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6 马派的潇洒写意,余派的苍凉悲(1 / 1)

这段话,已经让观看向往的许多观众不淡定了!

两岁学戏,这是什么概念!

于是弹幕,再一次沸腾。

【两岁学戏,这货学了二十六年?】

【这有人信,里都不敢这么写的吧!】

【然而事实就是大家都信了,何老师黄小厨他们也信了啊!】

【你告诉我,这还不是剧本?】

【呵呵,就知道剧本,哪只眼看出来是剧本了,那个老琴师像是演出来的?】

【我也觉得不是剧本,老头说了,唱念做打,四门功夫,意思这个向小园只凭借其中的唱,就能火呗?】

【有人觉得好听么?】

【不仅难听,而且还听不懂,还是等李梦坤吧……】

【………………】

向往直播中,老爷子的家中……

虽然弹幕对向小园说的话,大多都是持着怀疑的态度。

不过老琴师和其他几个向往的嘉宾,却对这些话深信不疑。

尤其是老琴师。

自从知道刚刚那段戏是向小园唱的,态度就发生了180度的大反转。

似乎有好多话要和向小园说。

而黄小厨和何炯等人,更多的则是想着关于重新搭建戏台的任务。

不过老琴师看去此时兴致很高。

大家暂时也就没有开口。

老爷子笑着请大家吃槟榔。

虽然这个东西在当地比较流行,不过向往的众人并不太感冒。

因此还是喝茶比较多。

“有点可惜啊……”老琴师笑道,“空城计这出戏,传唱度最多的,可不是刚刚那一段。

我方才也是急着出门,看看到底谁唱的……”

向小园秒懂老琴师的话,接茬道,“确实。

《空城计》这出戏,最有名的唱段是接下来的‘我正才城楼观山景’。”

老琴师道:“哎~~~现在的年轻人基本都不懂这些。

能遇到你这么年轻的角儿。

也不枉我学了半辈子的弦儿。

梨园行能培养出一个像你这样的角儿,可真不容易。”

说着。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二十年前,四小须生,那可是名满梨园行。

尤其是为首的箫源。

余派老生唱的那叫一个地道!

可二十年之后呢,四小须生。

一个没过倒仓期,唱不了了。

两个本事和身段大不如从前,二路子都唱不了。

最后一个,也最让人可惜,就是那个箫源,毫无音讯。”

向小园轻轻一笑,这次没多说什么。

反倒是好奇宝宝紫枫,她似乎对戏挺感兴趣的,“冯爷爷,二路子什么意思?”

老琴师回答道,“二路子,就是配角。

一般给主角作配,但二路是仅次于主角的配角。

硬二路就是作为二路但是有硬里子,自身功底得好。”

黄小厨这个时候,也插了句嘴,“老爷子,你说的那个箫源我好像有点印象。

我附近几个老人,天天在说这个京剧神童。

那是真的红!”

约摸是感受到了众人疑惑的目光,黄小厨接着解释道,“反正只要是喜欢听戏的,基本都知道这个孩子……”

“是啊……可惜了……”老琴师说着,看了眼向小园,“如果你不是唱马派的,我都以为你是那孩子长大了呢!

多好的苗子……

不应该叫苗子了。

五岁艺纵,少年成名!

八岁的时候就已经成角儿了。”

很明显。

蘑菇屋的家人们,并没有把老琴师口中的箫源和向小园想到一块。

但王康裕这边,十几个老戏迷却已经吵翻天了。

向小园刚刚那段唱的好么?

确实是好,十几个老头,叫好叫的嗓子都快冒烟了,能不好么?

但这帮老头子,可都也没听够啊!

就像老琴师说的那样。

空城计戏迷们最喜欢听得是“我正在城楼观山景”这段。

这段节奏更快,也更考验角儿的本事!

不过除此之外,更让他们纠结的是一个新的问题!

是啊!

这箫源以前是唱余派的,这怎么改唱马派了?

虽然这马派潇洒,但有些老戏迷却更捧这余派!

余派老生。

有个提溜劲的说法。

说的是发音位置高,有脑后音。

嘴吧皮子功夫很强,嘴皮子用力,不是满口腔都散开有音。

比起马派老生的活泼和潇洒,余派更加唱腔更加激越挺拔,刚柔相济,富有弹性!

听起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韵味清醇!

也是因为这些特点。

比起马派适合唱偏书生气质的老生戏。

余派,更适合唱一些苍凉悲壮的老生剧目!

《击鼓骂曹》、《搜孤救孤》、《定军山》等等,都是余派的经典戏……

五一看书天天乐,充100赠500VIP点券!

(活动时间:4月30日到5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