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3、导火索来了(1 / 1)

第383章导火索来了

高校摇滚演唱会的意义不在于每首歌都要唱得有多好。

荆小强他们衡量的,更多是朗朗上口的旋律感和积极向上的歌词内容。

毕竟唱得再好,估计跟荆小强比起来都差了十万八千里。

也许恰恰是这种演唱技巧上的反差,让现场大学生们充分意识到荆小强不断强调的去感受,去尝试,去触摸音乐的目的!

每个人都可以尝试用音乐来丰富自己的人生。

对的,1991年底,由北向南贯穿的首届高校摇滚演唱会,之所以留下了无比深刻的印记。

就是展现出了无数原生态的大学生摇滚乐队真实模样。

他们的青春,他们的迷茫,他们的振奋,他们的苦闷,他们的追求和梦想。

没有半点包装的痕迹……

遇见唱破音,忘词,紧张得手足无措出错的时候,刚开始还有人喝倒彩,荆小强他们却在台上笑骂鼓励。

这不就是大家的人生写照么,勇敢尝试走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但无比热爱和愿意付出汗水的领域。

刚开始不就是跌跌撞撞,出错才是常态么。

老师、前辈是怎么鼓励引导的。

相比所有人,这些乐手歌手敢站到台上已经需要莫大的勇气,也是付出了多少排练跟学习才有这个资格。

这演唱会与其说是表演给大家看,不如说是在给大学生们展现人生心态。

展现这些了不起的同龄人,敢于冲破平庸的姿态。

配得上一次次的掌声对待。

荆小强时不时的拿着麦克风在旁白讲解建议,硬生生的能把气氛给扭转过来。

到后面有人出错,大家都是赶着奉献掌声鼓励。

而荆小强、黑仔、陈丹尼他们穿插其间的表演,又保证有足够的精彩看点。

持续三个小时的接力演唱,展现出大量创作风格缤纷多样的摇滚、民谣歌曲。

估计也激发了好多大学生都想搞把吉他来学着弹唱的愿望。

音乐是什么?

是人们感情的语言。

是用来传递表达人心情感的艺术形式。

有些人过于拔高了这种艺术形式,画地为牢的禁锢成了极少数人能够染指的奢侈品。

这样就能彰显他们的地位,才能带来巨大利益。

可实际上所有的艺术形式都应该是为人们的情绪服务。

人都是有情绪的。

是有喜怒哀乐各种思维活动的生物,不是冷冰冰的钢铁机器。

再怎么宣扬螺丝钉精神,也好歹也要给点润滑剂吧。

在时代的碾压下,音乐、文学都是用来舒缓情绪的最佳方式。

荆小强普及的是这种艺术服务人生的态度。

就像他在鹏圳做的那样。

可以想见,他会在大学生,这个时代最拥有思考能力的人群中,形成多少拥趸。

他尽可能回避音乐中被强行赋予的各种ZZ色彩,也在剥离那些无病呻吟、愤怒阴暗的情绪。

把极端的两头都给淡化,选择最能回归音乐本质的部分。

这让王峰站在台边一次次陷入沉思,然后又不停的在手边曲谱上写写画画。

他这写曲儿的能力也是没谁了。

八点过,依依不舍的大学生们,才在王峰带领的《祖国演唱中逐渐散去。

荆小强已经敲定,明天的演唱会,会继续由全新的乐队歌手们表演,然后最后第四天才由前三天涌现出来比较优秀,更能得到大学生们欢迎的乐队、歌手重组表演。

这种三凑一的选拔模式,也会在未来的高校摇滚演唱会中延续。

算是一层层筛选出来作为新专辑的主力备选。

这也算是种激励机制。

在摇滚乐队中形成良性竞争。

而这个选拔的决定权,就在他一个人手里!

为了回避可能产生的各种争论和弊端,荆小强用自己毋庸置疑的专业水准,直接说一不二了。

有时候过度的民主反而意味着啥都干不成。

偏偏所有人对他又是绝无二话。

打心眼儿里佩服。

无论是放着那么多商业演出赚钱的机会不去,还是不遗余力的推动演唱会、街头传唱、专辑发行上。

都值得信赖。

这就是公信力的凝结。

其实荆小强不过是想抓住培育这种高校音乐力量的机会罢了。

他太明白机会稍瞬即逝!

