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个乞讨者:
如果你嫌弃高原,你白雪就把高原施舍给我吧……
人家郑莉对高原的爱是多么得深!白雪从心里自愧不如。
郑莉这十八封信前后跨度长达十年,是不是只来了这十八封信,白雪就不得而知了。从写信的时间上看,这十八封信和白雪的生活脚步紧密合拍。好象写信的郑莉,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
高原被赶走时,写了第一封;高原和白雪中断关系时,写了第二封;白雪违心地和人见面、高原擒拿劫匪、白雪结识古学成、白雪开始和古学成交往、白雪出嫁、白雪怀孕、白雪生产……在这些关键的时刻,郑莉都写来了信件。
父亲的做法,让自己无法张口评论。自己既然不能和高原走在一起,就应该承认现实,主动去为高原重新搭建一座新的幸福桥?自己已经犯下过错,为什么还不主动去弥补?白雪在责问自己。
历史上有名的佳人、才子,往往成为两派敌对势力竞争的对象。他们的下场往往很悲惨:“我得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不能为我所用,谁也别想用上。”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任何一个被竞争的对象,在两个强势集团中间,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自己和高原的这段恋情,成了父亲治家的牺牲品。高原成了白雪的牺牲品。忽然有个声音在耳边响起:这何止是奸诈,简直就是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
藏匿在白雪心头的那份债务,如今加倍翻番。债台高筑,压得她传不过气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