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驯化(1 / 1)

晚唐浮生 孤独麦客 1806 字 2022-06-18

雄鸡报晓,新的一天又开始了。

梳理得平平整整的菜畦上,已经有人在浇水。

田里栽了一种很奇怪的蔬菜,农学生从灵州带过来的,看着像菘,但又有些不同。

刚刚由河清县丞升任王屋县令的王雍亲自送来的种子,千叮咛万嘱咐,说这是夏王花费重金从胡商那里买来的,农学栽培了一批,而今分发下来,扩大栽种面积。

此菜由夏王亲自命名:“海甜菜”。据说产自极西大秦的海边,辗转而来确实不容易。

估计那些带种子过来的胡商也很懵,怎么在唐国有个“君主”,十余年来一直花费重金求取马、牛、羊甚至是蔬果种子?图什么?

大食牛、大秦牛,与唐牛有很大区别吗?你聚集不同种类的牛在手,难不成还想各取所长,杂交出一种全新的牛来?

胡商们虽然不知道“基因”这个概念,不知道收集多种基因的好处,但隐约能推理出大体的脉络。

不过没关系,有钱不赚是傻子。有人要,想办法带过去就是了。那位君主在这方面实在是慷慨,精美的锦缎应有尽有,只要能令他满意。

植物种子送来了一批又一批,因为便于携带。

牲畜有些难,尤其是马,被回鹘人抢了好几次了,这个是真的难。最近那位君主又提高了赏格,就是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愿意冒险携带了。

刘景宣从远处策马而来,及近,对迎接他的小太监说道:“下午给亲军司的人送些果蔬,可别忘了。”

“阿父可真看得起那些军汉。”小太监道。

“皮痒了是吧?”刘景宣笑骂道:“去岁我差点被打成西门重遂同党,好不容易得到夏王信任,求来这么个职务。亲军司的人,皆夏王奴仆部曲,算不得外人,可不能得罪。”

“儿知道了。”小太监笑道。

刘景宣,原本也是中生代宦官了,被西门重遂致仕之事牵连。绝望之下求爷爷告奶奶,无人敢救,眼看着就要被圣人赐死,灵光一现之下求到了朔方军进奏院,最终与邵树德搭上了关系,得以外放当个洛苑使。

其实十六王宅使王彦范想与他竞争来着。

如今满长安谁不知道,李圣说话不好使,邵圣才是说了算的那位。十六王宅使负责看管皇室近支诸王,最初名曰十王宅使,后来改名十五王宅使,这会叫十六王宅使,其实都一个意思,帮皇帝看好他的亲族。

洛苑使,明面上是北司职官,负责洛阳林苑,实际上是为王屋山金仙观服务的。

消息一出,内廷宦官纷纷摩拳擦掌,有意此职者又何止王彦范一人?什么鸡坊使给宫廷养斗鸡的、狗坊使、牛羊使通通跳了出来,竞争激烈。

最后邵树德拍板,让差点被圣人、韩全诲弄死的刘景宣任洛苑使,事实上帮他掌控金仙观。

而金仙观附近广阔的山林、河谷,现在也被划为东都林苑,名义上属于朝廷,也是朝廷派的宦官来管理,挑不出任何毛病。

扩建过一轮的金仙观,是这片林苑的核心建筑。

夏日山中凉爽,邵树德最近都在这里避暑。身边除了五百亲兵外,就只有他名下的私人部落里挑选的勇士,即侍卫亲军两千众。

金仙观附属的土地不少,还都是河谷好地。刘景宣将其租给了搬到附近的拓跋部党项人耕种,草场也给了他们放牧,是金仙观最大的进账。

但这些钱粮是金仙观的,除观主、玄翠女冠拓跋蒲可分润好处外,其他人都是要干活的,比如储氏、苏氏、解氏以及新来的江氏、卢氏,甚至就连张全义的小女儿,年岁不大,也要帮着捡拾柴禾。

这会在给海甜菜浇水的就是解氏和江氏,一个是解宾之女、张全义的长媳,一个是江从顼的妹妹。

“花娘以前可干过农活?”解氏看她笨手笨脚的样子,问道。

“没有。”江氏闻言,眼睛都红了。

寿州土皇帝家的女儿,深受父兄宠爱,又怎么可能下地干活?别说她了,嫂嫂卢氏出身书香门第,更不可能干活了,而今却要洗衣做饭,苦不堪言。

“那多用点心吧。”解氏不客气地说道:“海甜菜,大王十分看重,说此物可产糖,可造福百姓。”

