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安静了好一会,刘世昌才率先开口说道:“微臣认为科举制度有利于稳固汉国之本。”
郑百川也接力说道:“微臣也是这么认为的。”
王知节也不甘落后,开口说道:“为了支持王上举办科举考试,微臣愿意出十万两资助。”
听到这话,刘世昌和郑百川都连忙表示,也会各自出十万两赞助。
看着三人这么积极的表现,陆少君都有些恍惚了。
不过既然有人出银子,那么他自然是欣然接受了。
想着从这三人身上捞了这么多油水,陆少君就觉得应该给这三人一颗甜枣。
“三位爱卿如此大义,寡人都记住心中。今晚寡人在宫中设宴,三位爱卿一定要来。”
这颗甜枣的分量确实足够大,王知节三人满脸笑容的离开了。
看着三人离开的背影,陆少君便把一份折子递给了老太监。
“常德,把这份诏令颁布全国吧。”
老太监接过后,就拿着折子离开了。
其实,陆少君很早就想执行科举制度,奈何施行的阻力太大了。
现在有蓬莱仙岛在前面顶着,加上作为世家代表的王知节三人被迫同意了,那么陆少君就没有顾虑了。
除了科举制度,工业园区那边也该加大马力了。
景阳大街是连通王宫以及金陵城门的一条街道,也是金陵城最长最宽阔的街道。
从早到晚,这条街道都是人满为患。
张贴告示的地方,平时很少人关注,除非是有新的告示要张贴。
这不,朝廷的官吏骑着马过来后,周围的百姓就开始有意识的靠过来。
“来新的告示了。”
“也不知道这次会颁布什么诏令。”
“我觉得很有可能是要开一个自由贸易区。”
“不知道,过去看看吧。”
“……”
随着百姓越聚越多,突然从前面传来阵阵惊呼声。
很多不认识字的以及没太看清告示的百姓,连忙问道:“有什么大事么?说说看啊。”
前面,一名读书人满脸通红,大声的说道:“王上颁布了新的官员录用制度。
从今天开始,任何人,不论身份,想要入朝为官就必须参加科举考试。”
另一名读书人也站出来激动的喊道:“今年十月份,将在金陵举办第一次科举考试。
所有具有秀才功名的学子,不论是否汉国人士,都可以参加。考试通过后,将统一安排任用。”
听着这两名读书人兴奋的呐喊,百姓们都愣住了。
意思是从今往后,想要入朝为官,再也不用去求那些世家和朝中大员了?
想到这里,很多读书人,尤其是寒门子弟一边大笑一边大哭,整个人就像疯了一样。
不过周围的人都明白,这是喜极而泣。
这时,另外一名读书人开口说道:“对于距离金陵遥远的州郡,王上会在每个州郡设定机构提供路费。”
“同时,王上下令,对于前来金陵赶考的学子,沿途的官府以及驿站机构有义务提供帮助。”
这名读书人继续说道:“对于其他三国的学子,只要来到金陵参加科举,都会事后补偿相应路费。”
说完,这名读书人猛然高声道:“王上万岁。”
“王上万岁,王上万岁……”
一名读书人开始呐喊,那么就有无数的百姓跟着一起呐喊。
街道一旁,一辆豪华的马车缓缓驶过。
郑百川将车帘放了下来,看向马车中的王知节和刘世昌。
“科举制度对我们世家的冲击力,确实有些大。”
刘世昌眉头轻皱道:“确实有影响,不过目前还不大,等到免费官学完全铺开,影响才会逐渐显现。”
王知节笑了笑,说道:“所以这几年,我们要尽可能保持住我们的优秀,例如书籍。”
“只要不能实现书籍自由,那么我们世家就会掌握一定的话语权。”
闻言,刘世昌和郑百川都笑着点了下头。
这话确实没错。
书籍印刷制作的成本那么大,就算是有免费官学,教学范围之内的书籍,官学可以提供。
但是教学之外的书籍呢?
朝中官员那个不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只掌握那么一点知识,也没有什么用。
与此同时,金陵城外正在修建的工业园区。
一处刚修建好的作坊中。
几名工人将制作好的活字版拿了出来。
工坊的负责人笑着说道:“王上,这是按您的要求制作好的活字版。
工坊这些天,也使用过活字版印刷过书籍,印刷速度有了大幅提升。”
陆少君走上前,开始仔细查看这块活字版。
一旁的江诗婉,也是上前一步,美眸中满是好奇。
陆少君看向几名工人,说道:“你们给寡人演示一遍印刷过程。”
听到吩咐,那几名工人利索的开始印刷。
他们快速的找出需要印刷的活字,然后一顿操作之后,一句“王上万岁”就出现了。
陆少君满意的点了下头,“还不错,加大活字的制作,几乎要涵盖所有的常用字。”
活字印刷术是必须要拿出来的技术。
这可是四大发明之一。
虽然很多东西可以通过现实世界输送过来,但是将知识传播过来,才是最有意义的。
陆少君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个时代的思想给激发出来。
活字印刷术工坊视察完毕之后,陆少君开始去视察别的工坊。
以后这个工业园区,可是会成为整个汉国的发展根源之地。
当一项项技术从这里出去,那么汉国也会逐渐腾飞。
身边跟着的江诗婉,小脸写满了好奇。
或许是终于忍不住了,她才小声的说道:“王上,这里面的作坊都好奇怪呀。”
陆少君顺着她的视线看去。
一个高耸的高炉。
陆少君笑着解释道:“这是炼铁的炉子。”
闻言,江诗婉张大了红润的小嘴:“炼铁要这么大的炉子么?”
陆少君耐心的解释道:“需要啊,想要冶炼上好的钢铁就需要。你想知道的话,我可以详细的告诉你。”
江诗婉点着小脑袋,“我想知道。”
后面,老太监看着这一幕,罕见的露出一抹笑容。
王上长大了,王宫那么大,也确实要有一个女主人。
当然,最好是有一个小公子出世。
这样的汉国,才是真的可以让人放心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