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远带着众人进了附近一处庄子。
村头有玩耍的小孩,眼见到黄明远这一大群人,便立刻“呼啦啦”地跑开了。
一群捧着大碗蹲在一起吃饭的老头,见到黄明远等人,也吓得站了起来。他们虽然不知道黄明远的身份,但他们知道,穿绸子衣服的,那是贵人。
“老丈吃得啥啊?”
黄明远和颜地上前跟他们打招呼。
“贵人何来?”
见到黄明远的问话,眼看不像是坏人,一个老头大胆地问道。
黄明远笑道:“老丈莫惊,我可不是什么贵人,就是信都那边来的粮商,带着儿子下来收粮的,这都是我的伙计。”
一众老人听到黄明远只是粮商,松了口气。
河北乱了这么久,老百姓见惯了如狼似虎的官吏和残忍嗜杀的盗匪,都吓怕了。
刚才回话的老人听到黄明远的话,立刻便说道:“那你可来晚了,夏收都过了两个多月了,信都那边收粮的早来了,你怎么现在才来?”
“好粮不怕晚。老丈,今年收成怎么样?”
黄明远说着,随意地坐到一块大石头上。
这时苏穆刚想给黄明远拿个垫子,被黄明远摆手退去。
黄明远这么一坐,倒是让几个老人放下心来。看这样子,倒还真像是收粮的。
《从斗罗开始的浪人》
这农村总有一些擅长社交的,村里的大事小情都了解,也擅长侃大山,摆龙门阵。这老人便是这种人。他见黄明远态度和蔼,作派也很朴实,早忘了什么贵人之事。
“好,好着呢!”
周边众人也纷纷跟言。
“卫公政策好,咱们河北没了乱匪恶吏,老百姓都过上了好日子了。”
这老人似乎是担心黄明远不信,便说道:“俺家七口人,二十二亩地,产了快六十石粮食,俺从小也没见过这么多?”
二十二亩地,产了六十石粮食,差不多亩产三百来斤。河北长久动乱,水利废弃,土地不耕,在华北大平原这种肥沃之地,三百来斤的产量虽然不高,但也不算低了,差不多能达到唐朝的平均水平。
“那够吃吗?”
“咋不够啊,再过两个月便到了收秋粮的时候。这粮食长得壮,还能多收两石也不止。”
黄明远听了,默默算来。常人一年需要六到八石粮食,这一家的收成去掉夏税、秋税、徭役抵钱以及其他税赋,看似收成不错,其实也剩不了多少了。
这还是因为黄明远在河北推行种两季粮食,若单是像之前那样只种一季,连肚子都可能填不饱。
也是天时在我。
隋唐时期,是历史上少有的温暖期,正好处于汉末和唐末两个小冰河期的中间,否则推广两季粮想都别想。
黄明远不由得心中暗叹,有些事情,看似做得不错,实际上是任重而道远啊。
不过看这些老百姓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表情。
不得不说,老百姓要的不多,吃饱,穿暖,有个家,便足了。
与几个老人攀谈一番,倒是熟悉了不少。黄明远便又问道:“老丈能让我看看你们吃的是什么吗?”
“那咋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