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时光回首有情人共白头(六六)(2 / 2)

乾坤轮转 夜半鬼读书 1577 字 2022-05-21

白衣等人埋头不语,一门心思全扑在劈柴上,对三世佛祖之间的龌龊事充耳不闻。

弥勒沉吟了下问,“神荼、郁垒为什么能废物利用?”

白衣想了想道,“久居人间,四千年如一日。”

弥勒又问,“此乃其一,其二呢?”

道不轻传,法不空授。

文殊、普贤见弥勒满口教导之意,连忙起身行礼,想要回避。

“听着。”弥勒言简意赅地道,“尔等精进,我那师兄才能吃饱。”

“佛祖恩赐,不敢辞。”文殊、普贤装聋,仿佛听不出弥勒暗示、释迦牟尼是酆都上空那截枯骨的主人。

大势至这时答道,“二应是本心。”

“不错!”弥勒语带嘉许,颇为欣慰地道,“这两朵奇葩在人间厮混了四千年,从上古到如今都是一副拎不清的模样。

大智若愚也好,本性使然也罢,总之,

极其难得。

尘世多恶,生而自私。

天生万物,唯人最灵。

物竞天择,唯人最恶。

从古至今,红尘上下,除却慈母之爱,哪有真情可言?

翻遍史书,看见的又是什么?

逐鹿问鼎、君臣猜忌、杀子弑父、兄弟相残、劳燕分飞、煮妾劳军、灭其门、夷其族、屠之、大饥、饿死过半、民相食、赤地千里……

家燕春回,无檐可栖,巢于林木,才是人间写照。

按理说……历经四千年丑恶,要么愤世嫉俗,要么斩尽牵挂,可事实摆在眼前,他们依然身在红尘,喜怒随心,爱恨随意,阿谀有,骨气也有,缺的只是儿女之情。

不忘初心,必果本愿,永离生死流,终成无上道。”

文殊若有所思,“儿女之情……他们也有,分桃、断袖。”

弥勒瞪了文殊、普贤一眼,又向大势至发问,“汝是心伤藤原薰嫁人?还是心伤她有了归宿?”

酸楚上头,大势至自艾自怜道,“于子而言,送母再嫁,乃人间惨事。”

弥勒循循善诱,“身在红尘之外,心在礼教之中,本求超脱,却戴枷锁,所为何来?所求为何?她若独居,汝愿奉老?她入轮回,汝愿跟随?”

大势至垂头泪目,“弟子为道来、求永生,愿尽孝一世,了却尘缘。”

弥勒问,“汝之苦,她之饴。汝愿尽孝一世,她欲琴瑟和鸣。汝孝何在?”

大势至泪流满面,“放下……即是成全!”

弥勒笑道,“藤原薰并非汝生母!”

大势至目瞪口呆。

白衣抿嘴微笑。

文殊、普贤不约而同的腹诽这对师徒神志不清。

弥勒又道,“藤原薰将母爱倾注汝身亦是不争事实,此事另有乾坤,留待日后慢慢体会。古井无波两千年,提前体验一番,并无坏处。”

大势至伏地跪拜,叩于掌心,“我佛慈悲,弟子受之有愧。”

弥勒微微点头,“红尘淬炼并非易事,轻重缓急如何把握,无法言传身受,全靠自己揣摩,他日若能像神荼、郁垒这般享誉人间,成就不在为师之下。”

话里话外,离意浓浓。

白衣、大势至、文殊、普贤再度伏地跪拜。

“柴熙谨入白衣门下,远离这块是非之地。今日过后,当这四个月是南柯一梦。”弥勒挥了挥手,“去法堂候着,为师稍后就来。”

“师兄要走?”慧明领着烧猪院的和尚围了过来。

“嗯!”弥勒想起燃灯手下的十一道冤魂,嘴角挂满自嘲,“本就不该来。”

“还能再见吗?”慧明心中一颤。

“几位师弟可入灵山修行,千年之后再见。”弥勒把手里的门栓搓成木棒。

“不想再孤零零的过一辈子,只求来世高堂在、儿女全。”慧明轻轻摇头。

“等我回来,一醉方休。”弥勒在罹难僧人衣冠冢前三鞠躬,忆起燃灯肆虐那夜,怒火不断上涌,双眸尽赤,杀气腾腾的朝法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