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中平五年(1 / 1)

中年五年二月十四日,灵帝于崇德殿设朝,召群臣商议讨伐白波黄巾一事。

这次,何进与董重倒是没有祸害对方的想法,或者说有这个想法却不敢,毕竟河东、河内离雒阳实在是太近了,倘若耽搁久了,搞不好那些白波黄巾就渡河攻雒阳了。

于是,何进开口就恳请调回河东太守董卓,令其率军讨伐白波,董重也难得地保持沉默,默许了何进的建议。

见此,刘辩心下暗道一声:果然!

说起来,此次言及白波黄巾起事的奏章,正是董卓的女婿牛辅派人送至雒阳,刨除张让与尚书常侍渠穆,刘辩依然先朝中一步得知。

当时牛辅在奏章中就有恳请调回董卓主持讨贼一事的恳请,刘辩自然不难猜到何进的建议。

但他却不能认同。

看这次白波黄巾攻入河东、河内,使朝中人人惶恐就知道,河东、河内的地理位置太过于关键:从河东南渡大河,向西可以威胁到三辅,向东可以威胁弘农,继而威胁河南;而从河内郡南渡大河,则可以直接威胁到河南。

这也就不难理解历史上为何是董卓出任河东太守,而王匡出任河内太守,因为这俩都是大将军何进的人,至少何进是这么认为的。

但在刘辩看来,王匡姑且可以出任河内太守,但董卓,却万万不能由其继续担任河东太守。

以往他没有机会将董卓从这个职位上调离,而现如今董卓远在汉阳,坐镇河东的只是他的女婿牛辅,这岂不是趁机将董卓势力从河东扫地出门的大好机会?

想到这里,刘辩朝灵帝拱手拜道:“父皇,儿臣以为召回董卓一事不妥。”

听闻此言,殿内顿时安静下来,大多数人都惊疑不定地看着刘辩,其中亦包括何进,毕竟前段时间董卓与关羽一事,朝中人人皆知。

“史侯,事关雒阳安危,不可意气用事啊。”司空袁隗温和的劝道。

刘辩转头看了一眼袁隗,反问道:“在袁卿看来,我是意气用事的人么?”

这话说得殿内不少人都暗暗嘀咕,毕竟当日刘辩喊着‘关羽是我喜爱的猛将’,强迫何进惩罚董卓,这事但凡与何进亲近的人都知道。

而刘辩也不管这些人的神色,正色对灵帝说道:“父皇,儿臣虽不喜董卓,却也不敢因私人喜好而坏国家大事,儿臣之所以劝阻,是考虑到董卓目前身在汉阳郡,先派使者过去,随后董卓再撤军返回河东,这一去一回,儿臣估计最起码也得四十日,这四十日,恐怕白波贼已然攻到雒阳了。”

“唔。”

在灵帝点头之际,似袁隗等朝臣大臣们也是恍然大悟,心下暗暗称赞:史侯虽年幼,虽确实明事理。

何进也打消了心中的疑虑,笑着补充道:“史侯的顾虑臣等也考虑到了,因此,臣等原本向下令并州刺史丁原协助讨贼,拖住白波贼,直至董卓率军返回河东……”

听到这话,刘辩毫不意外,毕竟并州刺史丁原刚刚平定义屠各胡,朝中众人印象深刻,考虑到与司隶河东接壤的州郡,冀州还有张举、张纯等人叛乱;荆州叛乱刚熄,但仍有区星、周朝、郭石的余党,数来数去也就只有并州目前有余力跨郡讨贼。

更别说丁原还是个猛人。

于是他故作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还是大将军想得周到……”

何进抚了抚自己日渐发福的肚子,正要谦逊两句,却见刘辩忽然故作不解地问道:“既然命丁原讨贼,何不就改任他为河东太守呢?不然以并州刺史的身份暂时统领河东军队,名义上说不过去啊。”

“呃,这……”

何进面露犹豫之色。

从旁,袁隗、袁绍、袁术、杨彪、马日磾等一干臣子面面相觑,毕竟他们之前还在赞叹这位史侯虽年幼但明事理,不因私人恩怨而坏国事,结果这位史侯很不给面子准备让丁原取代董卓的位子。

这算是报复董卓陷害他喜爱的关羽么?

袁隗小心翼翼地问道:“史侯,董卓无过……咳,虽于汉阳郡犯下小过,但也不至于罢了他的官吧?”

刘辩转头看向袁隗,平静说道:“我几时说过要罢他的官了?这样吧,丁原的并州刺史一职,就让董卓来做吧,一个太守,换一个刺史,他也不亏,对吧?”

不亏?亏死了!

似河东这等殷富之地,又靠近长安、雒阳,此地的太守,岂是并州那等贫瘠之州的刺史之职可以相提并论的?

