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问心】(2 / 2)

大世争锋 水鬼游魂 2625 字 2022-05-26

但王亚樵并不会因为这些而困扰,苦恼。他还是觉得自己的部队正在变好。

大战之后,哪些不懂军事的军官也开始转变思路,将原本认为华而不实的军事操练捡起来,目的当然也不纯,不能给大哥丢脸。可也算是知耻而后勇。

但王亚樵并不在乎这些,他骨子里都是一个文人,是文人就该有文人的信仰。

正所谓大义为先,国家才是一个文人最大的‘义’。

当他发现自己成了祸害国家,军阀割据,内战不止的一份子的那一刻,他的内心是绝望的。他不在乎自己当多大的官,而不在乎自己有多少钱。实际上,王亚樵当官之后,也没有任何私人财产。他不见得是一个光明磊落的人,但绝对是一个不畏艰苦的人。

古人云: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王亚樵坚信自己做到这一步并不难,甚至已经达到了这样的标准。可是理想呢?

立场呢?

以前他是孙大先生的忠实追随者,现在也是。‘皖系’和广州临时政府联合,他是支持的,因为力量增加了,达到目标的可能性也会增大。可当他感觉到皖系的目的并非是恢复国家民主的时候,他再也无法坐视不管了。

从金陵大帅府出来,王亚樵略显消瘦的背影在黄昏之中显得格外的萧瑟。

信步走到夫子庙,却意外地遇到了卢永祥的亲信大将夏兆麟,这位恐怕并非是偶遇,而是刻意在等他。当王亚樵意识到了这一点的时候,因为失落而沮丧的脸却如同夏花一般笑起来了:“慎臣兄,别来无恙!”

“王老弟好雅兴,相逢不如偶遇,你我二人不如去游船上感受古人泛舟的乐趣!”

这夫子庙边上的秦淮河,也不知道传播了多少才子佳人的故事。可是花船的价格花费巨大,不是王亚樵能承受的,当然不是他花不起这钱,而是觉得不值当。

王亚樵促狭地看着夏兆麟,笑道:“小弟囊中羞涩,恐怕付不出这顿酒钱。”

光明磊落如王亚樵的真不多见,夏兆麟也是一愣,随即苦笑道:“你这是挖苦我不体恤同僚?”

“哪里!夏兄请。”

“老弟先请。”

两人船上落座,一壶清酒,两个闲散的政府高官,冷清的船上连唱曲的姐儿都没有叫,在夏日的月光下,有一句每一句的闲聊着。

说着一些无关大雅,却又互不在意的话。王亚樵很沉得住气,反倒是夏兆麟却有点撑不住了,按理说军中出来的都是豪爽的性格,可王亚樵是帮派大哥的酒量,压根就是当白水喝的豪气,根本就不是夏兆麟能够抵挡的。想着自己再喝下去,就要醉了,他准备开口。

可是王亚樵先他之前开口道:“要变天了!”

许是毫无准备,被王亚樵冷不丁的说了一句惊着了,夏兆麟拿着筷子的手背微微一抖,碰翻在边上的酒杯,从桌子上翻滚在船板上,咕噜噜,如同陀螺一般转了起来。打翻的酒沿着桌子的边缘,滴滴嗒嗒地往下掉……

可夏兆麟仿佛无视这些似的,眉头紧了起来,语气有些沉重道:“你都知道了?”

王亚樵冷笑不已:“我是一个小人物。”

“小人物?”夏兆麟品味着王亚樵的这句话,他是卢永祥的亲信,其江苏军中另外一支能打的军队北洋序列的第4师就在其麾下,虽说第4师重建过,失去了炮兵团和步兵团,两个补充团,但轮战斗力,在江苏仅次于卢永祥的第10师。要是完整建制的第4师,其兵力甚至要比第10师还要庞大,几乎是普通师的两倍,共有八个团。夏兆麟的地位不是王亚樵能比得了的,卢永祥是器重王亚樵,但对夏兆麟是信任。

王亚樵的新编第3师就隶属于夏兆麟的第二军序列,名义上他是王亚樵的长官。

卢永祥为了照顾王亚樵的情绪,才将新编第3师作为直属部队,受大帅府指挥。

当夏兆麟听到王亚樵说自己是小人物的时候,一开始很荒谬,随后是感觉很别扭。他们都不是小人物,可在段祺瑞、张作霖这样的人眼中,确实是小人物。

小人物就该有小人物的觉悟,而王亚樵的表现正好委婉的说出了自己的立场。

夏兆麟原本是发现了王亚樵最近的异样,受卢永祥的托付才来劝解的,可当他发现王亚樵很委婉的说出他们不是一类人的时候,他知道再费更多的口舌也无济于事。

想到这里,夏兆麟突然有点可惜,北洋的军官很少有太多的坚持,今天打这个,明天打那个,带病打仗,本来就失去了独立的思维,反而是哪些掌握政权的大人物手中的枪,是物件,压根就不是人。

像王亚樵身居一师师长,不合心意就走人的,简直就是闻所未闻。

连夏兆麟都有点羡慕王亚樵,收拾酒杯,倒上美酒,举起之后情绪激昂道:“王老弟,此间乱世,能遇到你这样的奇人,也是夏某之幸。以月下浊酒一杯,预祝王老弟鹏程万里,大展宏图。”

王亚樵张了张嘴,最终苦涩不已,他想解释一二,却不知从何说起,闷头将杯中酒喝干之后,高声道:“船家,靠岸!”

王亚樵那单薄的背影很快就融合在了茫茫的夜色之中,只传来低沉凄凉的歌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仙的名句,在王亚樵沙哑的嗓音之中,给人一种无限的凄凉。

正如破败的金陵城,早就没有帝都的繁华,有的是哪些曾经的历史记忆,还有斑驳的老城墙。

《想友一下手机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