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废除丁赋(2 / 2)

天下安康 鸣奇 1106 字 2022-06-01

刚开始有零星的喊声,接着满场人全都高呼,这声音甚至压过世间一切的声音。这天这地之间,只有万民的欢呼。

很多人喊得嗓子哑了,亦没有停歇。

这呼喊声足足有一刻钟,直到黄明远伸手,方才制止。

这一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明白,民心皆在黄明远一身,就是天皇老子来了,亦不可能夺走。

“今天下万民在上,诸贤良在侧,吾有十二愿,愿居者有其屋!愿病者有其医!愿勤者有其业!愿劳者有其得!愿少者有其学!愿童者有其乐!愿弱者有其助!愿老者有其养!愿农者有其田!愿业者有其技!愿优者有其荣!愿能者得其用!

今之十二愿,与诸位共勉矣。

我当尽我之全力,致此十二愿实现,即使万千阻难,粉身碎骨,只剩魂兮,亦不后退。”

“万岁!”

“万岁!”

一番即兴演讲,黄明远喊得头都出汗了,后背万千湿透,但黄明远亦明白,这一番演讲,胜过十万雄兵。

从今天开始,天下姓“黄”了。

废除丁赋,是黄明远从康熙那条“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中进一步强化来的。

这一条是天底下的统治者,最好用的装叉利器,是最好看的做秀文章。

中国古代税赋制度之繁杂,不用多说。后世对于这一条各种解释很多,其实就是一句话,生孩子在名义上不要钱了。

丁赋,一种按人头和年龄计征的一种税收。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人口不多,因为生多了也养不活,还要多交丁税,比如一家十个成丁,就要每年交十个丁赋,谁敢生很多孩子啊。

而且丁赋本来只有男人,后来还发展到女人。为什么重男轻女,同样一个人,男的比女的力气大,干农活快,可是要交同样的丁税,所以农家人希望生男孩,多个劳动力。

而乾隆年间人口大爆发,有人说是红薯、玉米,但红薯、玉米传入中国几百年了。真正的原因,就是基于永不加赋上。

不交丁赋了,那不使劲生。

虽然康熙宣布“永不加赋”,但其实税收并没有减少,因为丁赋本就从人头上转移了,从一条鞭法开始,清朝逐渐实行摊丁入亩,丁赋转移到土地上,所以该收的钱,一分没少收,还得了一个大名声。

那些明朝皇帝若是有这个机灵劲,何至于亡国。

黄明远本来就是“摊丁入亩”的支持者,所控制之地一直在进行财税、土地制度改革。如今能更彻底的将其铺开,百利而少害,自然愿意了。

除此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尽快促进人口增长。

历史上隋末唐初这二十年,人口从大业五年的四千六百多万直接锐减到贞观十六年的一千六百万。这还是唐朝已经休养生息了快二十年,那李渊时期的人口数量便可想而知了。

虽然黄明远提前数年结束乱世,但天下人口的损失仍是巨大。

只有实现刺激人口的政策,人口才会在短时间内暴增。而只有人口多了,黄明远才有能力向偏远、边疆之地,迁徙人口。而只有边疆人口多了,国家才能长久地控制边疆。

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链,缺一不可。

私底下黄明远也和李子孝等人商议过此事,最后定下了“废黜丁赋”这一条,同时又设下了各家凡丁口不足亩数者,须接受官府迁徙。也就是你家人均土地不足以养活你家的人,你就必须分家迁徙。

如此一来,老百姓使劲生,官府使劲地往周边移民,那样“日月说照,江河所至,皆为汉民”,也就不再是梦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