很多人都不知道,90年代初,是音响发烧的全盛时期。

D的横空出世,真正还原了什么叫做原汁原味。

所有人都以为从此以后人类世界都会对音乐更加享受。

却没想到这个开端,就是巅峰,后来就一次次的落花流水。

无论是VD机的蓬勃发展,盗版碟的逐渐风行,互联网时代的来临,P3的迅猛传播力,视频时代对音乐的全面碾压。

一个个应接不暇的时代印记都会撞击到非常羸弱的音乐市场。

如果不赶在这之前培养点什么……

荆小强心里是没有目标的,他也不知道国内音乐会变成什么样,上辈子他本来就不是个音乐人。

算是尽心吧。

尽可能把美好的音乐弘扬起来。

在一片片真心实意的掌声中,满头大汗的荆小强裹上防寒服下班。

下班他就不管正事了。

心头正在寻思待会儿是给小白打电话,还是她在什么地方等,尽量不给人看见,这特么不会就是偶像包袱吧……

后台运营导演就凑上来小声:“有人一定要见您……”

这家伙就是歌舞剧系的大四生,从《祖国团队跑龙套就开始参与,荆小强其实是朝着欧美那套后台管理模式在培养。

哪怕是个免费的摇滚演唱会,也要有各部分的职权划分和职务安排。

这都是在做培养准备,早日用上自己的人手,更是要破除这时候什么都仰慕国外的跪舔心态。

荆小强第一反应也是啊,冯晓夏来了么。

结果是一老外!

还是男的,满脸大胡子的那种糙爷们儿。

估计不是老外,都不会允许他靠近后台的。

现在不美到惨绝人寰的那种大美女,谁都不认账,跟着荆小强的人都牛皮哄哄了。

荆小强倒是一眼就能看出来这家伙也就二十多岁,嬉皮士的一个变种,不修边幅的欧美大学生很多这款,随口就英语你丫谁啊?

谁知对方用港普:“我嘿楼肯轮啊,专门来找你……”

荆小强的粤语也是在跟着陈薇羽突飞猛进,乐了:“你不会英语?我不会说粤语。”

对方只好转换回母语:“叫我卢昆仑,我是澳洲人,很喜欢中国文化,最近七八年都在做DJ,在瑞查那看到了你的电影,建议把我刚做的一首曲子放进去,你女朋友叫我来找你。”

荆小强暗道幸好周围能听懂这澳式英语的不多,低声带着往外走:“哪个女朋友?”

瑞查就是这次导演编辑团队里的一员,通过他联系上莫妮卡或者安宁,都可能。

卢昆仑果然露出男人都懂的鬼头鬼脑表情:“电影里的女主角,她说她是你太太……”

荆小强哈哈大笑:“什么曲子,我听听看?”

老子抗击英军的电影,还要你什么洋人的曲子嘛。

后台就有不少乐器乐手,什么曲谱都能吹拉弹唱的听听看。

卢昆仑却从羽绒服里摸出个随身听把耳机递过来。

荆小强直接愣住,居然是那首著名到不能再著名的跑马溜溜的山上……

嗯,就是《康定情歌。

雪域高原边上的民族情歌。

怪不得会被瑞查推荐。

被誉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十首歌曲之一,被送进太空探测器播放。

某种意义上来说,八九十年代的欧美国家,对中国的印象,还停留在这首歌。

同时期我们国内向外推动的文化印记,也都是跟这类似的《茉莉花、《梁祝,还有武术……

全都是老气横秋的民族遗产。

可卢昆仑这首《康定情歌居然充满了让荆小强无比熟悉的电子风!

所以曲风显得特别雍容华丽!

好比用钢琴、电子琴、吉他、琵琶、小提琴等等,任何一种乐器都能独奏这些歌曲。

但一支交响乐团演奏出来,绝对气势磅礴得多。

不过又有谁平时都能随时聚齐乐队演奏呢,哪怕录专辑,很多歌手都请不起标准的交响乐团。

所以摇滚乐队四个人的常见规模,才这么容易流行出圈。

这就是时代变革的更替。

不流行七八十个人的乐团为权贵演奏了,现在更多是几个年轻同好兴趣相投的表达音乐感情。

可这从五六十年代崛起的新变革,在遇见电子乐之后又落后了。

从八十年代开始,单个的电子效果器、合成器开始诞生,刚开始还是纯粹的硬件效果器,等到八十年代末个人电脑出现,电子程序开始被乐迷们捣鼓出来。

如雨后春笋般,各种软件模拟各种乐器的音效层出不穷!

也就是用一个电子琴键盘,用弹奏钢琴的方式,就能弹奏小提琴、吉他等等各种乐器,甚至干脆连弹奏都省了,直接输入曲谱就行!

有些好点的电子琴都自带这些模拟功能。

但在专业人士手里,用小提琴“弹”一遍,用贝斯“弹”一遍,鼓点,钢琴,圆号,啥都能弹一遍。

录下来,这就叫一条音轨。

在电脑里面再把无数条音轨平行播放,那不就是一个人的交响乐团了?!

荆小强有种抓住时代脉搏的穿越感!

先公布二十个中奖名单

1、干盛大

2、

3、上刺刀的枪

4、鹏鹏他爸

5、如雪倾城

6、飞飞翔

7、liji

8、你仿佛懂我的眼神

9、十八花生

10、月满西街花满楼

11、木那老飞龙

12、冷月♂无风

13、用WiFi就卡

14、小侠佩玉z

15、馒头老王子

16、老炮

17、Yg911

18、看了笑了哭了

19、卡拉不

20、稀有卡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