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林在施耐德面前碰了这么个软钉子,倒也并不生气,他这次造访三亚的真正使命并不是来兴师问罪,实质上却是要恳求海汉这边能够早一点开工,开始港口的建设工程。现在整个安南南方的商贸体系都因为几处主要海港的被毁而陷入了停滞状态,朝廷现在急需将南方的状况恢复到战前水平,以便能够从对外贸易中获得收益,而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就不得不让海汉人尽快参与进来。
郑林跟海汉人打交道的时间远比普通的安南官员长得多,在黑土港的长时间驻留也使得他对海汉的实力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心中很清楚本国的工程建设水平与海汉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如果南方四港的开发没有海汉来主导,仅靠安南自己的力量恐怕需要付出好几倍的时间才能建成一处新的商港。这次谈判的主题也并非南方四港的归属权,而是何时才能开始实施海汉在战前所许诺的开发计划。
“施总说得是,刚才是在下失言了。”郑林也不跟对方在这个问题上多争辩,赶紧把话题又拉回到正事上:“如今南部形势已定,贵方对于商港建设可有了定案?若是需要我国配合的地方,不妨提出来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王汤姆与施耐德对视一眼,心中都有一丝诧异。在执委会看来,安南朝廷对租界这种现象的存在应该是不满的情绪居多,去年年底安南朝廷为了能够请到海汉民团出兵相助,不得不忍痛答应了海汉执委会的狮子大开口,除了天文数字的军费补偿之外,还得一口气拿出南方海岸线几乎最好的四处天然港口,交给海汉作为长期租界使用――如果忽视数字不大的租金,其实这几处地方几乎就相当于白送了。
安南朝廷虽然最后答应了海汉方提出的所有要求,但要说是出于心甘情愿答应下来,恐怕傻子都不会相信。而且海汉民团在顺化战役结束后庇护了一批阮氏遗族和前南越小朝廷官员离开顺化,这种措施也让试图斩草除根的安南朝廷有些不满。在三月的顺化战役结束之后,其实双方关系已经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冷淡的时期,在此期间双方只保持了正常的商贸往来,而政治和军事的交往都处于停滞状态,执委会也能感受到安南朝廷应该是以这样的方式在向自己表达不满的情绪。
在双方这种关系微妙的时期,正好又恰逢石碌开发项目需要占用大量的工程建设资源,执委会自然就选择了暂停南方港口的计划,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昌化至石碌的基础工程建设当中。执委会甚至设想过一年半载之后,海汉重启南方四港项目的时候,安南朝廷会不会故意使绊子不合作,甚至否认海汉在这几处地方所拥有的租界权力。
如果到时候出现类似这样的计划外状况,双方恐怕还有得一番交涉工作,多数执委都将处理好双边关系作为了南方四港项目顺利进行的必要外部条件之一。但哪怕是脑洞较大的人,也没想到安南朝廷会这么快就改变了态度,居然派人上门来主动催促这件事了。
王汤姆应道:“郑特使,开发南方商港的事情,所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很多,需要做的准备工作也非常繁杂,我们这边要把一切事情准备就绪之后,才会开始实施开发建设的计划。”
郑林道:“两位,实不相瞒,朝廷的意思就是希望贵方能够早一点开始动工。需要我国帮忙配合的地方,两位尽管提出,在下会酌情上报,尽量予以配合。”
施耐德何等精明的人,见郑林的姿态摆得这么低,便已经猜到了几分事情真相,笑了笑试探着问道:“贵国近几个月的经济状况不是太理想吧?”
不等郑林作答,施耐德便主动说道:“当初在南越做海贸生意的大明商人,已经有九成以上撤离了当地,葡萄牙人为了不得罪我们,也主动退出了南越地区,现在整个南越没有一处像样的海港,也没有大宗的海贸生意可做。北越辛辛苦苦打了这么久收回来的土地,却没有收到预计当中的效益,恐怕朝堂上的官员们对此会感到很不满意吧?”
郑林拱拱手道:“施总果然厉害,虽未全中,亦不远矣!当初朝堂诸公力挺清都王,哪怕是举国负债也要讨伐南越小朝廷,看中的其实也有南方的海贸收益在内,只要保持以前的海贸规模,南伐的军费缺口只需一两年便可以填上,冒这个风险还是很值得的。但战后南方商港尽毁,海贸衰落,与当初所料相去甚远,朝堂诸公便将此事的责任尽数推在了主战的清都王头上。”
“国库没钱,清都王当然也没办法修建新港口,所以这事就只能往我们头上推了。”施耐德不等郑林说完,便接过了话头:“所以事情的大致状况就是这样吧?”
虽然施耐德的话锋咄咄逼人,但郑林不愧是在黑土港住了一年的人,早就学会了跟海汉人兜圈子的手段,对此避而不答道:“如果由贵方主导港口建设,资金和技术上都可得到保障,而我国可以提供一定数目的劳工,协助贵方施工。”
施耐德追问道:“一定数目是多少?”
“不低于三千人,可按工程所需而定。”郑林立刻应道。
施耐德点点头又道:“那这些劳工的薪酬、食宿,又如何解决?”
郑林道:“我方只负责出人,劳工费用自然是由贵方承担。待工程完成之后,这些劳工可按个人意愿加入海汉籍。”
“听起来条件不错啊!”王汤姆摸摸下巴感叹了一句。
在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南方四港的开发时间不得不推迟到明年的时候,安南人所开出的新条件却给了海汉一个新的机会,而且从郑林的描述来看,这次所开出的条件算的上是诚意十足,的确值得认真考虑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