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二一九章 这大宋版的维基解密时间(2 / 2)

什么知道越多就越危险、知道愈多就愈快死的定律老早达标,大约也没啥好或能忌讳的了。左右待会不知如何,不趁机多问才多回本!弄不好今日否极泰来换走大运,能把眼前人给问绕到忘记神偷门中还藏有一名三徒弟的事,别再来暴力追问青师兄身分!

于是我道:是故你们建立起五影阁,经营襄州,结党各地官员,营运数十载,皆是为了争回本属该属于武功郡王一脉的皇位?既你们以往已隐于暗处达数十载,半年前却为何忽再不掩饰,难不成就不怕让人查出关联了么?

……成事在即,计划已熟,我阁又何需再隐于暗处?铁面人外在铁面外的面上乃标准的皮笑肉不笑,嘴笑眼没笑:何况,我五影阁此半年来在江湖上传出的皆非恶名,尔等纵使听闻,又寻之查出来何等不妥之事了么?

他立于太师长椅旁,居高而下的眸里冷然:放出名声,引得一些江湖之辈来投。操纵得当,便可成一助力……诸如,往后若再有如欧阳春或白玉堂一般,自诩正义,意图插足进我等与朝廷中事之江湖游人之辈,令此些人等前去对付,正是刚好。

听铁面人在一头悠悠表述,我在这头却忽然意识到了一件很恐怖的事……

娘的逼……眼前这位铁面人……这个五影阁幕后的大老板……此人,此人从方才到现下,就一切在下所提出的质问与质疑,是不是都有问必答到一种太干脆的地步了……?有时候没问周全的,似乎还会自主附带说明清楚……?

我:…………

细思极恐。

虽然在下确实抱上了一种【不问白不问、多知多回本】的大无畏精神在攀谈求证……可这挖真相的过程太顺畅,这本该阴险闷骚的人犯开口太流畅配合,心里突然觉得好慌啊怎么办!!!

内心正飞速思考此人异样奔放的目的,铁面人低头冷冷瞧我一阵,却不知从人眼底瞧出了什么,忽然又起了兴致般地笑了。

……虞兄倒也是与常人不同。他在兄字上刻意咬重了音,目光深深瞅进我眼里:方才讥赵光义那贼的那般言语,听在任何人耳里皆是大逆不道。寻常人闻之必要惊惧惶张,不敢张耳;忠义卫道之辈若闻,则约皆免不去替皇权捍卫驳斥几句……可虞兄倒浑然若无闻不逆,未露扞格不说,亦连一句替皇权辩驳的话皆不语,直便径向我讨要证据?莫非在你看来,证据有存,便能真定下皇帝的罪状?

我:…………

……这是在玩大家找砸么?

他见我沉默盯他不语,片刻过后,嘴角微起,从静默浅笑,渐笑到破天荒仰面笑出了几声哈哈大笑,简直是将精分的节奏,吓得人小心脏狂跳。

几道大笑完后,此人死沉面具后落下的视线,已少了几分暗藏的深沉,而多出了几分锋利的光芒:……罢了,箭已搭弦,此间多年来之事,便是叫人知悉了亦再无妨碍。事到如今,倒非不能满足你那求知之心,替你解一解这一切的谜底。

我:……?!!!

然后他就真的开始讲起他们五影阁过往做出过的一些旧案与发迹史来了……这般的主动性,马逼把人吓了个半死啊!!!

(二〇四五)

——这本该形象冷酷跩傲漠的长舌公是从哪里来的啊?!!( ̄口 ̄;)!!

——反派boss形象坠尘埃啊!!!

作者有话要说:这长舌公的话快完了,真的,保证……

关于文中一些涉及历史的补充,有兴趣的小天使们請看↓↓↓

1.关于《烛影斧声》与《金匮之书》的典故:想来大家在曾经或现在的历史课本上应该都有印象的,就不多说了。

2.关于潭王:

宋□□赵匡胤去世当时其实还有两子在朝,年纪皆以足以继位理政。其一是赵德昭,另一个在文中的提到的潭王,就是另一个赵匡胤成功长大的四儿子趙德芳。

《控卫在此》

据载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德芳之兄趙德昭被宋太宗逼迫自殺,太平興國六年(981年)趙德芳即也跟著英年早逝病死,年仅二十三。南宋的宋孝宗、宋光宗和宋寧宗三帝,就是这位潭王一脉的后代。

3.关于文中狄青的遭遇,乃参考一些笔记文献而来。

那位在狄青任定州副都总管时参加的筵席上,敢直呼咱狄宋男神为斑儿,说出勸斑兒一盞名句的伎女名字竟然被神奇地保留流传了下来,叫白牡丹……可见这事当时应该也是被闹得众所皆知了吧?(猜测?)

关于白牡丹跟焦用两与狄青故事,出自《宋,王銍,默记》。以下为原文:

韩魏公帅定,狄青为总管。一日会落,妓有名白牡丹者,因酒酣劝青酒曰:“劝班儿一盏。”讥其面有涅文也。青来日遂笞白牡丹者。

后青旧部曲焦用押兵过定州,青留用饮酒,而卒徒因诉请给不整,魏公命擒焦用,欲诛之。青闻而趋就客次救之。魏公不召,青出立于子阶之下,恳魏公曰:“焦用有军功,好儿。”魏公曰:“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立青而面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