海甜菜Betavulgaris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后来向东传播,进入到了亚细亚、阿拉伯。这其实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野生甜菜,可能和最初的版本有些不太一样,经历了人类的初步驯化、培育,根茎中的含糖量有所提高。但比起后世培育出的甜菜的含糖量,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不断提纯、固化某些特性,进一步育种。

植物的驯化、培育,一直以来都是农学生工作的重点,为此还在灵州建立了规模不小的植物园,专门保存收集的种子,同时进一步优选优育。

王屋山这边,很可能要开建第二个植物园,毕竟这里的气候与灵州不一样。

不同气候、土壤环境下,育种或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因此这是非常必要的。

“是。”江氏低着头应道。

解氏见她可怜,也叹了口气,道:“走吧,去胡萝卜菜畦那边看看。”

说罢,二人一前一后,到了另一处菜畦边。

胡萝卜也是从西域胡商那里买来的。

这其实是一种古老的“人造”植物,祖先源自欧洲的“野胡萝卜”和地中海区域的“巨胡萝卜”,经过人类长期栽种培育后,诞生了新的品种,就是如今的“胡萝卜”,在西亚一带被广泛种植。

胡萝卜其实刚种下。这种植物喜欢冷天,一般在七八月种下,冬天收获。春天开种也不是不可以,但长势不好,收成不高。

灵州已经有一部分百姓开始种胡萝卜了,这玩意相对耐干旱、耐贫瘠,产量贼高,一亩地收个几千斤不在话下,且冬季还在生长,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最绝的是,种胡萝卜不太需要治虫,在没有农药的年代,这可真是无与伦比的巨大优势了。

与甜菜一样,胡萝卜也是非常优良的牲畜饲料。

这两种农作物,邵树德打算在中原慢慢普及,造福天下。

老百姓愿意喊他“邵圣”,可不仅仅是因为他能打胜仗,最主要的原因恐怕还是邵圣真的极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至少在吃饭这件事上,大伙都承邵圣的情。

民以食为天,能解决或者部分解决吃饭问题,这贡献和声望,可不是什么其他东西能比的。

这就是邵树德一直在追求的“不会消失”的东西。

你发明蒸汽机,没有存在的土壤,它会如同隋代的水车一样慢慢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但三茬轮作制这种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不会消失,因为人人都会用。

引进、培育的种子也不会消失,因为人人都爱种。

培育的优良种畜也很难消失,因为确实好,人人都爱养。

农学系统的学生也从邵树德口中得知了“基因”一词,他们现在也有些概念了。知道所谓的基因对应着性状,他们的工作就是做基因的排列组合,尽可能培育出更好的牲畜和农作物品种。

王雍最近就在写书,打算把这些知识提炼出来,上升到理论。

经验技术与理论科学,中间有着本质的差距。

王雍的这种习惯就很好,他开了一个非常好的头,把经验提炼升华,为今后的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其他各行各业,如果也有这种干劲,那就完全是一副全新的局面了,都不需要你亲自下场发明什么,这种氛围或者说风气才是最宝贵的东西,比蒸汽机或炼铁炼钢宝贵一百倍不止。

菜畦里的胡萝卜已经出苗了,看着非常喜人。

解氏、江氏走了一圈,发现没什么问题,心里松了一口气,将工具放回柴房后,便结伴到后面去了。

储氏趴在窗棂上,目光透过窗格,没有焦距地落在院中,仿佛在仔细欣赏中空气中的尘埃。

解氏、江氏说着话走进了院子,储氏的目光陡然一凝,悄悄挣扎了起来。

“别动。”邵树德拍了一下,道:“张全义在汝阳尽散家财,厚赏诸军,激励将士守城,杀我儿郎。听闻其新妇蒋氏,也把嫁妆拿出来发卖掉,充作军赏。”

“可真是干得不错啊!”邵树德喘着粗气道。

储氏转过头来,散乱的秀发遮住了半边脸,低声哀求:“别让外人看到。”

解氏的眼角余光似乎往这边转了一下,吓得储氏差点蹲下腰去,但她根本动不了。

外间响起了脚步声,到门口停下了。储氏快要跃出胸腔的心脏又缩了回去。

良久之后,来人推开屋门,走了进来。

“何人找我?”邵树德坐在胡床上,面色红润。

储氏抱着襦裙躲到了屏风后面。

“大王,是河阳宋司徒来了。”拓跋蒲直接扑到了邵树德的怀里,腻声道。

邵树德有些心虚,道:“莫不是朱全忠挥师十万,北渡大河,攻入河阳了?一定是!将他请到林中苑,我一会便去。”

拓跋蒲不情愿地离开了邵树德的怀抱,去传令了。观中人手还是少,她打算从拓跋部挑一些侍女,邵树德也没回应。

要是人再多一些就好了,眼下都没几個可以使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