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二年,元日一过,大朝会上。 武太后从浅紫帐中走出,面对百官说道:“皇帝年已长,朕欲还政于皇帝,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百官一愣,却也无人说话,如今宰相皆为武太后所提拔,朝中正谏大夫等换了一茬又一茬,宰相不说话,谁敢说话。
得官不易,岂可轻易失之。
李旦心中一喜,但看百官如此,心中明了几分,再斜眼看太后,哪有一丝还政的心思,便赶紧走下丹墀,跪倒在地,哭泣道:“孩儿身为皇帝,自知无皇帝之才,还请母后收回成命,继续执掌朝政。”
武太后叹息一声,颇有些埋怨,说道:“你这孩子,朕也有过世的一天,你往后平日多看看经史,可明白吗?”
李旦连忙说道:“孩儿明白。”
经此一事,武太后顿时感到大权在握,于是便把目光转向了宗室。
并跟朝臣们商议匦检制度。
以防有不法官吏,鱼肉百姓。
不久,侍御史鱼承晔之弟鱼保家,上疏置铜匦于朝堂之外,收四方之投书。
武太后大喜,命鱼保家亲自监造,到三月方成。
铜匦内分四格,援引五行之说,各依方位,配以四季和所属颜色,并赋予相关含义。
东方是木位,主春,为青色,故为青匦。
春乃仁的象征,以教育为本,所以接受有关“告朕以养人及劝农之事”
的投书,并命名为“延恩匦”
。
南方是火位,主夏,为赤色,故为丹匦。
夏是信的象征,以风化为本,用以接受“能正谏论时政之得失”
投书,并命名为“招谏匦”
。
西方是金位,主秋。
为白色,故为素匦。
秋是义的象征,以决断为本,用以接受“欲自陈屈抑”
的投书。
并命名为“伸冤匦”
。
北方是水位,主冬,为玄色,故为玄匦。
冬是智的象征,为谋略之本,用以接受“能告朕以谋智”
的投书,并命名为“通玄匦”
。
此为铜匦!
武太后又设置知匦使,由谏官系统负责,正谏大夫、补阙、拾遗,其中一人充使。
每日接受投书,至晚上一并呈递。
投书前,必须先验明投书者的身份,才能投入。
设置理匦使,由监察系统负责。
御史中丞、侍御史中一人充使,处理收到的投书。
自此,投书告密之风盛行!
首先被人投书告密处置之人,便是创制铜匦的鱼保家,被人投书,密告他曾经为徐敬业造反制作兵器,杀伤官兵颇多。
武太后一听大怒。
命已经因告密擢升为从五品下的武散官游击将军胡人索元礼推按鱼保家。
制狱由此开始。
武太后深感天下有很多人秘密图谋着自己,她决定大开告密之门,除了铜匦等匦检制度外,还命令,凡告密者,所在官员均不准过问。
必须以驿马,并供应五品官伙食,将他送至行在,安排住进官家客馆。
告密之人到了神都后,无论是农夫樵人。
武太后都要召见,若得太后赏识,当场赐官,若告者所言为非,也是言而无罪。
有了这样的制度,告密宛如铺天盖地而来,顿时如索元礼、来俊臣、侯思止等等无名小卒们蜂拥而至。
一些卑微小官也趁机而起,如周兴、万国俊、邱神绩之流,也是奋勇而起,如疯狗一般四处咬人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