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密晤(上)(2 / 2)

但,董贵妃的父亲董承,在朝中为官,或许可以设法。

于是,献帝手笔亲书圣旨,董贵妃则将旨意缝在衣带之中。

做好这一切,趁着董承进宫探望女儿,董贵妃将封有诏旨的锦衣赐予他。

在为董承试穿的时候,贵妃暗暗拧了一把衣带,道:“此处可有不妥?”

董承先是一愣,也用手捏了下贵妃方才所拧之处,心内立刻明了,衣带里有东西。

“无不妥,很合适!”

言罢,董承又故作镇定,再与贵妃说几句话,方才告辞而去。

回到府中,董承屏退左右,剪开衣带,发现了诏旨。

“除贼!”

诏旨的立意便是要铲除曹操。

此事,有些出乎意料。平日里,曹操的跋扈,虽初现倪端。但较之董卓、李傕,还算不得欺君罔上毫无纲纪。

但毕竟,献帝已然长大了,有了权力的欲望,更有了对尊严的渴望。更多的,是不希望,再生活在这种战战栗栗的恐惧之中。

作为外戚,董承过得也甚是压抑。曹操安排了人,时刻监视着董承府,即使是府内,估计也有曹操安排的密探。

当然,董承在长安时,比现今凶险得多,也挺过来了。因此,他对目前的局势,自认为尚不足虑。 虽被监视,也不过是在暗中。

作为外戚,对权力的渴望,几乎是伴随着女儿嫁与皇帝那一天起,便在心中萌芽。但是,眼看着权臣执掌朝纲,皇帝如提线木偶,董承也觉窝心憋火。

得到‘衣带诏’,董承内心略微犹豫,很快就下决心,与皇帝共进退,荣华富贵或身败名裂,只在一搏。

董承迅速与老友们取得联系,共商对策。

董承联系的人,有长水校尉王子服,昭信将军吴子兰,越骑校尉种辑。

这三人,自董卓当政时,就与董承一起扶保献帝,可谓忠心耿耿。

但,只有忠心是不够的。董承等四人,没有兵权,不是诸侯。

王子服于是建议,何不联络外藩诸侯,营救献帝,而董承等人为内应。

董承对王子服的建议,斟酌再三,也觉得有一定道理。

无论怎么谋划,最后还是要靠兵变,才可能铲除曹氏的势力。

但,外藩诸侯,真心扶保献帝的,真假难辨。

有如当初的曹操,表面恭恭敬敬,一旦将献帝挟持来许都,便暴露本来面目。欺君罔上恣意矫诏,表面上‘奉天子以安诸侯’,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

将献帝,做了傀儡。

四人分析来,分析去,都觉得无合适之人。

“咦!为何独独漏算此人?”王子服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一人。

各位不用说,也明白此人是谁,朱铉。

原来,四人只想着天下各隅诸侯,希冀借助外力。为何?现今许都朝堂内,有实权,掌兵的,都是曹操亲信,自然不去留意。

待到王子服讲出朱铉的名字,董承三人,也怦然心动。

朱铉是朱儁的义子,以朱儁对献帝的忠心,这朱铉多少也会受到影响。

这从朱儁往常对朱铉的评议,也可看出一二。

自来到许都,虽不曾直接接触,但都暗自观察过。

勇猛自不必说,斩杀李傕、郭汜,声威震慑朝野。

那日在朝堂,似有似无间,可察觉,对杨彪、孔融等非曹系亲信人士,朱铉颇有好感,有回护之意。相反,对曹操的行径,多有不满。

当然,这些都是直觉。要交托大事,还要再观察。

但平日里,并无机会交际。

董承等人也忌惮,日子久了,被曹操派来的暗探察觉。

因此,趁着朱铉进城的机会,商量好,由董承悄悄前去试探。

躲避过了眼线,董承带着心腹之人,只有他二人悄悄尾随朱铉出城,在城外密晤朱铉。

朱铉哪里知道这之中的曲折?突兀间,见到董承,很是诧异。

董承自然料到朱铉会惊异,但他不露声色,只言道:“因与将军素未平生,一直想结交,又恐曹公多心,不得已出此下策。”

朱铉这才了然。

心想,既欲要结交,何必如此藏头遮面?

朱铉哪里明白,对董承而言,担着祸及三族的风险呢!

“既如此,不知董车骑有何见教?”

“哦,见教不敢!我与钱塘侯同朝多年,深受教诲。算来,可与你兄弟相称。”

这是套近乎!先扯出朱儁这面大旗,要朱铉对自己有亲近感。

朱铉自然乐得如此,谁没事愿意一口一个长辈的称呼。

“那···董兄,小弟有礼了。”朱铉略一沉吟,顿首抱拳,顺势认了这位兄长。

“呵呵~”董承欣喜,笑道:“老弟,你我就算一家人了。”

他倒是顺杆爬得快。也无法,有求于人,专程来忽悠的,还客气什么?

唏嘘一叹,董承道:“老大人过世,朝廷柱石坍塌。他老人家,乃国之梁栋,屑小之辈无不惧其三分。”

朱铉点点头,未作置评,想听董承还要说什么?

“不知,老弟可否继承老大人的遗风,愿与奸佞屑小抗争?”董承问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