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斌扳起手指头,数了起来:“国外的比特币、亚马逊币、Facebook币,国内的QQ币,都属于此类。”
“在我看来,搞虚拟电子货币风险很大。”袁瑞朗说,“搞不出影响则罢,真弄出点动静,会面临异常严厉的政策监管。像比特币早期只是在线商户使用,后来线下实体商户也开始接受,还有兑换的比例。但虚拟货币可能对货币体系产生冲击,有些国家直接宣布其非法。”
袁瑞朗又说:“互联网金融的第四种模式,就是互联网金融门户。金融企业直接在互联网平台上销售产品,比如淘宝理财之类,客户通过网络查询、了解、购买各种理财和保险产品。与原来的线下购买相比,网络理财、保险更加便捷、透明,门槛也相对降低。”
方玉斌摇了摇头:“这种模式没什么意思,说白了,就是传统金融企业在网上开个淘宝店而已,把线下交易搬到线上。”
袁瑞朗微笑着说:“所以,我也只是说说而已,没打算去做。”
方玉斌问:“你说了四种互联网金融的模式,都被一一排除了,那你究竟打算做什么?”
袁瑞朗笑着说:“互联网金融大致有五种模式,我排除了四种,自然是做最后一种了。”
“你说是P2P金融?”方玉斌问道。
“没错。”袁瑞朗点头说,“咱们都知道,P2P的英文是Peer-to-Peer,就是个人对个人,P2P金融指个人与个人间的小额借贷交易。这种模式的本质其实就是一个互联网平台,通过网络一端对接有小额借款需求的人,一端对接有理财需求的人。拆成两半就是一个理财平台加上一个小额贷款平台。”
袁瑞朗又说:“过去,小微贷款因其成本过高让银行敬而远之,但是在互联网时代这一切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有效的技术手段为满足庞大普通个体的金融需求提供了可能。银行不愿意做的事情,P2P金融可以去完成。目前,全世界最成功的平台是美国的Prosper。我的目标,就是创建一个中国的Prosper。”
袁瑞朗越说越兴奋:“众所周知,中国的中小企业一直被借贷难所困扰,而中国的储蓄额又是天文数字,这就说明,民间财富找不到一个适合的投资渠道。最后,大量热钱只能涌向房地产,弄得房价虚高,天怒人怨。做P2P金融,就是要把巨额民间财富引导向真正有需求的产业。”
方玉斌不否认,P2P在中国有广阔前景,但他也不同意袁瑞朗这样自我吹嘘,无限拔高。仿佛自己创建一家公司,就能把高房价、实业疲软这类经济顽疾都给解决。方玉斌提醒说:“P2P金融最近很火,国内进军互联网金融的企业大多也选取这种模式。但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准入门槛太低,以至于鱼龙混杂,有些平台注册资本几十万,结果竟吸纳好几亿资金,完全是非法集资,庞氏骗局;第二,美国的Prosper之所以成功,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完善的信用评级机制的基础上,在美国,欠钱不还的成本很高,但在国内,你把吸纳的钱放出去,真碰上有人不还钱怎么办?”
“如今进入这个行业的,的确良莠不齐,但我能和他们比吗?”袁瑞朗显得信心十足,“有些人说白了就是进来圈钱的,市场大浪淘沙,他们终究会现出原形。而我是实实在在想做事。”
袁瑞朗接着说:“针对你提的问题,我早就想好了解决之道。没错,中国的国情与美国不同,不能照搬人家的模式,我们不可能像Prosper那样,做一个纯粹的平台,不介入到交易中,任由出借和借出方直接交易。我必须把商业模式做‘重’,不仅要提供像国外P2P公司那样的服务,还要通过线上、线下等手段去获得客户的信用评级,做产业链上多个环节的事情。”
“主动把商业模式做‘重’,可是经
营企业的大忌。”方玉斌质疑道。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袁瑞朗说,“面对中国的国情,只有先做‘重’,才能获得持续竞争力。你说的只是常态,但做企业,岂可拘泥于常态?一来就想像Prosper那样,当个甩手中介,哪有可能!”
《无敌从献祭祖师爷开始》
方玉斌说:“如今做P2P金融的很多,你有什么制胜法宝?我记得之前在荣鼎,你曾经说过,面对正在找投资的创业者,要让他直接说出来,市场中这么多企业,为什么要投钱给你?”
“这话我说过。”袁瑞朗哈哈大笑,“但你记得吗,我还说过一句,投资就是投人!如今做P2P的很多,有些富二代,找老爸要个几百万,也能鼓捣出一个P2P平台。但他们能和我比吗?说到在金融圈的资历、能力、人脉,市面上那些P2P的老板没一个能和我比。”
袁瑞朗说:“仅仅半个多月,我已经筹到了3000多万的启动资金。有家宁波的生物科技公司老板,当初靠着我的投资做大,如今资产好几个亿了。我去找他投钱,还让助理连夜写了份计划书。结果人家把计划书往旁边一扔,说就凭‘袁瑞朗’三个字,立马投1000万进来。”
“新公司由你掌舵,投资人当然可以放心。”方玉斌恭维了袁瑞朗一句,接着话锋一转,“但公司光靠一个人撑不起来,下面的管理团队找好了吗?”
