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自然,户部会定期考核他们,有了功绩,推荐者也脸上有光,如果尸位素餐的话,就只能按照规矩罢免了,届时,老夫也不会看在他是谁推荐來的份上,就多留几分情面。”
“若是真想替咱们淮扬大总管府效力,却在才能方面稍有欠缺的话,可以先入府学就读,学局这边按月供应米粮和书本、衣服。”禄鲲怕自家父亲犯了众怒,立刻出言补充。
他们三人两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倒也让大伙说不出什么话來,毕竟淮扬大总管府今后走得越远,才越附合大伙的利益,正在奋发向上的时候,傻子才会拖自己人后腿。
“不光是來做官的,如果想找个地方潜下心來做学问,或者开书院,朱某也一定倒履相迎,别的不敢保证,给每个书院定期拨一笔金银,应该还是有的,咱们淮扬大总管府,如今,最不缺的可能就是钱了。”唯恐大伙被逯鲁曾和苏明哲两个打击得失去了积极性,朱重九又及时补救。
话音落下,议事厅里边登时爆发出一阵会心的大笑,所有人,无论军队上的,还是文职官员,都绝对不会否认,自家主公在弄钱方面,绝对堪称天下第一。
且不说以供货紧张为名,越卖越贵的四斤炮,就是水泥、香皂等物品,如今也能让大总管府日进斗金,再加上不断翻着跟头往上涨的淮扬商号股本票子,整个大总管府,被称作金子打出來的也差不多。
所以拿出些钱财來,襄助一些名人來扬州开书院,根本不会对大总管府的财政造成什么负担,相反,通过赞助这些远道而來的名士骚客,还能给外界制造淮扬大总管府尊儒敬贤的印象,让大总管府与其他红巾势力比较起來,愈发显得鹤立鸡群。
好名声这东西,虽然表面上看來,在这个乱世当中起不到任何作用,但事实上,潜移默化的威力却非常巨大,比如眼下的淮安军,与任何敌人作战,对手一旦见到大势已去,都不会做困兽之斗,无他,朱佛子不杀俘虏的名声早已传扬开了,凡是手里有着三吊五吊余钱的,只要放下武器,就有机会自赎自身,何必非要一条道走到黑,更何况了,即便沒钱赎罪,只要不是像张明鉴那样罪大恶极的话,还可以通过做苦工來抵账呢,也就是三五个月的光景,随便熬一熬,就可以获释了,走的时候据说还能拿到一笔遣散费,又何乐而不为。
此外,因为名声好,底层百姓,对淮安军也非常拥戴,前一段时间落网的奸细,还有阴谋暴露的士绅,有七成以上,都是被老百姓们偷偷揭发出來的,这让大总管府在巩固政权方面,无疑省去了很多力气,同时也让各级官吏和将佐,对自己的未來,越发充满了信心。
有道是,不怕见识短,就怕沒见识的机会,当发现好名声所带來的巨大红利之后,无论是黄老歪,苏先生,还是后來科举入幕的陈基,罗本等人,如今都开始本能地维护淮扬系的整体形象,所以对于资助书院这种给读书人涨脸面的事情,他们是一百二十个赞成。
“家师,家师当年有位好友”深深吸了一口气,扬州知府罗本壮着胆子说道,“是个当世大才,天文地理,历法术数,几乎无一不精,只是,只是此人以前,以前”
“不用只是,只要他肯來,你尽管写信去请便是,至于他以前做过些什么,只要不伤天害理,都是无所谓的事情。”唯恐罗本有所顾虑,朱重九非常爽快地打断。
因为傍晚刚见过施耐庵和沈富,他对罗本推荐的人,充满了期待,而后者也沒让他失望,很快,就收拾起心里的忐忑,拱了下手,大声补充道:“他以前做过蒙元那边的官,但是因为不肯跟别人同流合污,所以一直都郁郁不得志,最近臣听恩师说,他刚刚从杭州那边逃出來,正找不到去处,如果能请到扬州來,无论进入大总管幕府也好,自己开书院也好,总比便宜了别人强,。”
“做过蒙元那边的官。”朱重九稍有犹豫,然而看到逯鲁曾,就立刻下定了决心,“无妨,只要他肯來就行,你尽管给他去信,此人叫什么名字,在士林当中声望很高么。”
“他叫刘基,字伯温,是元统元年进士。”罗本想了想,正色回应,(注3)
注1:关于张献忠屠蜀的事情,流传甚广,有人居然信誓旦旦地记载,被杀六万万,也就是六亿,而当时中国总人口,不过一亿出头。
注2:上文中,把吏局和户局的关系弄混了,负责选拔人才的应该是吏局,不是户局,已经改了过來。
注3:本章和上一章,都是朱重九的一些感悟,稍显凌乱,但不能忽略,大伙如果不喜欢,尽可以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