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六话:开张准备(1 / 1)

熊家兄弟也没有大摇大摆的出了客栈走官道,而是就从后门钻进了后头的林子里,从无人的密林里绕路离开。

目送走了他们,宋秋叹了一口气道:“但愿他们能平安到寿州府吧。”

梨花不理解,“他们为什么非得去寿州?到了寿州府就安全了?那里也有官府啊,通缉告示满大街贴着呢,他们兄弟这样子,实在太好认了。”

阿灵道:“据我所知,位于寿州府的天玑派掌门是他们师叔,他们应该是要去天玑派躲风头的,官府能抓他们一时,但三个月,六个月,一年的,谁还盯着不放啊?到时候撤了告示,他们也就安全了。

再加上,有天玑派护着,那些想杀他们的黑衣人也不容易进得了天玑派。”

“天玑派厉害吗?”宋秋问。

阿灵想了想,“是大门派,江湖排名前三呢,门里弟子好几千人呢!”

宋秋听着,想着那还好,只要他们躲在天玑派里头,安全暂时就能有保证的。

那能杀了江家满门的人厉害,但也不能为了杀熊家兄弟,就把有几千名弟子的天玑派也给全灭了吧?

她便在心里放下了心,只希望熊二兄弟能平安到了天玑派。

明儿就要开张了,她还有的忙,也没空多来挂心这个事。

采买来的东西全部归置妥当,宋秋又泡了豆子打算做豆花。

油炸了花生米,再做了怪味胡豆,这些都是下酒菜,客栈必备。

中午简单做了菜吃了饭,饭后,宋秋先给客栈众人做了分工。

陶东成自然是掌柜兼账房,大中跑趟招呼车马。

板凳掌勺,阿银给他打下手。

棉花负责茶棚。

但便即是这样,也还差了人手。

这里跟章镇榆树沟落凤坡那两处远不着村不一样。跟月牙客栈一样,有村子就近挨着,自然要打好关系,出了什么事也有个照应有个来报信的人。

所以,跟月牙客栈一样,宋秋早就想过要招两个村人做工的。

一个在厨房大堂两边帮忙,一个在茶棚帮忙。

所以下午宋秋就亲自往喇叭村去了一趟。

村长见她回来了,很是高兴得跟他寒暄,话里话外都在表示感谢,村里帮忙缝制被褥这些的妇人,靠着这个都挣了银钱的。

宋秋便顺势提起要长期雇两个手脚麻利做活勤快的妇人在客栈上工的事。

“一个月五百文的工钱,不论刮风下雨,都是卯正上工,酉正下工,客栈管一日三餐饭,若有事上不了工,也得找人来替活才行,客栈一年到头都得开着,只过年放假,从腊月二十九放到正月初六,放假这几天照样算工钱,且逢年过节都发红封,年底还发年礼,待遇绝对好,但只一个,一定要踏实本份的干活,手脚干净,勤快麻利。”

村长一听还有这好事,心里也是欢喜不已,一个月五百文工钱不说,还包了一天的饭,给家里又省了口粮,还能一年到头的都上工,十二个月,那一年得挣多少工钱啊,且逢年过节还有红封,还有年礼,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啊!

他都想让自家的两个儿媳妇去了。

但作为村长,他不能这样做。

得公正啊!

他们家在村里算是过的好的了,这么好的事,得留给村里日子最艰难的人家才是。

头一个,村长就想到了表侄女豆花。

这村里,他们家的日子算是难过的了,婆婆公公都没了,男人又瘫了下不了床,两个娃娃都还小。

但正又因为她这个情况,村长又有些犹豫,毕竟,要去客栈做工,那是一年到头都顾不了家里的,早上去了晚上才能回家,家里的人就得自己顾好自己了,连过年,都得腊月二十九才能回家操持过年的事。

但凡豆花她婆婆或是公公还在,村长都不会这么犹豫的。

就是这一犹豫,但村长也打算知会豆花一声,让她自己做决定,反正这两个名额,他是想给她一个的,要不然,他也觉得亏心。

果然,豆花一听了这个好事,激动得浑身发抖。

一年十二月都上工挣工钱,一个月五百文,那一年得挣多少啊,她算不出来。

“六银银子啊!”村长已经叫大孙子扒拉了半天,好歹算清楚了。

豆花一听六两,激动得都要晕倒了,忙不迭道:“我去!叔,我去!真是谢谢叔了!对了,还有宋东家!我得给她磕头去!”筚趣阁

村长忙打住她,“先别,人家这要求你也听了,可能做到?要是做不到,也别给人家招麻烦,妥当的一开始就别去。”

后头又换人什么的,也是给他们村落不好,所以这人一开始就得找好了,争取做长久的。

豆花想了半天,咬牙道:“能做到!叔,我得去啊!挣了这银子,才能叫狗子他们兄妹俩过得好,才能有银钱给我男人治病,他好了我们一家才能好啊!”

豆花九岁的儿子在一边连连点头,跟村长道:“爷,你放心,我能在家里照顾好爹的!”

她六岁的女儿也忙道:“对!我也会做饭!”

村长叹了一口气,想着去了也就是这头一年难,等银子挣着了,狗子两个也大些了,就更放得心了,且说不得还真治好了豆花男人的病呢?那就更好了。

总归,豆花是需要这个活计的。

村长点点头,交代豆花明儿起卯正就去客栈上工。

出了豆花家,村长又去了另外一家。

这家也是村里日子过得清贫的。

本来除了他们家,还有家也一样清贫的,寡母寡媳拉扯两个孩子的,家里也没个壮劳力。

但村长没考虑那家,因为那家的婆婆是个拎不清的,村长不想选了她家媳妇去,免得后头有糟心事,也只能苦了那媳妇了。

去的这家稍稍好点,公婆男人俱在,就是家里地不多,娃子生了四个,一家八口就指望那一点地里的出息,日子过的紧巴巴的。

这家姓胡,那媳妇姓张。

一听村长说了这事,一家人激动得连连要给村长磕头。

村长忙躲了,“谢了就不用了,这事,得些宋东家,是宋东家给了你们家这活路,到时候去了,可得踏实做活,别给人家招麻烦,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不帮你们的,到时候人家辞了你,村里可多的是人等着要去做的!”

一年六两银子的好事,村里谁不想争着去做?

落到了他们头上,他们家不好生做,都对不起自个儿!

当下一家人连连应了,又是保证的。

村长摆摆手,同样的,吩咐张氏明儿卯正就去上工,同豆花一起去,路上有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