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广眼中盛况空前 铺张挥霍前(2 / 2)

隋唐辽西演义 碛里沙 854 字 2022-05-20

贺若弼也对人说,杨广待启民可汗太奢侈。(贺若弼是隋文帝时期的十大名将之一,早已被闲置。)

杨广听闻,大感面上无光,将高颎、贺若弼处死,将高熲的儿子流放到边疆,将贺若弼的妻子与孩子贬为奴婢。至此,满朝文武深知杨广的最大痛点就是死不认错,永远正确无比。从此,杨广听到的都是歌功颂德言词了。

杨广为证明自己没错,派遣左领军将军长孙晟为使臣回访突厥,收获各部落的点赞,最好能为自己弄个“天可汗”的名头回来。

长孙晟,鲜卑人,生长在权贵世家,是北魏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在隋文

帝时期就多次出使突厥,以善于权谋著称,受到杨素、杨广二代皇帝的重用。长孙晟文武双全,善骑射,连珠箭法独步天下。

早在启民可汗之前,突厥的沙钵略可汗时期,年轻的长孙晟任副手出使突厥,长孙晟能言善辩,深受沙钵略可汗重视,一日一起出游,见二只雕在空中争夺猎物,沙钵略知道长孙晟箭法了的,说道:“你来射雕吧。”长孙晟弯弓搭箭,一箭射穿双雕。一箭双雕的典故,就出自长孙晟这段故事。

同年下半年,杨广举行“天子巡边”,排场巨大,巡至北部边城榆林。长孙晟早早准备,撺掇启民可汗前来迎接,启民可汗召集所部奚、室韦等数十个部落的酋长聚集,以迎接隋帝。长孙晟正身处启民可汗营帐,见营帐前杂草丛生,想要让启民可汗亲自拔除,并让各部酋长看到,使其明白天子的威重。思虑过后,

长孙晟手指帐前的草说:“此根极香。”

启民可汗听闻后说:“殊不香也。”

长孙晟又说:“天子行幸所到之地,诸侯都躬亲洒扫,除清御路,以表示自己的至敬之心。如今牙帐中荒芜,所以说是留香草罢了!”

启民可汗这才悟其本意,拔下佩刀,亲自除草。其余各部族长见后,争相仿效。启民可汗又发命举国就役开御道,西起榆林,东达于蓟,长3000里,宽几十步。杨广听到此事,对长孙晟非常赞赏,对启民可汗也很满意。

(注: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长孙晟、启民可汗都是老谋之人,做表面文章,哄杨广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