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是那样亲切,风炉的呼声和铁锤砸在铁砧上的脆响,听得我心花怒放。
贫苦的村落只能用木制和骨制工具来耕地,或是高价购买商人带来的铁器,能供养一个铁匠的,就只有富裕的大城镇。
即使是小城镇,许多铁匠往往也只能采购已经铸造好的铁料,手工打造一些简易的器具,复杂的金属部件只能求助于周围的大城市。
君堡,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保住了“大城市”这个称谓,眼下超过五十个铁匠和学徒正在这座新建的工坊中忙碌,从融化铁器,重铸成金属锭,再到浇铸枪管,并对毛坯做出最后的精加工,他们忙得井井有条。
但这种新的武器,还是让这些工匠大挠其头,纷纷扬扬的头皮屑飘了一地,三眼铳精髓在于不增加太多的重量和成本的同时,将火力密度提升三倍。尽管在赛里斯帝国这就是种落后武器的代表,除了便宜好造一无是处,但在东欧却是不折不扣的高端武器。
赛里斯的劣茶运到君堡,价格甚至能翻几百倍呢,那个可怕的国度怎么能用欧洲的标准来衡量?
反正三眼铳在近距离对付板甲都够了,赛里斯帝国的战争规模动辄五万十万人,在我周围除了穆拉德能动员这个数量的军队之外,很少有谁能集结那么多人。
倒不是欧洲的王公聚不起这么多人,而是这样一支庞大的军队需要支付数额恐怖的工资,并提供难以想象的食物供给,所以欧洲的军队都是分成小股,沿着交通要道行军,向沿途的村社要求补给,这样一来能投入到战场的军队规模也变得很有限。
比赛里斯帝国的战争规模小一个数量级之后,战争的面貌也与之不同,相较于远东地区动辄绵延两三里的阵列,我们的军队阵线要小得多,故而赛里斯帝国更加注重投射火力,依靠发射大量的弓箭来发扬己方的人力优势。
因为更注重投射能力,赛里斯帝国在推广了火器之后,也更注重射程与发射速度,像三眼铳这种只能在十步之外听个响的武器,难以承担阵前先打一轮削弱敌人的职责,故而在新军中早已被鸟铳代替,只有鸟铳才能承担命中百步外方阵的使命。
可是欧洲不然,欧洲的火器还很罕见,弓箭在很多时候都是辅助武器,决定胜负依然要靠步兵和骑兵,以果断的冲锋击溃对方的阵型,那三眼铳就很适合用于接敌前来一轮齐射,用巨响和密集的铅弹摧毁敌方的意志。
燃文
不同于装填缓慢的现有火门枪,这些三眼铳既可以同时点火,也能把引线拆开,分三次激发,极大地增加了火力的持续性,弓弩手和火铳手最害怕的就是敌人硬顶着一轮齐射冲上来,趁着自己还在装填时近身。普通的军队顶着火器齐射冲一次两次还有可能,冲三次的那是耶尼切里吧?
没关系,除了三眼铳之外,我还知道五眼铳和七眼铳的造法,打起来噼啪连响,肯定能给苏丹陛下做一场盛大的白喜事,热热闹闹的送他去见胡大。
甚至我还见到过一种十眼铳,因为过于沉重难以手持,只能架在战车或城垛上,一旦点火,十铳齐发,那叫一个人马皆碎。
一个铁匠捧着浇铸口都没切干净的火铳,走到我面前,向我展示着他的工作成果:“巴塞丽莎,第一批三眼铳已经浇铸完了,但这三眼铳真的不需要铁箍吗?这样会不会炸膛?”
铁箍?
哦,他说的应该是一体铸造的火门枪上使用的环状凸起。用铁条箍成的射石炮需要靠铁箍来约束炮身,不至于因为火药爆炸而炸膛散架,铁匠们铸造火门枪和小型火炮时,也以讹传讹,在模具上特意留下一截截铁箍。
可是根据我在赛里斯的研究,如果是分段加工的火炮,铁箍确实能加固焊接处的作用,但对于铸造成型的火器却完全没有任何作用,只是白白增加重量和物料成本。那些最近几年制造的威远炮就去掉了铁箍,在减轻重量的同时,也让火炮便于瞄准,也没见炸膛的概率比其他火炮高。
用脑子想想也该知道,如果要靠铁箍来防止炸膛,那也只能让加厚的区域不被炸开,铁箍周围的薄弱区依然会被爆风击穿,只是让火炮炸膛爆裂后飞得更好看些罢了。
“不要紧,哪有那么容易炸膛,等会儿点放试验一下,看看内膛有没有瑕疵,加多少火药合适。反正这三眼铳是给罗斯人用的,铳比人还贵,我可得制定个规章,打的时候一人跟在另一人后面,前面的人死了,后面的人捡起三眼铳继续作战。”
工匠面露难色:“陛下,这样恐怕不合适吧,只有法国人会这样驱使自家的农奴,罗斯王公至少在军备上还是肯下本钱的。”
开个玩笑轻松一下嘛,哦,不好意思,我记得你好像也是斯拉夫人。
第一批二十几把三眼铳就被下放到了瓦良格卫队中,那些灰牲口们好奇的把玩着这种新式武器,不过三眼铳本质上就是三把火门枪合并,会用火门枪的也自然会用三眼铳,倒也不需要额外训练。
唯一需要演练的就是全弹齐射和连环射击,在这两种火力模式之间自由切换,让敌人无法捉摸是爆发射击还是持续射击,这才是三眼铳的精髓所在。
已经伤愈归队的伊万摩挲铳管的手微微颤抖:“十步之内能洞铁甲,施放时能聚能散,射完还能抡起砸人,这样的武器简直是地狱军团才会装备的绝世神兵啊。”
那你要看见工部新造的一万三千五百斤定海神针列车炮,大概要跪下朝它磕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