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五章 薛宝钗:琴丫头可千万不要搞出事来(2 / 2)

红楼天骄 醉饮美人膝 2216 字 2024-02-08

林黛玉摇头失笑:“这两个丫头凑一块,就知道胡闹,知道她去了辽东也就不用担心了,有春兰她们在,是不会有危险的,宝姐姐倒是不用担心了。”

薛宝钗也想到了这一点,心里不禁一阵无奈。

安全方面她倒是不担心,但是,那个堂妹去辽东,明显是奔着贾琮去的。

这就让她的心里,有些纠结了。

贾琮在家的时候,自己这个堂妹就喜欢粘着贾琮。

虽然一口一个姐夫的叫着,但是那股亲密劲,是个人就能够看得出来。

自己又不是瞎子,自然能够看得出来。

只是那丫头早有婚约,贾琮也只是把她当做妹妹,并没有其他想法,在家里有自己看着,也不会出什么事,她也就装作没看见了。

没想到,那丫头居然主动找了过去。

辽东那边没有人管着他们,这要是两人真的搞在了一起,那可如何是好啊?

看了林黛玉一眼,无奈的叹了口气。

“知道了琴丫头的去向,安全方面我倒是不担心,只是,那丫头恐怕是奔着王爷去的,她已经和梅家定了亲,这要是搞出点事来,那可就麻烦了。”

林黛玉道:“我也看出点苗头了,见琮哥哥没有那方面的意思,也就当做不知道的了,或许······,真的是为了去玩玩。要不要把人追回来?”

薛宝钗迟疑了一下:“这都走了一整天了,还能追的上吗?”

二丫道:“她们坐马车走的不是很快,主要是路况不好,一天也就能走一百多里路,明天一早骑快马去追的话,下午差不多就能追上。”

薛宝钗有些犹豫,这件事情她不想让太多人知道。

不然对宝琴那丫头的名声不好,也会影响薛家的名声,对自己也会有些影响。

她是不会看着这种是发生,再影响到自己的。

“这件事情就不要声张出去了,我先回去跟我妈商量一下,也跟薛科说一声,看看他们是什么意思吧,实在不行,就让薛科去一趟辽东吧,别人去了也管不了琴丫头。”

薛科毕竟是薛宝琴的亲哥哥,他的话薛宝琴应该会听的。

薛宝琴虽然住在贾家,但却不是贾家的人,这毕竟是薛家的事情,外人确实不好干涉。

对此,林黛玉自然也没有意见。

“这事宝姐姐做主就好,要是有需要家里帮忙的,宝姐姐尽管安排就是。”

薛宝钗点点头,和林黛玉告辞后,就直接离开了。

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一旦处理不好,可能真会有些小麻烦。

薛宝钗不想让这件事,影响到自己,也不想让贾琮惹上很麻烦。

便决定回家,和家里人商量一下。

回去看了看孩子,恰巧莺儿也回来了,两人便一起去了梨香院。

薛姨妈在宁国府,赔了女儿一个月子,这才刚回来没几天,见女儿来了,便问其中的缘由。

薛宝钗也没有隐瞒,就将薛宝琴的事情说了出来,也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薛姨妈。

薛姨妈虽然有些生气宝琴这丫头任性,但毕竟是侄女,也不好做主,便让人把薛科叫了过来。

薛科知道事情的原委以后,也是有些无奈。

父亲死后,本来是带着妹妹,来京城投奔伯母一家,顺便借助贾家的势,让妹妹完婚,也免得被人小觑了。

自己刚来京城,就去梅家拜访过。

虽然梅家客客气气的,但是却闭口不谈成亲的事情。

自己主动提起,也被他们搪塞过去了。

估计也是看自己父亲死后,家道中落,有些嫌弃自己家了。

士、农、工、商,这在个世界,读书做官的人地位最高,商人的地位最低。

自己家一介商贾,还不是薛家的当家人。

自己父亲死后,只剩下兄妹两人相依为命,来到京城也是寄人篱下。

被人看不起,倒也是很正常的。

有了这个想法,加上自己妹妹还小,自那以后,也就没再去梅家。

想着等妹妹大些了,再考虑这件事情。

今天听堂姐一说,才知道,自己妹妹居然对贾琮有意思。

而且,还偷偷的跟着车队去了辽东。

薛科听了,也有些目瞪口呆,没想到会出这种事情。

自己妹妹可是有婚约,有婚书的,这要是传到梅家耳朵里,人家闹腾起来,那脸可就丢大了。

几人商量了一番后,还是决定让薛科去一趟辽东。

这件事情,谁出面也不如薛科出面好。

薛科心里也明白,决定明天一早,带着几个护卫,骑快马追上去。

······

太后回到皇宫,皇上得到消息,便急匆匆的赶了过来。

“母后,可探查清楚了,贾琮的府里,是个什么情况?都是什么人去了辽东?”

太后叹了口气:“皇上,贾琮的王妃林氏,和他的五个孩子,都在府里,只是贾琮的几个妾室和丫鬟,被接去了辽东,这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贾琮这些年并没有任何异心,对你父皇也是恭顺有加,对我们母子更是有大恩,皇上以后还是要稳住性子,不要轻信别人的挑拨之言,免的失去了最大的臂助。”

听闻自己母后所言,皇上也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他还真怕贾琮把家人都接走了,到时候贾琮要是不听话,自己可是真的拿他没有任何办法了。

如此看来,贾琮还是很懂规矩的。

想到这里,开口笑道:“母后放心吧,贾琮对我们的做出的贡献,朕是不会忘了的,现在不是都已经封他为异姓王了吗?而且,还把辽东赐给他做了封地,朕可没有亏待他。”

太后点点头,这个封赏确实够大。

而且,还是本朝以来,绝无仅有的。

即便是开国时期的四个异姓王,也是没有封地的。

从这一点来看,贾琮也是独一份的,也算是对得起贾琮的付出了。

只要是两人君臣和睦,他也就放心了。

贾琮她倒是不怎么担心,和贾琮接触久了,知道贾琮没有太大的野心。

现在就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像他老子那样,随意的猜测,忌惮贾琮。

“皇上大了,也有自己的主意了,母后不想干涉你,只希望你以后做事,能够三思而后行,也希望你和贾琮,能够和睦相处,君臣相宜。”

“母后放心吧,朕知道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