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话:大有赚头(1 / 1)

先到了镇上,照旧往冰坊去买了冰,往回走经过一家书铺正在开门,宋秋迅速进去买了一小沓最便宜的纸张。

再一路回到安康坊,宋秋瞧着上次那摆小摊的老婆婆正好又在,这么早呢,好巧遇上,干脆直接买了十颗酒粬子。

路过吴记粮油铺,也顺道买了几斤面粉,中午在茶棚里,饿得很,做别的不方便,做点面食还是行,每天都买馒头包子也不划算不是?

然后转头到了张记杂货铺,干脆又买了一口小铁锅,是真的很小,三十来文就买到了。

张地瓜已经听老四来说了宋秋家在官道边摆摊子的事,知道请了梨花帮工,所以对于梨花跟在一路也不奇怪。

顺嘴问了问生意,就笑着将人送了出来。

出了镇子,宋秋接着赶车往肖家场去。

昨儿买的三个西瓜好卖得很,到收摊也就剩下一块他们三个分了吃了,本以为三个西瓜要卖两天的呢。

这官道人多,怎么着也有想吃冰西瓜的,就乘这一阵。

所以今儿宋秋打算干脆买六个西瓜,免得明儿来了。

这每天跑两头实在是麻烦些的。

买好了西瓜赶回长河边上时,老袁氏照样已经背了背篓东西出来了。

宋秋将东西都放下,转头就回去拉桌子板凳和炉子来。

等到一切如昨日一样准备妥当,照旧也是巳时了。

这来回实在太远,也幸好是有骡车呢。

期间有好几起赶路赶得早的经过长河的行人,一是见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二是还不太热不太累,就没有停下来歇脚的。

宋秋看着人走过,倒也不急,他们主要卖最热那阵儿就够了,同昨日一样,也够忙活好一阵的。

且今儿倒是没给他们歇息等待的功夫,刚准备好,就有从白水镇方向过来的赶路人进来歇脚了。

宋秋立马上前招呼,将有的饮品一一介绍出来,供人选择。

后面就是陆陆续续的没断的人,有只喝薄荷凉茶的,也有只吃冰西瓜的,也有吃凉虾的,吃醪糟的,喝绿豆汤的。

总之,忙了好大一阵儿,忙的宋秋三个人都晕头转向的。

这张桌子刚腾出来,就有人进来。

还有不少单独一个人两个人的赶路人,见里头桌子都有人了,不好进来同人拼座,只端了竹筒就地而坐歇脚解渴的。

宋秋看在眼里,想着这地头,摆六张桌子已经是够了,再多一张都不好摆的,倒是凳子可以多做两条,放着给人坐也行,总比坐在地上好。

忙过这一阵,宋秋灌了一大碗凉茶,擦了擦头上的汗,这才有时间歇一歇。

坐下来,将买回来的那沓纸裁成一张一张比巴掌稍微大一点的纸,然后让老袁氏帮忙将其缝出来的,缝成一个一个的小本子。

一本不厚,这一沓纸最后还缝出了三个小本子呢。

宋秋把木炭磨出尖角来,这样好写一些,不至于写出斗大一个的占地方,本来这本子也不大。

将昨儿记得支出都腾写到一个本子上,再加上今儿花用出去的银钱账目。

累计出来的总数,已经差不多五六两了。

宋秋检查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记漏记差。

骡子三两半,板车五十八文。

冰鉴两百五十文。

……

这些都是大头。

再加上其他的,真是花了不少银钱了。

就是今儿六个大西瓜,就去了两百多个大钱呢!

得算算收益,才知道这一天下来,赚不赚得。

另外一个本子,就用来记每日卖了多少。

宋秋打开来,用木炭开始记起来。

昨儿冰西瓜,一共卖了三十三块,西瓜汁也算四文,共进得银钱一百六十九文。

冰凉虾一共卖出三十八碗,共进得银钱一百一十四文。

冰醪糟一共卖出十八碗,共进得银钱五十四文。

绿豆汤一共卖出四十八竹筒,共进得银钱四十八文。

薄荷凉茶无限续杯,一文一人,共进得银钱三十九文。

以上共计银钱四百二十四文。

宋秋在底下工工整整用阿拉伯数字写下总数来。

若不算大件的其他东西,只算买这些东西的成本,那么昨儿是赚了不少的。

比如三个西瓜,买成九十五文,却卖出了一百六十九文。

冰凉虾估计也就只用了半斤不到的豌豆粉,加上红糖水一起,算十五文钱的成本,也将近赚了一百文的。

这利润,是很可观的。

宋秋心里满意,更加干劲十足。

将本子和木炭都小心的收好,一起锁在了专门装铜钱的小木盒子里,放在冰鉴的外层里头盖着。

用小炉子烧开的水将先前用过的碗勺和竹筒都烫了一遍的张梨花在围裙上擦了擦手,凑过来道:“阿秋,是有的赚的吧?”

这么辛苦,要是没得赚,那还真是叫人难过。

宋秋故意逗她,“本来是能赚个十几二十文的,但除了工钱,就没得了。”

“啊!”张梨花一听就垮了脸,立马就道:“那阿秋你还是别请我做工了,我可以每天照样那么早起来给你搭伴去镇上,等一回家我就立马干活去,大不了下半晌晚点收工,我奶肯定也不会怎么说我的。”

本来就赚这么点,还要开一份工钱给她,着实不划算的!

宋秋扑哧一笑,“我是说除了咱们三个人的工钱,至少也有十几二十个钱的赚头的!”

其实不止,但每天都不一样,谁知道今天呢。

反正让梨花知道请了她做工也有的赚就行了。

至于赚多少,就不必说的这么清楚了。

张梨花一听除了三份工钱,还有十几二十文的赚头,也是大松了一口气,两手合十道:“那就拜托老天爷保佑咱们每天都比昨日人多,让阿秋赚个盆满钵满,发大财!”

老袁氏在一旁看得一笑,立马道:“梨花拜得好,老天爷听着了呢,你们瞧,又有客人来了!”

宋秋和张梨花闻言,赶紧望过去,就见东边的官道上缓缓上来一大支车队。

粗粗一数马车,竟然就有六七辆,除此之外,跟在马车前后左右的,骑着马的护卫,起码也有几十数。

这可是大顾客,要是能停下来歇脚的话。

宋秋心里跳了又跳,有些激动,却也有些怕。

因为这支车队,一看就不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