袁瑞朗说:“班子基本搭起来了。行政总监由之前我的秘书担任,这小子跟了我多年,也历练得差不多了,可以挑大梁。技术总监是从北京一家IT公司高薪挖来的,清华的硕士。还有财务总监,是从一家外资银行跳槽过来的。人家在国有银行、外资银行都干过,是放贷方面的专业人才。对了,她是一个大美女,回头介绍你们认识。如今高管团队里,只差一个CEO了,这个位置,我可是特意为你留着呢。”
“谢谢!”方玉斌微微一笑,接着又岔开话题,“3000万启动资金,应该差不多了吧。平台打算什么时候上线?”
“先不急。”袁瑞朗摆了摆手,“对于许多P2P平台来说,3000万何止差不多,简直绰绰有余。有人拿个几百万,也能整出一个P2P平台,无外乎租间办公室,弄个网站,再招一帮业务员拉生意。我能像他们那样吗?要干就得正儿八经干出点模样。最近,我还在想方设法筹集资金,等自有资金达到5000万,平台才正式上线。总之,咱们是高投入、高起点,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在整个行业确立起标杆地位。”
袁瑞朗投来殷切的目光:“怎么样,咱们联手干一场?”
方玉斌眉头微皱,双手叉在胸前,陷入了沉思。袁瑞朗只当他在认真思考自己的建议,也没再多说,只是耐心地品茶。
个人的进退去留,并不在方玉斌思考范围内。星阑资本已经上路,在那里,自己是能够主宰乾坤的一把手,没必要到袁瑞朗这儿屈居其下。他所权衡的,却是袁瑞朗雄心勃勃的计划是否值得自己关注与投资。让投资公司的钱趴在账上,无异于把产品积压在库房。方玉斌自然要四处寻找具有潜力的项目,如火如荼的P2P金融会是一座金矿吗?
在投资行业打拼多年,方玉斌早已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他观察一家公司,通常会从三方面着眼:一看行业,二看团队,三看模式。此刻,他正按照这套逻辑,审视着袁瑞朗的公司。
首先说行业。P2P金融这种热门概念,无疑能符合标准。投资公司的钱都喜欢跟风,这里面有两个原因。其一,世界上傻瓜不少,但不可能所有人都是傻瓜,集体失聪毕竟是小概率事件。所有人都看好的行业,必定有其原因。其二,在眼球经济的时代,只有关注度高的行业,才会出现高溢价估值。无论出售还是上市,投资公司的钱总归是要套现的,既然如此,当然希望溢价更高、更快。
其次是团队。方玉斌有一个原则,两家类似的创业公司,一家的老板是从摆地摊逐渐做大的,另一家是大企业高管辞职后自立门户,他通常更倾向前者。能把小生意做大的人,一针一线计较惯了,别看这些人文化不高,心思却细如发。大企业的高管,尽管具有人脉、见识的优势,却难免大手大脚,好高骛远。说到底,给自己做事与替别人打工,两者大不一样。最怕的是那些高管的脾性没改过来,还把自己的钱当老板的钱花。
正是出于这个因素,袁瑞朗并非自己心中最理想的人选。但除此以外的其他方面,袁瑞朗团队的确胜人一筹。P2P金融在国内是新生事物,说到经验,所有人都是零。能与P2P金融沾边的,大概就是投资公司与银行了,毕竟都属于金融行业。袁瑞朗的才干有口皆碑,他还延揽了银行界的专才,这种团队组合,算得上国内P2P行业的最强阵容了。正如之前投何兆伟的梦剧场,直播是个新生事物,谁都没尝试过,但梦剧场毕竟做视频网站出身,算是离直播最近的行业。虽不相同却可相通,一旦转轨就比那些纯粹的新手多出几分优势。
抛开感情因素,对袁瑞朗这个领军人物,方玉斌能打70分,对团队,他可以打到90分。但愿袁瑞朗的聪明能弥补掉短板,团队的协作可以把专业优势发挥到极限吧。
最后是模式。如今做P2P金融的公司很多,你的经营模式有何与众不同之处?吸储、放贷怎么做,中间的风险控制如何把握?所有这些,都需要更详尽的说明。
方玉斌重新开口:“你让助理写好了计划书,结果宁波那位老板看都没看。这份计划书还在吗?给我看看。”
“可以。”袁瑞朗一边说一边从皮包里掏出文件,“这段时间我在谈投资的事,计划书一直揣包里。”
这些年,袁瑞朗看过成千上万份投资计划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一次由他操刀的计划书,果真非同凡响。格式精美规范,仅有十多页,绝不冗长。翻开第一页的目录,每一个小标题都直戳要害。
“我回去认真看一遍计划书。”方玉斌说道。
袁瑞朗点了点头:“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方玉斌知道对方误会了自己,赶紧解释说:“加入新公司,目前我还没有这个规划。我说的答复,是投资这家公司。”
袁瑞朗这一惊吃得可不小:“投资?你是说荣鼎来投资?”
方玉斌微笑着说:“你刚才不也说了,我如今是被排挤的对象,哪儿还有决定投资的大权。”他接着说:“不过我会联系一家有实力的投资公司,尽快给你答复。”
袁瑞朗诡异地笑起来:“玉斌,你是不是已经找好下家了?”
方玉斌端起茶杯:“时候到了,再直言相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