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玉斌只好说:“既然你哥要来,我肯定去。”
“那就说定了。”苏晋开心地说。
星期六下午,方玉斌与苏晋一同来到音乐馆,参加一场古典诗歌朗诵会。这类朗诵会远没有流行歌手的演唱会受人追捧,听众席空着位置。入座后,方玉斌说:“你们家真是书香门第,你哥大老远赶来上海,就为了听一场朗诵会。”
“那是当然。”苏晋得意地笑起来。
“你哥人呢?”方玉斌问。
苏晋说:“他这会儿有事,还在后台。刚才他给我发了短信,说朗诵会结束后,再和我们见面。”
朗诵会的水准很高。登台朗诵者都是久负盛名的老艺术家,此外,作曲家还以诗词文句和朗诵者的声音为素材,专门创作了音乐作品,由国内顶级交响乐团同场演奏,使得诗与乐浑然一体。
身为古典文学的爱好者,方玉斌很快便陶醉其间。他甚至有些庆幸,如果不是苏晋的邀约,错过这样一顿艺术大餐未免可惜。唯一令他觉得美中不足的是,整场朗诵会选取了太多苏东坡的作品。不是说苏东坡的文章不好,而是中国古典文学实在耸立着太多高峰。一代代文豪们朝辞白帝、夜泊枫桥、暮投石壕、晓汲清湘,还有他们笔下的千里莺啼、万里云罗、百尺危楼、一春梦雨,无论哪一篇,或许都配得上“孤篇盖全唐”。
朗诵会结束,苏晋领着方玉斌来到前排。苏浩热情地将手伸向方玉斌:“这就是玉斌吧?你好,我是苏浩。”
“你好!”方玉斌说道。
苏浩说:“刚才不好意思,忙着在后台处理一点事,没顾得上招呼你。这会儿空了,走,咱们去外面坐会儿。”
苏晋噘起小嘴:“哥,你怎么连自己妹妹都不理,先去招呼外人?”
苏浩呵呵笑起来:“什么外人?你不是告诉我,很快就要成一家人了吗?”
苏晋脸上浮起一道红晕:“哥,你怎么净胡说!”
三人正朝外走,一名西服革履的男子凑了过来,一脸堆笑着说:“苏总,朗诵会的效果,你还满意吧?”
苏浩点头说:“不错。”
这名男子说:“按照你的要求,我们专门选取了多篇苏东坡的作品。”
苏浩客气地说:“谈不上要求,只是个人建议而已。怎么样?其他观众不会觉得东坡的作品太多了吧?”
“不会,不会。”这名男子说,“刚才我问了几名观众,他们都对苏东坡的作品最满意。”
“那就好。”苏浩笑起来。
男子又说:“这次朗诵会,多亏了你的赞助才圆满落幕。只不过,费用比起初的预算超了点儿,主要是音乐馆的租金上涨,还有几位老艺术家的来回机票超支。原本说,艺术家本人坐头等舱,他们的助理就坐经济舱。可有几位艺术家的助理,坐的也是头等舱。”
“这都是小事。”苏浩说,“你直接和公司财务联系吧。就说是我说的,让他们实报实销。”
“好嘞。”对方笑逐颜开。
方玉斌看出来了,苏浩应该是企业的高管,这场朗诵会也由这家企业出资赞助。因为苏浩本人喜爱东坡,举办方在编排节目时才投其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