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弥斯军方面的情况几乎正好与明军相反。
他们的海军已经基本不可能再获得更多舰船增援了,但炮弹十分充足,而且陆军也在切实的增强——3月10号以后,法弥斯人几乎每天可以给西贡增加一个非洲营的兵力。
殖民军的装备较为老旧,战术素养也远不如本土军和外籍军团,但至少肯定比安南伪军强。
说不定也不比大明装备较差的练营弱。
但是他们不敢进攻,因为明军在海防海战的胜利太辉煌了,辉煌到任何人都得考虑他们会不会再近乎无伤的消灭三万吨战舰一次。
而海军的畏战也影响了法弥斯陆军,同冯子才一样,没有海军支持,法弥斯陆军也不敢单独进攻。
明法两军现在的情况是两头怕,都有自己的顾虑,不敢主动发起新的进攻,因此双方一个以岘港,一个以西贡为核心,就这样隔空对峙。
……
安南战场陷入僵局,大明帝国内阁和远在长崎的李少荃也终于明白过来,不管心里多么不情愿,凭借军事实力把法弥斯人彻底赶出安南其实已经不可能了。
因此内阁电令李少荃,可以做出有限让步。
在3月的谈判中,李少荃代表大明内阁同意停战,但是法弥斯人必须承认他们在战场上已经失败了,作为失败者,理应对大明做出赔偿。
至于安南的利益,最好以和约签订时的状态就地停战。
也就是说,大明决定与法弥斯瓜分安南。
德里至人立刻对大明的态度和条款表示赞同,他们私下里向李少荃表示,如果法弥斯人不同意,德里至帝国认为责任不在大明,因而会继续为大明提供支持。
英格雷人也表示认同大明的条款,只要停战,表面上屈居战场劣势的法弥斯人理应给予大明一份补偿。
而对于法弥斯人来说,给钱是可以的,但不能以赔偿的名义——他们毕竟没有彻底失败。
《剑来》
另外,11亿法郎的赔款金额也不能接受,巴德诺认为,法弥斯最多应该支付给大明1亿法郎,安南王国则是一个苏都别想要。
还有,明法双发在安南的势力划分,应当以17度线为准,双方接近平分安南,而不是就地停战。
李少荃对此表示拒绝,因为这意味着大明必须撤出岘港,甚至撤出顺化,他认为这样大明退让的实在太多了。
最终,作为中间调解人的英德两国出面,提出一个折中方案——两国以17度线停战,但是不管最后赔款是多少,法弥斯另外支付5千万法郎,作为赎回17度线以南明军占领地的费用。
这个条款得到了明法双方的一致赞成。
五千万法郎对大明来说不是一笔小钱,以当前汇率,1明两兑换3.7法郎,5000万法郎就是1351万两,用来赎买顺化、岘港,是可以接受的。
但这笔钱对法弥斯来说就有点毛毛雨了。
要知道,15年前的普法战争,法弥斯战败后赔了50亿法郎,结果不到三年就彻底还清(当时法弥斯为了尽快还清赔款而发行国债,结果法弥斯人认购了450亿法郎!)而且对经济没有太大影响,法弥斯现在还是欧陆第一富豪和俄图斯帝国的最大债权人。
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剩下的就是法弥斯人应该赔偿多少军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