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地心人和地心空间 求(1 / 1)

数字重生 挂印封歌 1794 字 2022-05-19

“不过,这些和地心空间有啥联系呀?”

汝娲转了一下眼珠,噘起了小嘴。

“别着急呀,继续往后看。”

噎噎又给汝娲的悬浮屏发送了一些资料。

过了一段时间后,地球又将遭遇一个新的天体撞击事件——

这次不是小行星,而是一颗彗星。

据当时的科学家推测,将有一颗拖着八千万公里大尾巴的彗星和地球正面相撞。

这彗星不像小行星好对付。

大家知道,彗星就是一个“脏雪球”。

它的质量、密度都很小,成分大多是水、氨、甲烷等冻结的冰块和夹杂着许多固体尘埃的粒子。

这样一种结构,不能用女娲的三维立体打印机打印出来的发动机来解决。

它是个松散的雪球,动力引擎无法牵动它而改变它的运行轨迹。

那有人会说了,不就是一个软沓沓的“脏雪球”嘛!

砸下来就砸下来吧,能把地球咋地呀?

可问题没那么简单!

这个软沓沓的“脏雪球”在穿过地球大气层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摩擦。

这个过程会发生剧烈的燃烧,分解成许多碎片。

这些碎片会变成一千多块陨石砸向地球。

这陨石雨可不像我们观测天文奇观那样好看。

每块陨石速度为每秒6公里。

击中地球,将产生相当于一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时所产生的能量。

好多大城市都会瞬时毁灭,海洋也会被引发毁灭性的海啸,使众多生物灭绝。

面对即将降临地球的新灾难。

女娲带领飞天社的机器人专家开始寻求新出路,试图为人类在银河系寻找新的家园。

经过缜密分析,他们在距离地球100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气态星球——重黎星。

这个星球有一个三十公里厚、一万公里宽的光环。

光环面漂浮着众多体积为几立方米到几千立方米的小岩石块。

这些小岩石块是最适合建造人类繁衍生息场所的地方。

选中重黎星后,女娲带领飞天社组成机器人专家团队,启动了“数字重生”工程。

这个工程首先要通过一束特殊的光线作为媒介。

向重黎星的光环发送指令。

在光环的那些小岩石块,利用“粒子融合技术”,以这个光环的资源制造出三维立体打印机。

再用这台打印机打印出不同的机器人个体。

根据计划,地球有多少人口,就制作出多少机器人。

机器人制造完成后——

女娲再利用“远程数字传输技术”,把地球所有人口的意识体通过特殊光线,传输到重黎星的光环。

每个人的意识体分别复制到已经做好的机器人身。

从而完成地球人“大搬家”。

“这真是个伟大的工程。”

汝娲看着这些资料,噘着小嘴,微微点着头:“那,地芯集团的集度在干什么?”

“你听我说呀。”

噎噎喘了口气:“女娲本来是想把地球所有的人口都搬家到重黎星的。”

“结果呢?”汝娲的长睫毛扇乎着。

“可是,以地芯集团的集度为代表的富人和政客们不干了。”

“为啥呀?”汝娲睁大了眼睛。

“他们说呀,这样的话,到了重黎星后,他们就和平民一样了。”

“人人平等,不是很正常吗?”汝娲噘了一下小嘴。

“他们说,那样的话,他们拥有的财富和地位也都烟消云散了,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自私!”汝娲咬了一下下唇。

