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满门皆贵(1 / 2)

杨士奇没有选择丁忧,钻了一个空子,拿出来的理由是,此非生父,只是继父而已。

因为他没有选择,假若丁忧,这庙堂之上,就不会有他杨士奇的一席之地。所以他唯有如此。

可是现在,问题ch xiàn了,有人前来状告,并且还十分肯定,那罗性虽是继父,可是待那杨士奇犹如亲生,杨士奇自幼开始,便受那罗性熏陶,教授他做人道理,读书写字,这杨士奇本来改姓罗,可是中榜之后,罗性却是令他改回杨姓,如此至情至义,即便是生父也过犹不及。

可是这杨士奇,却是瞒报朝廷,不肯回乡守制,父子之情,薄凉至如此,纲常伦理,一钱不值,这样的人,居然高踞庙堂,shi zài是天理难容。

这些士绅,不少都是县中德高望重的人物,在泰和县,身份地位都不低。

如今他们突然跳出来,竟然状告当朝学士不法,这自然将那泰和县令,吓了个脸色发青,这泰和父母不敢去接状子,闭门不出,索性来个甩赖。

这状子若是接了,他一个小人物,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不可。

只不过他不想接,却是有人要接,浙江巡按御使突然至泰和,核查县中大小事务,这些士绅便拦了巡按的道,继续状告。

巡按大怒,立即命人发县衙处置。

那县令显然是没法子了,于是,只得过审。

这一审之下。触目惊心,更是教人心惊肉跳,那县令父母傻了眼……

泰和那边。已经有了眉目,紧接着便是京师开始哗然。一场争议已经开始,士林那边,一面倒的开始抨击杨士奇,国朝以孝治天下,固然继父和生父有别,饱受争议。可是此时,却是几乎招致了铺天盖地的批判。

以至于即便是紫禁城里,也不能独善其身。

王安将此事报到朱棣手上的时候。朱棣也是皱眉,他凝望着奏报,忍不住道:“泰和那边,案子还没结么?”

王安笑吟吟的道:“陛下。还没有呢。”

朱棣吁口气。道:“这个罗性,东厂也要打探一下,杨士奇近来如何?”

王安道:“杨公每日按部就班,似乎不曾受到影响。”

朱棣皱眉:“是么?通政司那儿,也有许多弹劾奏书来,都说杨士奇横行不法,又说他结党营私,更有说他谋反的。朕观杨士奇,不似那般不堪。可是三人成虎,他倒是清闲自在。这件事,也一并查一查吧,多留意坊间和士林的非议,统统都要报上。”

王安笑嘻嘻的道:“奴婢定教人留意。”

朱棣颌首点头,旋即摇头苦叹:“就这么着吧。后日就是廷议,你去拿一些关乎交趾的奏书来。”

吩咐过后,朱棣等到送来了一些奏书,便开始凝神看起来。他心里确实有点悬而不决,交趾那边的事,若是再不想个好法子,尾大难掉,迟早还可能出乱子,所以朱棣眼下热心的,便是在廷议时,将事情做个了断。

……………………………………………………………………………………………………………………………………………………………………………………………………………………

郝家的宅子,几经扩建之后,已经有了一番mo yàng ,这几日每日去北镇府司点卯,闲来无事,便是到各千户所走一走看一看。

不过近来他身子有些孱弱,因而把许多精力都放在养身身上,清早打一套拳,傍晚时分,围着宅子跑上一拳,气喘吁吁流了汗,便到书房去,看着每日送来的日报。

所谓日报,便是每日送来的禀报,神武卫那边,会将每日发生的一些大事归拢起来,以日报的形式送到书房,这种东西,显然比邸报更加zhn què 一些,能使郝风楼做出zhn què 的判断。

关于内阁里沸沸扬扬的事,郝风楼其实并没有留心太多,对他来说,解缙是zi ji 的敌人没有错,可是那杨士奇,也绝对不是zi ji 的朋友,这一点他分的很清楚,他们如何斗法,都和zi ji 无关。

倒是这廷议越来越近,郝风楼却不得不未雨绸缪了,有时,他会在书房里zi ji 提笔,写一些zi ji 心血来潮记录下来的事,因为廷议开始的那一日,就必定会有激辩,和口若悬河的大臣相比,zi ji 并不占优势,因此做一些功课,却也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