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庙的两位门人,确实是动大怒了。
他们拜入天下最为顶尖的宗门之中,自然已经不将俗世皇权看在眼中。
所谓一朝天子,别说此时乃是天数将尽之时,即便是开朝建极之初,也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如今,一介皇朝末世的皇帝,竟然也敢对他们出言不逊,不死何为!
两件法宝,卷动万里云层,天空都变了颜色,俨然末世到来,苍天动怒。
妖邪恐怖的氛围,笼罩这下面,杀机弥漫,让人胆寒心跳。
“这欢喜庙的两位高人,这次是真动了杀意啊。”
“听他们之言,安插在大夏宫廷之中,准备最后行法事的同门死了,不动杀意才怪了呢?”
那众多的百姓,见到这一幕,心中都惊惧不已,纷纷跪在了地。
“仙人饶命。”
“仙人大发慈悲,放过我等吧。”
······
这个世间,从来不缺高来高去的“仙人”,更从来不缺翻手之间,就取人性命毁人家园的“仙人”。
百姓畏之,更胜猛虎。
周元立身在那“天怒”之下,身子却站得越发挺直了,先是看了一眼面,怡然不惧。
而后低头看了眼下方的百姓,却难免失望。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破不了百姓的心中之贼,他这人皇之道,还任重而道远啊。
“尔等,都给朕起来,我大夏子民,顶天立地,只跪天地君亲师。”
“什么仙人,不过是邪魔外道,仗神通而行邪术,扰乱众生!”
尽管周元这么说,可是那些百姓们,却还是不敢起来。
无数年来,已经刻进血脉里面,对“仙人”的恐惧,可不是周元这个刚刚行冠礼的天子,区区几句豪言壮语就能消除的。
“不知所谓!”
欢喜庙的那位男弟子,语气极为讥讽:“本来我师妹奉命而来行法事,你还能做几年的皇位。”
“现在,既然你这皇帝不识抬举,那便换个皇帝,给我门中行法事吧。”
所谓的法事是什么,孟思明不知道。
但是此人当着他的面,威胁当今天子,却是他不能容忍的了。
孟思明大喝一声:“我儒家弟子何在!”
说话的时候,一股浩然之气,至大至刚,沛然无比,直冲云霄之。
“弟子在此!”
“弟子在此!”
······
以天地社稷坛为中心,各个方位,都同时有人答复!
孟思明高声吟诵:“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说完这句周元曾经说给他的诗开篇,那四周的儒家弟子,便开始跟了。
“下则为河岳,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随着这声声诗句道出,那四周的儒家弟子胸中,也开始澎湃着那沛然无比的浩然之气。
虽然不如孟思明的气机强盛,却也至大至刚,直冲云霄之。
一道道浩然之气,汇聚虚空之中,化作千万里无边快哉的狂风,一下子就将那黑红夹杂的天幕给冲荡开来。
一切邪气妖氛,尽数化为乌有。
万里层云,再次换了颜色。
甚至,已经没有了万里层云。
青天在,白日在兹,朗朗乾坤,浩浩天地!
“嗯?这儒家修士,竟有这等手段?”
玉京城外,欢喜庙的鱼庙主,在她弟子出手的第一时间,便也开始关注着天地社稷坛处。
当她看到这个场景,也不由惊愕,看着立身玉京城朱雀门口的姜望舒:“这难道也是玄君前辈开创出的新法?”
历数修行界之中,数千年来,从没有修行者,如玄君这般,以一人之力,开创种种修行之路的。
鱼庙主看到这沛然无比的浩然正气,马就想到他了。
甚至玄宗七脉之中,正有一脉,名为浩然府!
姜望舒闻言,摇头说道:“师尊本来是有意,以儒家圣贤道为根基,为浩然府创新法,可惜已经有人走在前面了。”
“甚至师尊说,这创浩然正气法的人,对儒家圣贤之道的理解,远在他之,他就不贻笑大方了。”
听到“贻笑大方”这个词,鱼庙主顿时心惊了。
连名传天下的玄君都这么说,那这浩然正气,恐怕真是一条修行大道了。
“不管是不是大道,此人修为,终究是不得元神之妙,我那弟子想破之,问题不大。”
姜望舒听了鱼庙主的话,神色不变,同样默默关注着城中战局。
她本是清冷的性子,之所以关心玉京城之中的情况,这是因为城中的大夏天子,乃是她嫡传弟子的亲弟弟。
若是有办法,她也不想让自己的弟子因此而伤心。
······
“浩然正气,仁者无敌!”
孟思明在领着众弟子将这天变恢复之后,朗声说出了这八个字。
随后马又道:“众弟子结阵,随我诛杀妖邪。”
“诺!”
天地社稷坛周围的浩然学宫弟子,异口同声。
他们养出的浩然正气,不再冲向云霄之中,而是朝着孟思明所在的地方汇聚。齐齐落在了孟思明的戒尺面。
顷刻之间,这把戒尺开始变得,足足有三丈长,两尺款。
面满是古朴的字迹,依稀可见,赫然是儒家圣贤留存的微言大义。
其中,有孔子所说的“仁”,,有孟子所说的“义”,有荀子所说的“礼”,亦有其他圣贤所言。
这些,周元看到了,很多与此战无关的修士也看到了。
可是正在与孟思明对峙的两位欢喜庙门人,却无暇去看了。
他们分明感觉到,一股强横无比的伟力,正在这戒尺之氤氲而成。
“诸弟子问我,道家炼气可成金丹元神,佛门参禅有舍利金身,魔门修行,亦有魔种魔胎。”
“而我,儒门,养浩然之气后,可能再进一步否?”
孟思明这位国子监祭酒,当代大儒的声音,蓦然响起。
“此前,时候不到,吾不曾答。”
“如今,吾告诉尔等,浩然之气,乃天地之正气,修身持正,心向圣贤,自然能够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