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和朱由榔退出殿外很久以后,朱由检仍在御座上沉思。
请大家搜索()!
更新最快的小说如何对待包括藩王在内的宗室,是一个让他非常头疼的问题!
大明立国之初,太祖朱元璋大封藩王,并诏告天下曰:“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朱元璋想法虽好,却难以避免两个问题。
一是藩王掌兵,对皇权构成威胁。
后来燕王朱棣果然以“靖难”
为名,杀进南京夺取帝位。
朱棣自己都是这么干的,岂能不怕其他藩王也这么干?
因此自永乐朝起,藩王的军队被逐渐剥夺,无力再对抗朝廷。
这第一个问题,总算是朱棣替朱元璋解决了。
但第二个问题却是更难以解决的。
朱元璋小时候过穷日子过怕了,生怕子孙再遭那样的罪,因此规定宗室一概由朝廷供养,“绝其仕宦,并不习肄民业”
。
在洪武永乐年间,因为国力强盛,宗室人数相对较少,还不是什么大问题。
但随着世代繁衍,宗室人口越来越多,到万历年间,光是在宗人府玉牒上登记在册的就有十几万人。
这么多人什么也不干,都要朝廷白白供养,无疑成为财政上沉重的包袱。
就拿藩王来说,一个藩王被分封到一地时,即可获得良田数千乃至上万顷,并由户部拨银,营造规制豪华的王府。
每年藩王自己的禄米是一万石,王妃和侧妃虽然没有禄米,但每月肉油副食布匹脂粉皆有定例,一年算下来也至少在千两白银以上。
最可怕的是,藩王生了子女,其中的“世子”
将来承袭王位,一切待遇不变;而其他子女则降一格封爵。
在亲王之下,除世子之外的儿子俱封郡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