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看上去是能亩产千斤(1 / 1)

章台宫御书房。

嬴辰望着案几的奏章头疼不已。

一摞摞码放整齐的竹简,堆满了几案。

嬴辰真的不明白,他父皇每日批阅一百二十斤奏折是怎么做到的。

光把这些翻一遍,手都会折了吧!

“来人,去将王翦、蒙恬、扶苏、李斯、冯去疾请来。”

“诺!”

片刻后,王翦几人便到了。

见过礼后便站在一旁,等着嬴辰的吩咐。

“坐坐坐,又不是在朝堂,别这么客气。”

几人坐下互看一眼,皆是一脑袋问号。

殿下这是要作什么?

不等问出口,嬴辰大手一挥,宫人们陆续走出。

将竹简、笔墨分放在各人案几之。

“九弟,这、这是什么意思?”

“大哥,没什么意思。你看我这刚监国,政事都不熟练,所以请你们过来探讨探讨。”

私下的嬴辰,身没了朝堂那股说不出的邪佞之气。

再加有求于人,连笑容都温和了几分。

一副谦逊的模样,让几人以为自己眼睛出毛病了。

“可是,奏章只有你能看啊!”

扶苏想起父皇走时,命自己多帮帮嬴辰。

虽然他也想帮,但帮着看奏章的话,不就越权了?

嬴辰将这个死心眼的大哥按在坐垫。

“大哥,父皇也说了,我对国事不熟悉,让你多帮帮我。”

“可是……”

不等扶苏说完,嬴辰便将一旁的笔塞到了他手中。

扶苏无奈摇摇头,看来今日是逃不掉了。

认命的低头批起了奏章。

“二位丞相,你们也请吧!”

李斯和冯去疾对视一眼,没有任何抗拒的打开奏章看了起来。

正如嬴辰所说,他是第一次监国,对政事都还不熟悉。

虽说在朝堂表现不错。

但二人作为丞相,说实话,心中还是有些不放心。

这样也好,就当是大家一起议政了。

蒙恬坐在位子发呆。

虽然这毛笔是他根据前人的经验改进的,但从没想过有朝一日竟会用他批奏章。

他可是武将,这活儿交给他合适吗?

看了看同样不语的王翦,蒙恬决定紧跟王老将军的步伐。

若是老将军也妥协了,那就只能认命了。

端详着手中的毛笔,王翦有些哭笑不得。

“殿下,老臣身为一个武将,您这不是为难于我吗?再说了,老臣这一把年纪老眼昏花……”

王翦实在想问,你让我一个老眼昏花的武将来看奏章,到底是怎么想的?

嬴辰无所谓地将王翦手中的毛笔抽了出来,放在桌。

“嘿嘿,老将军不必为难,我也就是试试,说不定您就答应了呢!”

他本也没指望王翦和蒙恬能帮他批阅奏章。

不过,万一呢,对吧!

万一他批了,不就给自己省了不少时间吗!

王翦一时间有些哭笑不得。

看着憨笑的嬴辰,发现这九公子也不是很难相处啊!

一生杀伐的老将军并没有将赵高之事放在心。

抛开其他不谈,单就嬴辰的做法来说。

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杀伐果断,与陛下的性子倒是有几分相似。

众人拿着分发给他们的笔墨,正准备批阅奏折。

却听到了嬴辰口中哼着不知名的小曲。

抬头就见他悠闲的坐在那里,一脸笑意,手中不知捣鼓着什么。

几人瞬间傻眼!

感情这是把他们当长工使唤了?

我们在这劳心劳力,您不帮忙也就算了,还如此刺激我们。

一时间,真想把手中的笔甩到嬴辰脸。

老子不干了。

转念想到嬴辰真诚的笑容之下隐藏的暴戾。

算了,小命重要,忍一忍吧!

几人批阅着奏章,遇到拿不定主意之处,众人便商议而定。

嬴辰见他们已经能自给自足了,没他啥事儿了。

便把同样无事的王翦父子以及蒙恬叫去了偏殿。

三人满头雾水跟在嬴辰身后。

偏殿不就是几方几案,一张床榻,还能有啥?

到了门口,就看到了殿内堆放的犹如小山一般的红薯种子。

这是嬴辰提前从系统里拿出来的。

几人好奇的围了去观察着。

这是什么东西?完全没见过啊!

“三位将军,我想让你们帮我一个忙。”

说完,拿起几个红薯,分别递给他们。

三人仔细地观察了起来。

每个红薯都比他们的手掌大,表皮泛红,胖乎乎地看去极为可爱。

“殿下,这是何物?”

蒙恬思索了半晌,也没从脑中找到与之相似的东西。

“这是一种新的作物,名叫红薯,成熟后可亩产千斤,它的藤蔓也可充作草料喂养牲畜。”

王翦听了嬴辰的话,在一旁暗暗点头。

这些种子看去也有千斤。

一颗结一个,到时哪怕小一点,也是有千斤的。

只是,将这么多种在一亩地里,不挤吗?

殿下没种过地,可能不知道作物在播种时,是要有一定间隔才行的。

“殿下,这么多红薯都种在一亩地里,会影响收成的。”

虽说王翦也没怎么种过地,但秦国以耕种为主,他也是了解一些的。

农人种植作物都有着自己的一套方法。

两株作物之间必须有一定的间隔,这样才有利于提高产量。

要是按殿下所说,将这么多都种在一亩地里。

到时怕会颗粒无收吧!

嬴辰之前还在奇怪,怎么大秦的人对亩产千斤已经不敢兴趣了吗?

面前三人听后竟毫无反应。

听了王翦的问话,才知道他们是想岔了。

“王老将军,你是把我当傻子吗?这红薯可是有千斤,种在一亩地里一个挨着一个,光闷都会闷死吧!而且它也不是直接种啊!”

“前期先要育苗。一个红薯可育两到三株苗,一亩地大约种植两千株苗,这么多红薯能种三亩地吧!一棵苗能长出两斤左右的红薯,这才是我说的亩产千斤。”

‘咚咚咚’,王翦三人陷入了呆滞状态。

连手里的红薯掉在地都不自知。

“殿、殿下,您是在开玩笑吧?”

“殿下,您知道一斤是多少吗?”

“不对,殿下,您知道一亩是多大吗?”

亩产千斤?

这殿下怕不是疯了吧?

大秦如今产量最高的作物,也才亩产二三百斤。

这还是最好的土地,最优质的种子才有的产量。

而大多数都达不到两百斤。

你现在说这红薯能产千斤,不是疯了是什么?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