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时间在悄悄流逝,三支汉军同时向前逼近,把四十多万“日本军队”困在了关东平原的中央,包围圈越来越小。甚至严格说起来,这支老弱病残占了百分之七十的乌合之众都算不上军队,只能称之为“日本人”。
随着包围圈的缩小,四十多万日本人被压缩在一片长三十多里,宽十余里的范围之内。沿途的要塞出口已经被将近十五万汉军全部堵死,所有的关隘要道皆有汉军大将扼守,日军要想冲出包围圈,只有突围一条路可走。
比起杀伐果断的白起,陆逊仁慈了许多,拨给陆抗五千将士看押在琦玉县境内俘虏的三万老弱病残,跟随在大部队的后尾。
但一下子增加了这么多人,粮食却成了一个大问题,陆逊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无奈之下只好派人去向白起借粮。
从陆逊帅旗所在之处到白起的帅帐相隔不过四十多里,使者快马加鞭一个时辰便到,见了白起道明来意:“俘虏太多,粮食紧张,陆将军特地差小人过来问问公孙将军军中可是宽裕?”
白起闻言大笑:“哈哈……陆伯言真是仁慈啊,竟然打算借粮养活倭寇?有劳使者回去告知陆伯言,就说我军中粮食颇多,可派人把俘虏押解过来,本将自会妥善安置。”
陆逊得到使者的回报,不由得喜出望外,立即派遣陆抗率部押解着三万多俘虏向北移动,花了大半天的时间送到了白起军中。
交割完毕,陆抗辞别白起返回陆逊阵营报告,白起立即派偏将李梁率领三千人看押,不要被这些俘虏趁乱逃脱。又召唤部将公孙冶率领五千人去旷野中寻找土壤肥沃的地方挖坑。
“不知将军派末将挖坑做什么?”公孙冶一脸迷惑的拱手询问。
白起冷哼一声:“埋人,把这些俘虏全部活埋了!”
公孙冶大吃一惊:“啊……毕竟是三四万人口啊,就这样埋了是不是太血腥了?”
“善不理财,慈不掌兵!”白起手抚胡须,说得斩钉截铁,“如今倭寇虽然陷入包围之中,然则人数庞大,多达四十余万。倘若这些俘虏先降后叛,与织田信长里应外合,对我军来说便是灭顶之灾。”
公孙冶及其他部将俱都低头沉吟:“将军所言虽然有理,只是就怕朝中文官弹劾你,当初常遇春就是这样被逼的走上了反叛之路……”
白起微微一笑:“非常之时期当用霹雳手段,常遇春率领着七万兵马屠杀四千俘虏,乃是为了杀人而屠。而如今倭寇人多势众,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所以不得不屠。尔等直管执行,若朝廷怪罪下来,由本将一力承担,与尔等无关!”
既然白起说得斩钉截铁,而且又有足够的理由,李梁与公孙冶等部将只能各自领命。李梁率领三千人看押俘虏,公孙冶则率领五千人去旷野中挖坑,从傍晚一直到次日凌晨,方才全部埋葬完毕,当真是老幼不留,一个不剩,好似这帮人根本就没有存在一般。
就在白起坑杀三万俘虏的同时,织田信长在距离白鹿坡二十里的地方召集了伊达政宗、明智光秀,以及从卑弥呼麾下投降的安倍下流,共商突围之策。
伊达政宗一副慨然赴死的表情,拱手道:“关白大人,请允许我今夜从全军中挑选三万精锐死士,待明日凌晨率先冲锋。若是冲破了豁口,请关白大人随后赶上,留下老弱病残断后,能逃多少算多少!”
“政宗所言极是,汉军势大,要想把几十万人全部带出去根本不可能。只要能率领旧部突围就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这些老弱病残就拖在后面当炮灰阻挡汉军的追袭吧!”织田信长手抚胡须,对伊达政宗的提议表示赞成。
一直沉默寡言的明智光秀霍然起身,抱拳施礼道:“启禀关白大人,末将有个好消息禀报。”
“哦……快说来听听?”织田信长闻言精神一振,满脸期待。
明智光秀肃声道:“末将屯兵的地方叫做野王町,町中竟然有一条长达十余里的秘密地道穿过山崖,直抵信浓川河流。顺着河床一路向北,可以走出汉军的包围圈,进入群马县境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