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客永远都是这样子,仿佛全世界都该宠着他们,想要什么,别人就得立刻给他们双手奉上,不讲条件,没有道理。
比如这次,法弥斯议会的政客们不愿意再给安南增派一兵一舰,但却要求必须把被围困的1万法军救出来,似乎不这样安排,不足以显示他们对法弥斯士兵鲜血和生命的重视。
至于将军们询问没有援军,怎么打开包围圈?
呵,这与政客们有什么关系?
再说,不是还有阿非利加的殖民军可以用吗。
只能说,14年前法弥斯被德里志暴揍,不单单是军事上的失败。
偏偏将军们还必须执行议会的命令。
这自然而然的引发了一系列悲剧。
法弥斯人的悲剧。
885年2月10号,一支2700人的部队从南方向海防包围圈发起突击,这支部队是此时法弥斯在安南最后的精锐了——全部是外籍军团和殖民地部队中最能打的那部分。
这支法弥斯军队确实很能打,10号当天就很顺利的突破了明军两道封锁线。
然而他们兵力毕竟太少了,在突破到距离海防港不足50公里外的地方,就被大明新军一个旅挡住,再也无法继续前进。
冯子材是那种老派将领,他出身与一次反抗大明的农民起义,不过那次农民起义规模和影响都比太平军小得多(大明没有几十万完全无用的八旗绿营,当时的部队再弱也不至于一千多人被7个人用竹竿捅进河里,另外也没有二阿战争的损失,因此这次起义相对较快的被镇压了),大明也没有鞑清那种在自家精华地区搞三光的习惯,冯子材作为义军降将,摇身一变成了大明的将军。
顺带一提,黑旗军也是当初义军残部跑来安南求生,后被大明招安的地方武装。
说回冯子材,这样的传统将领自然也很喜欢看起来较为传统的军事布局。
比如说对海防法军围而不攻,试图饿死他们。
也比如说,布置对法弥斯援军围点打援。
没错,冯子材一直没有发动强攻消灭海防法军,除了想尽可能避免伤亡(他担心法军困兽犹斗)外,还打着把南方法军勾出来消灭的主意。
他成功了,在法弥斯议会政客们的配合下。
2月10号夜间,黑旗军出动带着温切斯特和大刀的敢死队,偷袭法弥斯援军。
法弥斯人被杠杆步枪强大的火力打的鸡飞狗跳,黑旗军一举突入,双方展开白刃战。
外籍军团不愧是法弥斯陆军最精锐的力量,黑暗中他们乱而不溃,坚持抵抗,最终黑旗军没有得手,被法军逐退。
不过这次夜袭严重阻碍了法军的救援行动,法军经过一夜激战,已经疲惫不堪,不得已开始原地修筑阵地,准备休整。
这一休整,他们就哪也去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