但看着眼前这位疑似有点小心眼的史侯,袁隗也不敢乱说话,免得也被这位史侯记恨上。

而此时,刘辩转头看了一眼太尉曹嵩,后者立即拍马赞同:“臣附议!”

说罢,他拱手对灵帝道:“陛下,臣附史侯建议,推荐并州刺史丁原出任河东太守,征讨白波贼。”

这老东西!

袁绍、袁术几人面无表情地瞥了一眼曹嵩,暗自鄙夷。

他们当然知道这曹嵩如今已经攀上了史侯。

若非如此,似白波贼起事这么大事,曹嵩这个太尉岂有不背锅卸职的道理?

无非就是没人想得罪史侯,因此不提这事罢了。

此时,袁术收到了何进的目光示意,猜到何进不认同刘辩的安排却又不想得罪这外甥,遂示意他开口劝阻,他心下暗骂之余,正色劝道:“史侯虽安排妥当,但恐怕会令董卓寒心,怨恨史侯,怨恨朝廷……是不是,杨大夫,马侍郎?”

“呃……”

被问及的杨彪与马日磾尴尬地对视而笑,不敢声援袁术。

“中郎将此言差矣!”刘辩转头看向袁术,笑着说道:“我尝听说,雷霆雨露、俱是君恩,今朝廷需要丁原出任河东太守,围剿白波贼,暂且委屈董卓也是情非得已,倘若是忠君之臣,理当体谅朝廷,岂有怨恨之说?”

“雷霆雨露、俱是君恩……”

坐在殿中皇位的灵帝轻声念叨着这句话,点点头没来由地表示认同,旋即沉声道:“好,就依我儿建议,命丁原出任河东太守,即刻率军赴河东平叛!”

听闻此言,何进叹了口气,无奈地看向刘辩。

他倒是没多想,毕竟丁原既然是他弟弟何苗的人,那么同样也是他何氏的人,倒也不必像防着董重那样防范,只是他回头该如何向董卓交代啊,好好的河东太守,变成了并州刺史。

他并不知道,其实刘辩如此安排也有点嘀咕,毕竟他至今都还未看到吕布的名字,万一吕布此时还未投奔丁原,那岂不是让董卓占了便宜?

他唯有安慰自己:历史上吕布可以背叛丁原,投奔董卓,这次若吕布先投了董卓,未尝不能背叛董卓而投奔丁原。

相较吕布一人,还是让丁原出任河东太守更为重要。

旋即,刘辩又向灵帝举荐:“父皇,昔长沙太守王匡讨贼勇猛,不妨令其调任河内太守,协助丁原一同围剿白波贼。”

“唔。”灵帝点点头看向何进,这次何进倒没什么意见,他也倾向于将河内郡交到心腹手中。

随后,刘辩又奏道:“为防白波贼从河东渡河,截断河南与长安的联系,可令张温、皇甫嵩率军于潼关、华阴作为防范。”

经刘辩提醒,灵帝这才想起三辅驻有张温、皇甫嵩新征募的军队,心中对白波贼的恐惧褪去了几分,当即应允。

而与此同时,何进、袁绍、袁术等人则有些愣神地看着刘辩,听着从后者的嘴里蹦出‘潼关’、‘华阴’等地名——若非事先准备过,一个十岁的皇子能知道这些确切的地名?

这位史侯,这是准备要监掌朝政了么?

殿内诸朝中大臣相视一眼,有人暗喜,有人着急、有人忧虑。

比如袁隗、袁绍、袁术几人,此刻心中就有点嘀咕,毕竟据他们所知,这位史侯对他们袁氏有一些成见……

当日,朝廷派出使者,迁并州刺史丁原为河东太守,又调长沙太守王匡出任河内太守。

不得不说,后一条任命,让刘辩感觉有点愧对孙坚,就因为他的干预,孙坚错失了封侯的功勋不说,还失去了结识黄盖这位猛将的机会,只能日后给予一些补偿了。

十余日后,并州刺史丁原得诏。

此时他已击败白波黄巾进攻太原的部分兵力,见朝廷任命他为河东太守,他二话不说便率领军队南下平贼,进击白波黄巾的老巢白波谷。

而与此同时,董卓的女婿牛辅也收到了朝廷的任命,见朝廷竟不召回他岳父,反而命丁原出任河东太守,牛辅大惊失色,忙派人前往汉阳郡,通知董卓。

直到三月,身在汉阳郡的董卓才知道这件事,猛地色变,但却不敢发作,毕竟他的家人老小还在河东。

他只是乖乖从命,被拜为并州刺史,继续征讨凉州叛军。

当然,写信给何进鸣冤诉苦,那自然是免不了的,而何进也得好生安抚一番,许下一些承诺。

而与此同时,冀州刺史刘焉上奏朝廷,刘辩等待已久的‘废史立牧’一事,终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