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的这几名要好的同窗,怎么也没想到他会这么厉害。
“张羽,你也太厉害了,我题目都没有做完。”
“好在考试前一炷香的时间,分发试卷的寺人提醒了,不然最后拿到策论我都没写。”
“是的,很多题目太奇怪了,也太让人纠结了。”
张羽点了下头,表示认同。
有些题目确实很奇怪。
一名同窗问道:“有一道题,让我们选择最喜欢的天气,你们选的是什么?我选的是下雪。”
其他几名同窗,纷纷开口了。
“我选的是下雨天。”
“我选的是刮风的天气。”
“没人选起雾的天气么?”
“张羽,你选的是什么?”
张羽也没有瞒着这些人,笑着说道:“我选的是雷电天气,你们不觉得雷电是这些天气中,最心生畏惧的天气现象么?”
闻言,这几人都愣了下。
你还别说,经过张羽这么一提醒,众人还真觉得是那样。
所有的选项之中,唯有雷电最是犀利,也是最让人生畏的天气。
不过由于这些奇怪的选择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因此他们也不在意这个。
最让人在意的是最后拿到策论。
“张羽,策论的三个主题,你选了哪一个?”
“政治。”
“是么?我选的也是政治。”
“我选的民生,看来应该很少有人选经济吧?”
对于最后说话的那名同窗的话,除了张羽,其他人都点头表示认可。
政治无需多说,民生对应百姓,这个主题,应该会有很多人选择。
至于经济这个主题,实在是不符合读书人的品位。
一直以来,不与民争利,商人逐利,士农工商……
这些思想都深深刻在所有人的骨子里。
张羽看了眼这几名好友,说道:“我觉得三个主题都很重要,民生是基础,政治是前提,经济是保障。”
“三者缺一不可,三者也应当是互相依存的,互相促进的。”
张羽又多说了一句:“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但是商贾能给国家带来活力。”
张羽的这三句话,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置信。
他的这些同窗好友,很难相信,这种话能够从张羽的口中说出来。
就算是张羽来自底层家庭,但成为读书人之后,也不应该往商贾上面去靠近啊?
看到这些好友整齐划一的反应,张羽开口说道:“难道你们忘了?”
“王上那天在城外安置难民的空地上,和百姓们面对面交流,今天考试的三个主题都涉及到了。”
张羽继续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王上率先提出科举制度设想,然后直接宣布商税降低,要成立自由贸易区。
最后王上,才把几个农民叫到跟前,说了官学的问题。”
听到这话,一众好友都皱眉沉思起来。
张羽笑了笑,说道:“都是作为官员,陪伴君王左右,要学会察言观色。”
“我认为,王上把经济发展问题放在官员录用后面,就足以说明经济在王上心中的地位。”
“诸位,王上作为千古名君,想要在王上手底下成为官员,就必须思考王上的想法,认同王上的想法。”
听到这里,这几名好友都沉默了。
突然这时,背后传来一个声音。
“这位兄台的一番言论,太贴合我的心意了。”
张羽转过身,就看到一位白色儒衫的俊逸青年,正笑着看着他。
青年拱手一礼:“在下司马钦。”
张羽连忙回礼:“在下张羽,见过司马兄。”
司马钦笑着说道:“张兄刚才的那番话,我是完全认同的,尤其是经济是国家的保障这句话。”
“在下的策论方向就是讨论海贸的重启。”
闻言,张羽眼睛一亮,说道:“考试期间,我也有想写海贸这个想法,但最后还是改变了想法。”
司马钦好奇的问道:“张兄觉得开启海贸也可以促进国家经济?我认为海贸的开启可以和自由贸易区结合。”
听到这话,张羽有些激动地说道:“司马兄,我们两个人的想法基本如出一辙。”
于是,张羽和司马钦两个人,就旁若无人的开始谈论起来。
两个人就好像是知己一般,聊天的范围,也开始从政治转向其他的方面。
在相谈的过程中,两人也彼此了解了一下家庭背景。
张羽不用多说,司马钦来自齐国,家里是武学世家。
没错,司马钦来自武学世家。
张羽一开始有些震惊,然后又释怀了。
谁说武学世家,就不能出一名读书人?
对于张羽,司马钦也没有嫌弃他,反而很佩服他。
在司马钦看来,张羽这样的家庭,能够走到今天这个地步,真的很厉害。
张羽的那些个同窗好友,看着两人相谈甚欢,只能尴尬的站在一旁。
这就好像两个学霸在那里讨论高等数学,其他那些学习成绩不好的站在一旁,就只能干看着了。
最后,司马钦邀请张羽去他家居住。
因为司马家已经搬迁来到了金陵。
对此,张羽也没有拒绝,和几名好友说了一声后,就和司马钦有说有笑的离开了。
平阳坊,司马府。
司马钦带着张羽刚走进去,一名身穿素白色锦衣的女子,迎面走了过来。
“大哥,你考完啦?”
司马钦笑着点了下头。
女子紧接着问道:“你见到王上了么?”
司马钦面色有些不自然的回道:“没有,考试怎么可能见得到王上。”
闻言,女子就有些许失望。
司马钦没有理会女子的表情,开始给张羽介绍:“这是家妹。”
张羽礼貌的行了一礼:“见过姑娘,在下张羽。”
女子微微颔首,也没说什么,直接带着丫鬟跑了出去。
司马钦尴尬的说道:“家妹生性跳脱,偏偏家父疼爱得紧。”
张羽微微一笑,表示理解。
……
王宫,御书房。
陆少君将一份选择题答案,以及简答题的参考答案,递给了常德。
“你把这两份答案贴在景阳大街。”
老太监接过答案,低声问道:“王上,政事堂那边派人来询问,需不需要安排官吏批改试卷?”
陆少君摇头说道:“不用,试卷的批改,寡人自会解决。”
闻言,老太监也没说什么,躬身退出了御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