那些曾经参与买“诺亚方舟”船票的人,在集度的带领下,拒绝了女娲的好意。

他们不同意收集、储存他们的意识体,而是主张重新改造“诺亚方舟”。

他们是想用“诺亚方舟”把这些精英人群运送到一个和地球一模一样的“类地星球”。

然后利用这些精英人群的基因,通过“基因复制技术”在新的星球短时间内复制出更多的人类。

他们想再造一个“新地球”。

但他们研究发现,离地球最近的“类地星球”也有一百光年的距离。

这样,即使是他们利用最先进的“星际空间传输技术”,“诺亚方舟”的速度也不会超过光速。

这就意味着,用飞船把这些“精英”运送到最近的“类地星球”,需要一百年以的时间。

而他们的寿命在身体还没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就已经终结了。

面对汝娲的“数字重生”工程已成功启动并进展顺利,集度不甘心失败。

他带领地芯集团的团队开启了另一个工程——“地心救赎”工程。

地芯集团本来是靠地球采矿而发家的。

他们大部分产业在地下。

基于这一优势,他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地球深处。

计划在地表以下十七公里的地方挖掘一个超大洞穴,把那里建设成地下城市。

大家知道,地壳的平均厚度是十七公里。

而最厚的地方有七十公里厚,就在青藏高原那里。

于是他们把地下城市的位置选在了青藏高原的最北端。

出入口就在现在艾肯泉的位置,当时只是个沙坑。

之所以选在地壳最厚的位置,是因为他们怕把地壳挖透。

那样的话,地幔里的高温岩浆就会流进来,使这个地下城市毁灭。

十七公里厚的地壳确实保护了地下城市。

使其免于彗星大碰撞带来的灭顶之灾。

但有个不好的消息也随之传来——

坠落的陨石把地下城市的出入口封死了,变成了一口泉眼。

后来人们叫那里艾肯泉。

这样,他们就再也无法回到地面了。

“集度他们被封闭在地下了?那不等于被埋葬了吗?”汝娲睁大了眼睛说。

“不,他们没有被埋葬。”

噎噎说:“其实这对他们来说也是幸运的。”

“幸运?”汝娲噘着嘴,大眼睛乱转。

“是的,是幸运。”噎噎翻看着资料。

他继续说:“彗星碰撞了地球,地表所有的人类建筑都被摧毁,生命也几乎灭绝。”

“没有幸免的吗?”汝娲皱了一下眉头。

“也有一些人,因为正在地下矿井中作业而幸免于难。”

“他们好幸运啊!”汝娲双掌合十。

“可是,碰撞产生的各种宇宙射线的辐射,使这些幸存者产生了基因变异,智商严重下降,变成了原始人。”

“什么?原始人?”汝娲睁大了眼睛。

“这些原始人经过几亿年的进化,才变成现在地球人的样子。”

“哦?我们原来是那些幸存者的后代。”汝娲咬了一下下唇。

“而集度他们,由于被封闭在地下,基因倒免遭了射线辐射的伤害……”

噎噎顿了一下说:“他们成了智商最高的地心人,把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保留了下来。”

“那,他们不应该叫地壳人吗?怎么叫他们地心人?”

“哦,最初他们是在地壳洞穴中。可后来……”

“后来怎样?”汝娲想知道下文。

“后来,他们却总向地心方向挖掘,寻找生存资源,一不小心挖穿了地壳,地幔的岩浆就涌进了洞穴。”

“糟了,他们哪里承受得住那么高的温度呀!?”

汝娲攥着小手说:“地幔的温度可是在一千到两千摄氏度的,最高还能达到三千摄氏度。”

“理论是这样。可他们却在地幔中发现了一种新物质。”

“什么物质?”汝娲问。

“这种物质叫树脂蜡类铁镍合金。”

“树脂蜡类铁镍合金?”汝娲噘着小嘴,求知欲很强。

“对,就是这种物质。”

噎噎描述着这种物质:“树脂蜡类铁镍合金像一种膏体,能任意变换形状。”

“合金?能任意变换形状?”汝娲感觉令人难以置信。

“但它受到冲击力时,却比金刚石还坚硬,能承受三百五十万个大气压。”

“好奇怪的特性。”汝娲皱了一下眉头。

“而它最大的优点是,能耐热且隔热,即使是六千摄氏度也融化不了它。”

“哦?你的意思是说,这种材料,正好给地心人做外衣用?”汝娲咬了一下下唇。

“聪明。有了这样一个外套,地心人就不怕地下深处的高温和强大的压力了。”

“他们因祸得福了!”汝娲噘了一下小嘴。

“于是,他们逐渐地向地核进发,冲击地心。”

●新书启航,求收藏,鲜花,月票,评价票!这里跪谢了~~~~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