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9章窦氏(五)(1 / 2)

北雄 河边草 1586 字 2022-06-09

窦诞的身体确实还不错,又休息了两天,病情已是大好。

此时窦诞不敢再耽搁什么,立即去拜访自己的堂侄,吏部考功郎中窦德明。

窦德明是前隋上柱国,骠骑大将军,肃公窦毅一脉,他的女儿窦氏,也就是窦诞的姑母嫁给了唐国公李渊。

窦毅这一支就要比窦威,窦抗两支显赫的多了,他们也是扶风窦氏的中流砥柱之一,即便如今也受到陇西李氏的牵累,受到的打击却没那么严重。

就像当年他们和宇文氏,元氏都有着深厚的交谊,及到文皇帝杨坚登位,却也没拿他们怎么样,不久更是接纳他们为心腹。

那不但是因为杨坚度量恢弘,而且也是窦毅此人实在了得,经历了三朝,依旧屹立不倒,军政之上都不容忽视。

实际上也是扶风窦氏在窦毅活着的那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当年说起扶风窦氏来,绝对绕不开窦毅这个人。

便如韦玄成,韦孝宽之于韦氏一般。

窦毅子孙众多,窦德明是这一脉的主枝嫡长,在吏部任职考功郎中,可以说是身居要害,只不过比起他的曾祖来,差的可不是一点半点。

窦诞如今所面临的局面就是,如果被大哥以及亲族踢出门墙,那么很多属于窦氏的人脉和资源便与他无缘了。

到那时候大家可不管你为什么被族人赶出来,而是都会觉得若非你犯下大错,也就不至于此,换句话说,身上有了污点,见人矮三分。

所以当世人家,尤其是大门户中,阀主的权威甚重,和其对着干多数没有好果子吃,这是世族维护整体利益的一种常规手段,基本上没有对错之分,只有荣辱之别。

窦衍的行为属于实实在在的落井下石,而且对象是兄弟,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身为阀主他就是拥有这样的权力来掣肘家族中人。

时人常将治家和治国相提并论,道理上就是这般,带头人很重要,他做出的每一个重大决定,是会激起无数的怨恨,还是让人心凝聚,都能决定家族,或是国家的兴衰荣辱。

窦诞属于猝不及防的遭到了来自家族的偷袭,自然要拼命反抗,只是他拿窦衍也没什么好办法。

想要脱离阀主的控制和影响,办法很简单,比阀主拥有更大的权位,在家族中有着更高的威望就成。

那时他也就拿你没什么办法了,你是另立门户还是继续为家族效力都看你自己,阀主想对你做点什么,怕是族人们也不同意。

窦诞以前还成,起码官位比窦衍高上许多,又与陇西李氏联系紧密,于是窦衍与他颇为亲善。

如今他离京多年,再回转时情势早已巨变……与窦衍反目之后,竟是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想想若不是他病倒了,还不如提刀上门去大闹一番来的痛快些呢。

如今去寻窦德明也是无奈之举,窦德明兄弟常年在京师为官,他这些年则久居于外,虽皆出身扶风窦氏,又都与秦王李世民交好,却没多少往来。

上门求助也只能凭着一张脸皮外加一个姓氏而已,这就是大家族的状态,你不常来常往,照样没辙,说不定还比不上乡党呢。

可你真要这么想却又错的离谱,人家凭着一个姓氏往往就能得人敬重,亲族之间更是能帮上一把就帮一把,嗯,正常状态之下。

窦德明接到窦诞拜帖的时候还真就不愿意见这位叔父,他觉着那家人闹的有点不像话,家中兄弟不合也就算了,竟然闹的外人都晓得了。

这无疑让扶风窦氏脸上无光……而且据说是要休了陇西李氏的女儿出门,嘴脸太过不堪,若非此时乃非常时刻,大家都不欲多事,应该请祖宅那边发话,教训一下这些不肖子孙的。

而他就是那不欲多事的人当中的一个,他们和陇西李氏也很亲近,可在没看清形势之前,是不会为陇西李氏说话的。

再有就是窦诞来拜会于他的意图他自然明白,但吏部在这一年当中已经换了三位尚书,之前是秦王李世民兼任,后来换成了温彦博。

温彦博是晋人,性情沉肃,看上去不太好相处,虽然为安抚人心,并没有在吏部大动干戈,可他在晋地带来的那些人纷纷占据要害却是不争的事实。

窦德明倒还在吏部任上,可谁也不晓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倒是公务方面比以前顺畅了许多。

因为温彦博追随皇帝多年,向得信重,在晋地时便为众人之首领,来到长安之后更是如此,无论中书还是门下都对其敬重有加,吏部自然也就水涨船高,终于在六部中实实在在的压了户部一头。

而之前秦王李世民别看声势日彰,可他和中书以及门下斗的太厉害,以至于尚书省内部都不安稳,在窦德明这样的下属来看,远不如此时来的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