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来,在大英帝国都是伦敦制订法律让其他地去遵守。1899年的3月,大不列颠省省会伦敦第一次接到了来自维多利亚城的帝国议会做出的决定。
这些法律里面有些饱受争议,例如不再允许教会学校接受政府财政补贴,只有公立学校和一部分私立学校才能得到补贴。除此之外还有《环境保护法》,这是一部几乎抄袭民朝环境法的法令。山区、河道两岸、水源地要实施绿化,保持水土。这些法令无疑触及贵族、地主、资本家、教会等等传统势力,通过的时候经历了激烈的议会斗争。
《劳动保护法》和《国民退休金法》得到了比较多的认同。这两项法律同样被称为抄袭大作,劳动保护法规定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国民退休金法规定个人和企业一起给劳动者退休金缴费,给70岁的英国臣民发放退休金,参加退休金计划的英国臣民可以在55岁后领取食品券。
“按照这样的搞法,我们以后岂不是要变成**?”大不列颠省的官僚们极为不爽的对这些法律提出批评,认同这批评的人有不少,那些不吭声的多数是支持这些法令的人。
批评归批评,英国的文官体系也没胆量去故意不执行。会议一开就是一天,下班时会议结束,文官们就相约出去吃饭喝酒。外面细雨如丝,官员们撑起伞到地铁站,随即乘坐上最新的电动车辆向不同的目的地前去。目的地不同,目标则是提供很具备特色的饭店。
英国国会迁到了维多利亚城,但是英国首都还是伦敦。不过大家都知道事情到底如何,民朝设在伦敦的使馆的官员级别其实是领事馆的人员。胡志强‘大使’乘坐着汽车前往一家新开张的饭店,方才电话里面英国外交部的一位次长约他吃饭。
最初到英国的时候,胡志强大使觉得伦敦就是南京的城乡结合部。几年过去,他觉得伦敦也有不少正面的变化。例如最近几年贫民窟被大量拆除,修建起了好多六层的公寓。尽管英国佬的盖房效率在民朝人民眼中看来缓慢的令人发指。不过这些房子都卖出去了,还卖的相当不错。城区有规划,有拆迁,原本的羊肠小道还不至于如同民朝那样修成十车道的主干道,好歹也变成了六车道的马路。伦敦能从城乡结合部升级成为普通居住区。
新盖的房子也有了临街房的概念,大量新开张的店面都做了饮食的生意。到了约定的店,坐下之后没多久,侍者就端了大大的托盘进来。看着托盘上的食物,胡志强觉得自己恍然回到大学时代。那时候的南京各个大学周围都自发的形成了以学生口袋为目标的餐饮聚集地,胡志强上学的时候流行了‘大盆骨’。有种说法是,这个食物是韦泽都督提出来的。这种噱头实在是太多,大学生们都不信。限于口袋的干瘪,大家要的只是物美价廉能解馋。
而眼前出现的无疑就是这么一个玩意,只是英国厨师把骨头分的更细,不用像胡志强的穷学生时代,需要自己用手把骨头一节节掰开。拿起一块带肋条的脊骨,胡志强满心怀旧的吃了一口。然后他就呆住了,这味道真的唤起他沉睡的记忆。肉炖的很烂,外面先刷了酱料,再用小火烤过。这种味道和当年学校旁边十几家大盆骨中的什么‘胡子’家的味道一样,以这手技艺,那个什么‘胡子’家的老板就是硬是一份大盆骨比别家多要三块钱。
“我认为这家的饭菜很有特色。”英国外交部的次长说道。
胡志强点头表示赞同,英国佬这几年的饭菜还真的进步了一点。首先是因为民朝的食品大量涌入英国,其次就是英国肉价大幅降低。有了大量的正经肉类,那些奇奇怪怪的食物越来越少的被拿出来。英国佬的模仿能力并不差,来自民朝的油炸红薯条,英国佬也能做到表皮焦脆内里则是如同糖稀般柔软鲜甜的程度。
不用废话,等侍者端上来大杯的啤酒后,两人先连吃带喝的啃
(本章未完,请翻页)了一大份猪脊骨解馋,接着叫了大份烤鳕鱼与油炸红薯条,谈话这才正式开始。
“德国已经吆喝要派兵到匈牙利作战了。”英国次长端着一大杯满满的啤酒说道。
“唔。”胡志强应了一声。奥地利政府军在过去两个月的战争中被打得落花流水,最初的时候战地记者们称奥地利政府军的失败为‘可耻的失败’。最近战地记者转换了用词,将匈牙利红军的胜利称为‘不可思议的胜利’。总的来讲都是跌破眼镜的意思。胡志强本人最初也未必就真的完全看好匈牙利红军,而且歼敌十万的战果的确令人觉得有些不对头。
“德国宣称要出兵了。”英国次长喝了口啤酒后说道。
这消息在外交领域不是什么秘密,奥地利被打成如此德行,年轻的威廉二世觉得找到了彰显德意志帝国实力的机会,已经宣布随时准备增援奥地利的剿匪事业。胡志强没有做任何回应,他想看看英国外交部次长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英国次长没有故弄玄虚,他做了一个判断,“也许法国、俄国、意大利在对付匈牙利方面会达成一致,而德国、奥地利和奥斯曼帝国也会有自己的选择。”
胡志强听了后微微点头,除了欧洲病夫奥斯曼帝国还在考虑维持中立外,法俄意和德奥两大阵营最近的确在考虑建立同盟关系。从地图上看的话,德奥加上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领土把欧洲分成两部分。西边是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东边是俄罗斯。虽然在巴尔干问题上俄罗斯与奥地利都在对欧洲病夫奥斯曼帝国虎视眈眈,不过奥斯曼帝国的大敌是俄罗斯,与奥地利倒是能够缓和。
既然英国佬有了说法,胡志强也没有故作高深,他问道:“法国、俄国、意大利,他们难道对匈牙利有自己的想法不成?”
英国外交部次长答道:“这三个国家提出,如果匈牙利能够答应他们条件的话,他们大概会支持匈牙利从奥匈帝国里面独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