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当昏君,也是有好处的(1 / 1)

“皇帝制曰,朕入住东宫始,勤于政务。”

“今有在位期间,暗查朝臣三载,朕以一十四人为栋梁之才,今亲自授职。”

方从顿了顿:“卢耀宗,原为崇政殿说书,明日入枢密院,任承旨。”

“李烨华,原为尚书省都,明日入翰林院,任,右司谏。”

“莫衡,原为殿中侍御史,明日入翰林院,任成安大夫。”

“柳元,原为集英殿修撰,明日入三司,任,太常少卿。”

“孟凡,原为...”

方从将宣纸内容,全部念完。

声音传遍整个承德殿。

一时间,各种情绪充斥在众人脸上。

震惊,愤怒,疑惑,窃喜,不可思议...

宴席角落中,莫衡,李烨华,柳元等十四个被念到名字的人,得知升迁后,皆是无比惊喜!

他们十几人中,官职最高者,不过是从六品的崇政殿说书,而今,竟然整整连跃两级!

而被他们顶替位置的十四人,全然是一副不知所措的模样,根本不敢相信,会发生如此飞来之祸?

事先,他们中没有任何一人,得到杜宰执的知会。

十几人下意识的看向杜之守。

只见杜之守也是一脸茫然的模样,当下也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乔将这些小动作尽收眼底。

看到杜之守的反应,又听完圣上的安排,汪程立马反应过来,疑惑问道:“我等,从未听闻三司内有如此官职变革?”

“这是朕的决定,事先并未通知三司。”赵乔慢悠悠说道。

“儿戏,”

“朝中官员升迁之事,怎可如此儿戏!”

“陛下,六品以上的官员升迁,该自考课开始,在磨勘、改官、荐举、叙迁、差遣及除授,最后报与三司,由宰执签审,方可上任!”

“陛下虽贵为天子,但也不可扰乱朝廷纲纪,坏我大乾朝纲!”

“大胆!”赵乔拍案而起,怒喝道。

汪程言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微臣不敢,但此事事关我大乾社稷,臣等还望陛下三思后行,收回成命!”

群臣见状。

除却莫衡十四人外,也皆跪倒在地,齐齐随之海呼:“请陛下,收回成命!”

赵乔冷眼相对。

御史台果然是朝廷的风向标。

一番话,就让这些人跪地逼宫?

他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那些不明所以的官员,被御史台的带了节奏很正常。

看着杜之守,和他的一众势力也跟着喊。

他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暗爽。

幸好老子是昏君,真要是明君,兴许就被他们逼宫成功了。

赵乔沉声道:“汪程,你这是在逼朕?”

“陛下,我大乾纲纪不可乱!”

“此事还请陛下三思!”

汪程拱手直言回道,一副为国为民,向死如生的坚定眼神。

赵乔目光从汪程身上移开,看向群臣,问道:“你们,也都逼朕?”

“请陛下三思!”

“呵呵...”赵乔冷笑:“你们可真是朕的好臣子,合起伙来,逼朕就范!”

“朕说的明明白白,这十四人,皆是在朕为太子时,考察三年方才下此定论,如今让他们来帮朕,有何不可?”

莫衡等十四人,是以前出现在模拟运行中,他利用真龙之眼寻找到的忠臣,模拟中,在推翻杜之守的过程中,发挥相当重要的作用。

模拟中,杜之守所有贪污受贿等罪证,都是这些人暗中收集的。

赵乔对他们十四人印象很深,也正是借此机会,帮他们上位。

至于群臣反对的情况,他早有预料。

此时在宴席上,从一品宰执,到从七品的翰林医官,几乎没有人站在皇室这边,就连一众武将,也跟着倒戈。

如果换做是当初的赵乔,此刻或许会很头疼。

一定会想着怎么安抚这些大乾打工人。

但现在...

他真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自古昏君做事,需要理由?

赵乔眼神冰冷,沉声道:“你们如此逼朕,莫不是忘了大乾是姓赵的?”

“朕身为天子,做事何时需要你们同意了?”

两句反问,尽显昏君风采。

“陛下!”汪程闻言泣声道:“我们这些人忠心可表...也是为了我大乾王朝啊!”

“多说无益,此事朕心意已决!”

“若再有人,质疑朕的决定,即刻打入天牢!”

赵乔大袖一挥,“愤然”离席。

“陛下请听微臣一言,陛下,陛下...”汪程脸色大变,跪着向圣上离开的方向挪移,可赵乔头都没回,根本不给他继续说话的机会。

“陛下这就走了?”

“此前我还在担忧,这下,可真是大梦初醒了...”

“大乾忧矣...”

“...”

赵乔走后。

御史大夫汪程一时心如死灰,瘫坐在地上。

而群臣也皆尽颓然。

圣上独断专行,置众臣明谏于不顾,如今尽显昏君之相!

惶惶大乾王朝,可还有未来!?

不久后,众人见陛下一去不回,无奈之下,只得缓缓散去。

众臣离开后,杜之守方才从地上站起来,他看了看承德殿方向,又看了看面无血色的御史大夫...嘴角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

承德殿内。

赵乔在宫女的伺候下,宽衣解带,方从躬身站在一侧。

“陛下,秦婉儿还在宫外...”

此时已经夜深,宴席已经收拾妥当,只有秦婉儿还留在殿外。

“朕交代你的事,都做好了吧。”

赵乔瞥了一眼殿外,随意说道。

这位大乾的未来皇后颜值确实很高,但性子也是倔,方才在宴席上,特意选了当着他这位皇帝的面,跳了一曲《诫子书》,明着表达她的不满。

挺刚烈。

“回禀陛下,都做好了。”

方从道:“按照陛下的吩咐,在宴席开始前,老奴已经把秦承旨以及其夫人家眷,尽数安排景辉殿中,也找了宫内最好的御医,亲自为秦承旨医病。”

“彼时朝中文武百官都在宫中,无人注意到秦府的事。”

“那就送她去景辉殿。”赵乔满意的点点头,坐在床榻上,笑道:“方从啊,你做事,朕还是放心。”

“多谢陛下夸奖,都是老奴份内之事。”

“不错,识时务者为俊杰,怪不得和你一起进宫的内侍足足有一千四百人,只有你方从能安稳的走到如今的位置。”

不知为何,方从忽然感觉一股凉意从背脊涌起。

“夜深了,你也回去睡个安稳觉吧。”

“朕恭喜你,捡回了一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