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榜前(1 / 1)

“李监查,看来这次的案首可以定下来了。”

赵子文抬头看向李由,李由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于是眼看着赵子文在方佑的卷子用圣力点了一下,顿时“甲”两个字出现在卷子抬头位置。

李由看了一眼没有问题,又在旁边留下自己的特殊圣力印记,代表着自己的认可。

定下了第一名案首之后,接下来就是要决定剩下十九名童生的选择,这个世界的科举和曾经方佑所在的世界不同,因为这个世界科举得中意味着文位和力量,因而数量有限,一个县千人参加的童生试不过才取了二十名。

接下来整个下午就是县衙最为忙碌的时候,一干县衙文吏开始共同确定名单甄选出童生。

而这个时候的方佑却坐在自己家中,感受着眉心窍穴之中涌动的圣力。

现在他不过是最基础的使用圣力,通过说话来形成强大的力量,在苏家门前已经得到了验证。

“现在不过是因为圣力雄厚,这才顺势用处,想要真正的获得圣力运用的法门还需要获得文位之后。”

想到这里,方佑对于这次童生试更加期待来,迫切的想要得到童生的文位,到时候自己拥有巨大的圣力就能够转化为力量使用。

在这个世界,曾经孔圣开创了圣力运行法门,后续后人不短的优化和改进,以及发现越来越多的运用方式。

从而形成了圣力为基础的法术体系。

通过圣力从未做出一些神乎其神的事情来,这就是圣力的实质。

时间过的很快,眨眼县试已经过去了两日,在这两日之中方佑哪里都没有去,不仅仅是把父亲留下的那些书籍全部浏览一遍,还结合藏书楼之中的各种经典寻找不同和共同之处,这短短两日方佑对于儒家之道理解更深。

同时也了解了更多这个大陆发生的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通过两日系统化的了解,圣力加持和“勤”字助攻,方佑对自己处境认识更加全面,唯一就是因为接触的面太窄,对于整个大陆的认知还是停留在那些书告知的东西。

“根据记载,大陆之大无人能够知道,据说连孔圣都无法窥得一二,只能记载为无边无际,在核心人族所在的区域之外还有无尽蛮荒和无尽之海,而外面还有什么都是未知……不知道这个时候是否和前世一样是一个球体?不过纵然是一个球体,恐怕也比那个世界大不知道多少倍。”

“若是说真的想通之处,倒是有些像那个世界传说之中的古洪荒大陆……”

“传闻之中圣力能够千变万化,如果我获得更高文位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法门,甚至言出法随,诗词可为刀剑,一怒可为雷霆,一笔可为江河……那是何等的令人神往……”

这是一个文人的世界,可依然是力量为尊,只有掌控了更多的力量才能拥有足够的话语权,不管是哪一个世界都是如此。

不过这个世界也有许多让方佑熟悉的地方,比如前世所在的那个世界曾经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这个世界同样如此,女人虽然可以识字,但是却无法考取功名,也无法获得开智。

这倒是符合儒家的等级划分和价值观的倾向。

“哥哥,今日是放榜的日子,咱们快一起去看榜去吧!”第三日一大早,方琪就兴冲冲的跑到方佑身边喊道。

这两日刘氏离开,家中虽然空荡荡的,但是两人却舒服了许多,没有了之前的压抑,尤其是方琪感受更加明显,渐渐的显露着这个年纪该有的活力和青春。

“好,等会咱们吃点好吃的就过去,今天就是咱们兄妹两人的好日子。”方佑哈哈大笑,梳洗一番之后牵着妹妹的手离开家门。

等在街吃了一些东西之后,两人向县衙而去。

路人不少,不仅仅是参加考试的学生,还有他们的家人陪伴,竟是比前两日科考之时还要热闹。

“今日哥哥必然要赢了那赵民,到时候银子到手你准备吃什么好吃的?哥哥给你买!”方佑想到文位之事,心中也不由自主的火热起来。

“哥哥,小琪什么都不要,只要跟在哥哥身边,不过哥哥你之前答应我要考状元,要我当状元妹妹的,你可别忘记了。”

现在的生活在方琪看来已经是自己之前幻想过无数次的,现在哥哥疼爱自己,再也不像之前那样已经让她心满意足。

“小丫头你这个倒是记得清楚,不过咱们一步步来,一定会的,咱们先当一个案首妹妹如何?走!”方佑哈哈一笑,脚步不由再次加快。

同时,招式庄园大门前赵民笑呵呵的对着到了身边一名长者说道:“赵民恭迎叔父,叔父不是一直在帝国翰林院忙着吗?怎么今日突然到了这长丰县啦。”

“你这个家伙,还不是因为你?每年县试第一名的案首都会得到机会参观万里长城,而且还能够到关外历练一番,听说你参加了长丰县今年县试,我这不就好不容易申请了一个领队的名额,你小子可要好好表现。”

这人正是赵民叔父赵无人。

“叔父大人放心,我定要拿下案首,舍我其谁!”赵民挺了挺腰,得意的说道。

“好,不错,这才是我大儒世家该有的自信,这次诗作的如何?且给我听听。”

这正是挠到了他的痒处和得意的地方,这叔父乃是赵家本支,今年还不到四十位,就职于翰林院,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而且背后是赵家大儒世家支持。

若是赵民能够得到这叔父的青睐,会有不小的好处。

“那就在叔父面前献丑了。”赵民压制主心中欢喜,接着缓缓吟诵出来。

秋日百花多凋零,

唯有一朵黄金缕。

迎风纳寒不低首,

枯后依然迎风立。

“此诗名为《菊》,还请叔父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