州,距离谯郡快马加鞭不到三天的路程,方夏才收到消息。
谯郡就在他们路线的必经之路上,方夏基本可以确定,他们就是冲着自己这里来的。
我之前想着五万字以内完结,但是现在看来,五十万能写完我就谢天谢地了。
谢谢伊晗的两个地雷一个手榴弹,让你破费了,么么哒。
其实留着可以看好久的文了,我觉得给我半年好像都写不到这篇文能够值七块,心好累。
根据三国志吴书四来看,管亥围攻孔融,太史慈愿意领精兵一千决战,孔融不许,求援刘备,刘备点起三千精兵救援。一般精兵的话,就属于那种上过战场有经验的老兵,三千老兵一挑二基本上没什么问题,可以干至少六千人。
而黄巾军数量一向庞大,除了士兵之外,还有很多凑数的老弱病残。
根据比例来说,这一万人里面能打的估计最多五千,所以听说刘备来了,管亥果断跑了。
不过根据三国演义之中来看,演义里面说管亥找孔融借粮,然后开口就是一万石。
根据汉书以及学者研究,差不多一石在当时算是我们现在二十七斤的样子,但是古代吃饭没有油水什么的,吃的饭基本上是死的,所以人也特别能吃。一般军队开拔,身上至少要半个月的口粮,不然没饭吃很容易哗变的。那么算下来,其实一个人一天差不多也就一点八斤,这是按半个月来算,饥荒的时候不可能吃得饱,所以一般一个人一天一斤都是不错的了。士兵吃的多点,老弱病残吃得少点,平均一下。
而且一般都是狮子大开口,然后坐地还钱吧。从管亥喊出一万石来看,他其实想要的估计就五六千石都很满意了,两三千石也不嫌少。
这么一算,我觉得我算他一万人还是比较合理的,如果你们觉得这个人数有问题,我们可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