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秋回到镇子上,又直奔万通钱庄去,那一百两银票,换了五十两的银票,和五十两的银锭子,留二十两,再换了三十两银锭子的铜板来。
一番操作,手里头就提了个小匣子。
出了万通钱庄,离得不远就是金家牙行。
这会儿镇上人多,人来人往的,赶骡车还麻烦。
宋秋便让杜传福把骡车套在同方药铺旁边的巷子里,有药铺里的伙计帮忙看着,直接走过去到金家牙行,方便一点。
走路过去,一条大道,再拐个弯进另一条街,尽头处就是镇上唯一的一家帮人买卖宅地产业这些的金家牙行了。
老板姓金,所以叫金家牙行。
这年头,各人开的铺子一般都是冠自己的姓给铺子取名的,流行!
宋秋想着能盘到铺子,开个甜点铺,名字也就取宋记甜点铺好了,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姓宋的人开的。
正想着,一个年轻妇人扭着腰甩着帕子的脚步盈盈的经过身边,宋秋看了一眼,就忍不住睁了睁眼。
要不是盯着人看不礼貌,她还真想回头去看的。
好家伙,这么冷的天,那妇人身上还穿着纱衣,虽然披了个披风吧,但也不咋顶事啊。
这真是要风度不要温度。
不过,这妇人,长的是真好看啊,这经过身边这么一会的,那散出来的香,人走过了,她鼻息间还若有若无呢。
这么漂亮的女子,做妇人打扮的,应是成了亲的,她相公有福气,娶上个这么漂亮的媳妇。
再拐过弯,迎面一人垂着脑袋急匆匆而来,差点直直撞到宋秋身上来,幸好落后半步的杜传福反应快,一个箭步上来,挡在了宋秋面前。
那人没刹住脚,就咚的一下撞在了杜传福身上,自个给撞了个倒仰,急退好几步才稳住没有栽下去。
下意识抬头便想骂一句谁走路不长眼的,但抬头就看到了宋秋,愣了愣,收敛了神色,微微颔了颔首,算是打了招呼,就错步往旁边继续走了。
宋秋见这人正是张松,自个走路不看路撞了别人,一句话没有,就这么走了,真是读书人,读了个好书。
扭头见人往前走的飞快,像是有啥急事似的,摇摇头,也不在乎这人这么没礼貌了。
转头看向杜传福道:“杜叔,你没事吧?”
杜传福咧嘴笑,“没事儿,那瘦得跟秧鸡似的,撞这么一下,该有事的是他才对。”
宋秋被他这个打趣给逗笑了,认真看了看他的这抹笑脸,微微愣了愣,不看那道疤,杜叔笑起来还是生的挺俊的。
杜叔也是三十一二了吧,还没成亲呢。
宋秋不由叹了一口气,这当人主家的,该是要给底下人操心这终身大事的吧?
总不能叫人家一直单着当光棍给她做事啊。
想想她如今手底下的人,一个王婶,虽然嫁过人,但没生过孩子,也才三十岁多点,还年轻,必须还要再嫁的啊。
还有杨大连,今年十八了,也是可以成亲的年纪了。
还有同样三十出头的田平
以及陶东平这兄弟两,也是十六七了。
这般一想,她这个主家,还真是有些任重而道远啊!
想想前世看的古装剧,那里头人家的下人,好像都是同是下人间相互婚配的,这样都有卖身契的,也是不成文的规矩了。
那她不是还要就着这合适的年纪再添点人?
宋秋想着这些事,一路走着,过去就看到了金家牙行的鎏金大招牌。
三开的大门面,气派的紧,里头门堂装潢的也一看就不差钱的主。
听说这金家牙行的老板金万三是个有钱又爱钱的主,还有个外号叫金万千呢!
这瞧着,果然是个壕人不错了!
这个点,牙行里头挺多人的。
一张一张的小桌子,每张小桌子后头都坐了个保持微笑的伢人,客人自个找地方坐下,跟伢人询问或是要卖自己的产业来登记让牙行帮着找买家。
这瞧着,倒是跟后世的服务大厅差不多了,倒是新奇。
宋秋看了一圈,找了个空着的小桌子坐过去。
刚坐下,那里头坐着的中年伢人就笑着道:“客人是有田地产业需要我们牙行帮忙卖出,还是想置办点什么田地产业的?或是需要租赁铺子房子的,我们牙行统统都可以帮到客人你的。”
宋秋便道:“我打算置办点产业。”
伢人一听是置办产业的,就翻了右手边的蓝皮本子,也不因为对面只是个小姑娘,这服务态度就轻慢的。
依旧笑得从容,一副服务人的样子不疾不徐道:“不知客人是打算买地?还是买宅子?或是买铺子?”
宋秋想着手里头的巨款,要是有合适的,都置办点也行的。
“现下有什么合适的要售卖的,我都可以看看的。”
伢人一听,心想这客人还是个大客人啊,要是今儿能办成几桩,他也能小赚一笔了。
他当了二十年伢人了,看人的眼光还是行的,这客人看着年纪小,又是个姑娘,但身后跟着个壮实的下人,这样子,定是有资本来置办产业的,可不是逛着好玩洗刷人。
当下态度更和煦,“我们牙行只做盘石镇方圆的生意,所以这手里头要卖的,都是盘石镇方圆的产业的,这地向来是紧俏的,一年到头,卖得也少,这近年关了,就更是几乎没有的。”
“不过客人你运气好,正好遇上了,我们牙行这里正好有一些地,刚收到手里,是要卖出的。”
说着一边翻着页,一边接着道:“喏,这里,镇外三十里肖家场前头一点的大洼村,一共有十亩上等地,还有这儿,往东十里的沙家村,有八亩上等地,另外还有这儿,镇南门出去,牛家浜里头,那一片连在一起的,有二十亩上等水田要卖。”
“这些可都是好地,种粮食出产着呢,这叫后人给败了,拿出来卖了,要不然,换做一般的,那可买不着这些一代人一代人传下来的地的。”
说罢,就先问起宋秋道:“客人你瞧瞧,这三处,你可有哪处中意的?”
宋秋听着这三处地分散的人又是南又是东的,买下来也不是很好打理的。
前头那两处又少,离得远,并不合适买。
倒是这二十亩的水田,置办在手里,佃出去,每年也能收点租子粮的,也还可以。
便点了这一处细问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