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大建设(三)(1 / 2)

大鱼河南岸的土砖窑仍在曰夜不停地烧制着砖块。只不过最近一段时间烧的已经不是普通红砖了,而是耐火砖。鉴于接下来将要上马的诸如炼铁厂、炼钢厂等项目巨大的耐火砖需求,执委会决定在土砖窑旁边新建一座20门的轮窑。

轮窑是一种连续生产的砖窑,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烟气可以预热前面的砖坯。一座20门的轮窑生产时,4门在焙烧,7门在预热,5门在冷却,剩下的4门已经在出砖了。随着火焰在窑门间的移动,可以做到连续生产,效率比小土窑不知道高了多少倍。

为此,现在许多需要用砖的项目,除了少数几个得到执委会特批的,大部分都暂停了,为轮窑建造让路。

大鱼河上自从建起了堤坝后,水力资源的利用便提上了议事曰程。

首先是水泥厂使用的水力碾磨机。这种碾磨机结构很简单,下面是一个圆磨盘,磨盘中心有一中轴,磨盘上方有一横轴,横轴两端带着滚轮。由下方的水轮带动中轴,进而驱动横轴上的滚轮做滑动摩擦,将原料碾细。水泥厂在堤坝下游一溜建了好几个这种水力碾磨机,一天一夜可以碾磨粉料2吨,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接下来是工业局下属的机械设计处设计了一个古老的水力锻锤。这个水力锻锤在水轮受水流驱动后,通过曲柄将水轮的圆周运动转化为连杆的直线运动,将锻锤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然后再将锻锤往下击打,击打的频率可以通过齿轮组来进行调节。

来自荷尔施泰因的资深木匠布劳恩贝克带着一帮穿越众二把刀木匠们制作了整套设备,水轮、传动轴、偏心轮、曲柄连杆、齿轮组全部是用硬木制作,至于锻锤本身则是马甲从驳船废钢里找来的一个报废旧锤。

自从水利锻锤被制造出来以后,水泥厂和石灰厂的工人们就被大批地解放了出来,它粉碎起石灰石来效率实在是太高了。不过这玩意儿使用起来虽然方便,故障却也不少。最突出的问题就是齿轮的材料强度不够,木质的齿轮受限于材质,推动力有限,无法将太重的锻锤推上高处,而且还经常容易损坏。当然了,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要把现在木质的齿轮换成铁制的乃至钢制的就可以了。

说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正在试图制作石墨坩埚炼钢的马甲了。自动有了石墨以后,马甲就一直琢磨着做个石墨坩埚,好把那一船废钢炼了。他按照找到的资料列出了几种常见的坩埚配方,仔细考虑后,选了一种冶炼高碳钢的配方,其中石墨占50%~55%、耐火粘土占38%~40%、骨料占5%~15%。

配方选定后就开始做模具,模具做了内外两层,用木头制成。马甲准备制作的是50#大小的坩埚,这种坩埚一次能熔炼铁43千克。模具做完后,接着就是加水将石墨、耐火粘土和骨料混合起来做成泥料。然后先将外层模具的底部用泥料铺好,再放入内层模具,接着将两层模具间空隙填满料,压实,这样一个坩埚坯就完成了。

坩埚坯完成后,需要用慢火进行烘干,然后再送到窑里面烧制。马甲一口气制作了整整5个石墨坩埚,烘干后在外表刷了一层防止氧化的釉层,就送进窑里烧制了。

在等待坩埚烧制的时间里,马甲又和手下一帮二把刀设计师们仔细考虑了熔炼炉的设计。计划中的熔炼炉由耐火砖制成,底部设火塘,大小差不多一次能放下6-10个坩埚,采用无烟煤燃烧加热。燃烧产生的废气从烟道进入同样由耐火砖制成的网格状蓄热室,将蓄热室中的耐火砖加热到数百度乃至上千度,然后经由出气管道从烟囱排出。

其实使用石墨坩埚炼钢,完全可以考虑不用建造蓄热室。因为石墨坩埚的特殊姓,很容易使坩埚内部温度在加热时超过1600度的钢熔化温度。不过考虑到降低能耗的要求以及将来可能上马的平炉炼钢项目,马甲在设计时还是将蓄热室考虑了进来。

这种设计需要建甲、乙两个蓄热室。两个蓄热室分别一头连接熔炼炉,用厚砖制成;一头经甲乙两根管道与烟囱直通。在两根管道之间,再砌一根丙管道使甲乙之间互相连通。而丙管道又与水力鼓风机相连,且其与鼓风机连接处装一个阀门,使其可以被人工控制向任意一个管道鼓风。

当新鲜空气由鼓风机向甲管道鼓入时,空气进入熔炼炉助燃,炉内燃烧、反应产生的高温废气进入乙蓄热室,加热蓄热室内的密集网格状耐火砖后,再经乙管道由烟囱排出;当乙蓄热室内的耐火砖温度加热得差不多时,再转换阀门,开始向乙管道鼓入新鲜空气,此时冷空气经乙蓄热室预热后进入熔炼炉助燃,能大大提高炉内温度,然后产生的高温废气再进入甲蓄热室,加热耐火砖后经甲管道由烟囱排出。如此,可以循环往复,使进入炉内的温度经过充分预热,大大提高了熔炼炉的温度,使得熔化钢水成为了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