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召开内阁会议,提出立刻修建东都洛阳和修建运河,高颎、杨素、苏威等都是朝堂的老臣,明白提议的实质是抓权,当然不能反对。苏威身为主管财政,考虑到缓解财力和人力的负担,提出先建运河,再建东都。
杨广顿时拉下脸来,说道:“先皇开创我朝,励精图治,各位大臣勤勉,我朝疆土和人口都远超历朝,如此昌盛,怎能说负担不起。再说,早一天建成东都和运河,就能早日获利,到时政令畅达,商业繁茂,税收增加,如此利国利民的大事,岂能拖拖拉拉。”
苏威被说的哑口无言,只能连连称是。
杨广令杨素负责修建东都,高颎负责修建运河---通济渠(由洛阳到杭州入长江),苏威提供所需财力,三位务必尽心,争取早
日完工。
三人不敢怠慢,一份份政令从上往下层层传达,各级府衙立即行动起来,征用徭役,调配物资,轰轰烈烈大干起来,杨广看到眼下的大臣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要求忙碌,感到心情舒畅,意气风发。
605年,杨广宣布开创新时代,年号为大业元年。
杨素全力赶建,不到一年,就将东都建成,杨广随即下令迁都洛阳(606年)。
杨广借迁都之利,开始调整机构,重新任命官员,架空高颎、杨素、苏威等旧臣。
杨素督建洛阳都城完工后没多久,眼见杨广倒行逆施,无力劝阻,不久病倒了,杨素卧病在床的时候,杨广常派一些有名的医生前去诊治侍候,然后就问医生杨素的病情,看似关心,实则盼他早死。
杨素知道自己的名望深受皇帝忌惮,自己不死,所有相关的人都受牵连,自己越早死去,自己以前对杨广的好,他就忘掉的越少,自己的亲朋得到的余荫就越多。于是,杨素暗中不再吃药,仅病了一个多月,就病逝了。
606年(大业一年)8月,杨素病逝,享年
62岁。果然,杨广追赠杨素为光禄大夫、太尉公及弘农、河东、绛郡、临汾、文城、河内、汲郡、长平、上党、西河等十郡太守,谥号“景武”,赐给他载丧的鍂车、为他执斑剑的仪仗四十人,以及鍂车前后的仪仗队和乐队,还赐给谷子小麦五千石、织物五千段,派鸿胪卿专门监督办理丧事,并且下诏书表示哀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