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1年12月1日,十月大道21号,波兰立陶宛联邦大使馆。
新任波兰驻东大使约瑟夫科尔茨科正在餐厅内吃早餐,坐在他对面的是他十七岁的女儿安妮科尔茨卡。这个有着一头漂亮金发的少女随父亲一起远渡重洋,来到东岸首都生活,说起来也是挺有勇气的。
与一般的贵族少女不同,科尔茨卡从小就学了不少杂学知识,虽然以东岸人的观念看来这些知识可能有些陈旧,但你要考虑的,他生活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可不是什么技术先进、风气开放之地,能精通数门外语,懂一些数学、绘画、音乐和舞蹈知识,已经非常不错了。而再加上她那非常精致的容颜,一下子就成了东方港社交界的新宠儿,很多场合都会出现她的身影,知名度看起来比她的父亲科尔茨科先生还要高。
当然这不是说科尔茨卡先生不行。事实上他在波兰绝对算是一个思想开明的人物,出生立陶宛公国的他崇尚新文化、新知识,家里随时聘请着来自西方的学者,知识可谓非常丰富。要不然,他也不会被国王选中,派到东岸来担任大使,不是么?
波兰这个国家,在经历了灾难般的17世纪下半叶后,现在已经清醒、务实多了。虽然国会中依然有着大群蠢货,但思想开明的人在慢慢变多,很多人忧心王国的未来,对王国三面受敌的处境感到害怕东面是世仇俄罗斯帝国,北面是攻破过他们首都的瑞典、勃兰登堡普鲁士,南面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大敌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偏偏国内又不团结,贵族们争执颇多,一盘散沙,整个国家确实处在风雨飘摇的危险境地之中。
科尔茨卡是国会议员,同时也是立陶宛的一个地方贵族,对于国家目前的处境当然十分痛心。虽然他对当年波兰、立陶宛合并后给立陶宛带来的灾难感到有些不满,但事已至此,他也只能向前看,为这个国家、为家族的未来出谋划策,故当国王将他派到东岸之后,他是一万个满意,并发誓做出一些成绩。
科尔茨卡坚定地认为,以如今波兰立陶宛联邦混乱的局势,似乎很难抵挡住周边恶邻的觊觎。尤其是凶暴残忍的俄罗斯帝国,对于历史上波兰在他们混乱时期给予的侵略行为耿耿于怀,一直想要侵占他们的土地。虽然两国为了对付奥斯曼土耳其这个共同的敌人签署了一份盟约,但这并不足信,波兰依旧对俄罗斯非常提防,俄罗斯估计也是一样。
波兰本打算寻求奥地利的帮助的,但维也纳的哈布斯堡王室对他们的态度非常冷淡,哪怕不到十年前波兰人刚刚救他们于水火,因此这条路基本走不通了。波兰人同样打过瑞典的主意,但这个国家只有三百万人,几万陆军,且经济面临崩溃,在北德意志也与勃兰登堡普鲁士关系紧张,短期内也不可能给予波兰人多大的帮助。
想来想去,波兰破局的最佳方式,竟然还是想办法联络远在南方新大陆的东岸人,让他们想办法发挥影响力,从侧翼牵制俄罗斯,给波兰以喘息之机。于是在这样一种思路下,波兰人终于决定在东岸设立使馆,并开展重点外交攻关了,科尔茨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马上任的,可谓是任务艰巨。
其实,早在几十年前的时候,因为东岸人大肆购买波兰奴隶,波兰立陶宛联邦曾经大为光火,觉得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并为此断绝了与东岸的关系。在那个两国外交史上的黑暗时刻,东岸人被迫关闭了商站,撤离了人员,并长时间失去了波兰市场。本来东岸人也没指望死脑筋的波兰人主动与他们恢复关系,可谁成想这帮人自己太能折腾,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自己的国都被人两度攻破,东部领土被俄罗斯人占去不少,东南部的波多利亚被割让给奥斯曼,辽阔的乌克兰大草原也与他们无缘。损失如此之大,波兰人似乎就有些清醒了,开始尝试着与东岸恢复关系,以尽快买到价廉物美的东岸武器军资,重新武装自己,好抵御周围虎视眈眈的敌人。
科尔茨科来东岸努力了很久,终于与他们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其中就包括至关重要的武器采购及人员培训事宜。而作为协议的另一部分,东岸、波兰两国间的文化和人员交流也打开了序幕,比如波兰人就打算派遣人员前往东岸帮助修建铁路、公路及其他借基础设施,毕竟现在拉普拉塔的开发需要海量的劳动力。
这样一个条件,说实话是比较苛刻的,可能会引起波兰人的一些反弹。不过科尔茨科有信心说服国王和诸位贵族议会的成员们,现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不是可以任性的时候了,所有人都必须精诚团结,共度时艰团结,是波兰人最缺少的因子,故需要着重强调,重点施行。
科尔茨科父女吃完早餐后,便与女主人维罗妮卡打了声招呼,然后在仆人兼警卫的护送下,乘坐马车离开了大使馆。科尔茨科先生需要去东岸外交部,与他们的官员商讨商品进出口的事宜,而科尔茨卡小姐则独自前往人民大剧院,她与几位东岸上层社会的小姐们约好了,一起听一场音乐会。
开展夫人外交或小姐外交,同样是波兰人的手段之一。科尔茨科先生认为,如果他的女儿与东岸的“贵族”青年们结成良好的关系,然后潜移默化地在这些人面前哭诉波兰可怜的现状,痛斥俄罗斯和奥斯曼的凶残,或许能取得不错的结果。反正唯一的本钱支出就是他青春靓丽的女儿,付出小,收获大,且如果她的女儿足够机灵,可以用自己的魅力迷倒几位重量级“贵族”子弟的话,那么也许能给波兰这个曾经辉煌的国家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