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1 / 1)

养心殿西暖阁内,靳濯元盯着适才还争得面红耳赤的朝臣,不疾不缓说问道:“怎地不说话了?清查溢额脱漏的事,各位大人还有旁的意见?”

魏辞年轻,赋役政策才出时,便有朝臣大力反对,他们不敢当着靳濯元的面驳斥,只好寻新主的麻烦。

魏辞这段时日,一连收了几道本子,尽都是反对赋役的奏折。

也实在是赋役革新触及太多官绅地主的利益,大梁朝纲积弊已久,推行困难。

朝臣面面相觑,魏辞在靳濯元的眼皮底下直起腰板:“朕和掌印都在这儿,各位大人若有反对的,何不一起商讨了?”

当真是有胆大的站了出来,是户部右侍郎吴友轩。

“圣上,大梁税收徭役的政策历来已久,贸然改动,臣下只是怕牵一发动全身,令政局不稳,教有心之人趁虚而入。”

说到‘有心之人’,他还挪眼偷瞄了靳濯元的神情。靳濯元只是默不作声地站着,并未接他的话。

吴友轩继而说道:“如今各地讼事少、税收齐,也从不见百姓哀声载道,臣下觉得这样正好,何至于大刀阔斧地改动。”

不等靳濯元开口,魏辞倒是少见动怒:“讼事少、税收齐?王大人怕是过惯了列鼎重裀的日子被金银蒙眼了?不要忘了去岁朕上京,瞧见多少胥吏压下讼状的事。光是入朕眼的,就有好几桩。王大人说的讼事少、税收齐,怕是不尽然吧。”

有靳濯元候在一旁,魏辞的语气强硬不少。王友轩擦了擦额间的冷汗,左右望着同僚,盼他们站出来附和,却是过了好半晌也无人替他说话。

他只好硬着头皮继续说道:“臣以为赋役改革,非朝夕能成,还是得派遣人手,去各地考察暗访,这样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半年有余,朝中还有许多事尚待解决,哪来这么多的人手?臣还是那句话,赋役改革牵扯众多,若当真牵一发而动全身,岂非得不偿失?”

这是想教魏辞知难而退。

一直缄口不言的靳濯元,缓缓掀眼,一身红色的曳撒衬得他肤如白瓷,抬眸时,幽深的瞳孔慢慢流转出肃杀的寒气。

“那便从吴大人开始,咱家倒是要瞧瞧,清算这些个赋税,会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吴友轩愣了一会儿,似是没听懂他话里的意思。

诚顺呈递上来一本黄绸的本子,当着吴友轩的面打开。待瞧清上头用蝇头小楷誊抄的字样,吴友轩立马瞪圆了眼。

“吴大人是从顺州升任来的,咱家若没记错,近几年授官入仕的,好多都是吴大人的同乡。咱家就想着,顺州这地倒是人杰地灵,圣上正是用人之际,去趟顺州,兴许还能提拔几个得力臣子。这不去便算了,一去才知晓吴大人活像是顺州的财神爷,只不过财神爷是散财,吴大人却是个敛财的。不过是两年的功夫,吴大人不仅收受了一万贯贿赂,还盗卖官粮,将秋粮卖得的银钱各分入己,折银两万贯。顺州缴纳的粮税倒是分毫不缺,吴大人收入囊中的那份,应是当地胥吏在征收应有税额后,从百姓那处搜刮来的吧?”

吴友轩狼狈地盯着那道本子,里头呈证,每一处流转,皆有经手之人的签字画押,他面色死白,费尽全力也才憋出四个字:“这是诬告。”

靳濯元的伤还未好利索,一口气说完这些,肩上的旧伤又开始隐隐作痛,他蹙了蹙眉,语气比那檐下冻结的冰棱子还有刺寒:“他们都在诏狱等着大人对质呢,大人若觉得是诬告,不妨同咱家去诏狱坐坐。”

吴友轩双膝一软,没了骨头似的瘫在地上,诏狱那地方,进去后,就没活着出来的。

“清查一事...”他的眼神逐一扫过词钝意虚的朝臣:“各位大人还觉得难吗?”

室内寂静一片,能听见窗外枯叶翻卷的声音。有吴友轩这个前车之鉴,谁还敢再自讨没趣,西暖阁很快便能听见魏辞清朗的笑声。

“掌印,今日亏得有你。朕竟不知吴友轩这贼子贪了这么多银两。”

靳濯元也不揽功,如实回道:“咱家和圣上各取所需罢了。”

魏辞丝毫没有怪罪的意思,还有些乐见其成。他这皇位是白白得来的,对白白得来的东西,哪有甚么好挑剔的。

“听闻掌印今日带她去慈福宫叩谢太后了,这桩事到底是朕对不住你。”

若非他势单力薄,朝臣掣肘,也不至被太后钻了空子,往靳濯元屋里塞人。

听他这么说,靳濯元才记起陆芍那丫头去了慈福宫尚未回来,心里头顿觉不快。他不着人去请,那丫头当真将慈福宫当做自己的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