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荣军院的扩张提级,各职能部门也多了起来,院里成立了宣传科,有了广播站,保卫队也单独成立了保卫科,后勤人员也多了不少,更不用说医生和护士了。
而伤残军人加工厂,随着志司后勤给的羊肠线和红星伤药订单量增加,冻疮膏这款产品的投入生产,人员也是要增加不少。原来荣军院的300多伤员中,有近三分之一的人都已经安排了特殊的工作岗位。
加工厂的领导采取的是二拖一的办法,二个正常工人搭配一个伤残军人,这里的搭配不是指要分担工作量,伤残军人安排的岗位都是特殊的工位,在这种特殊工位上,并不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二拖一指在工厂期间,负责照应伤残军人的行动,比如休息时间要喝水,上厕所之类,或者有特殊情况要脱岗时,伤残军人需要适当地做一些照应。两个正常工人负责一个,既不耽误工作,又有个轮换,很是合适。
加工厂的领导班子也总结出了一套针对不同伤残军人的工作岗位安排方法,大体上就分为二类,一类是双手齐全的,一类是双脚齐全的,工作岗位上各有侧重。
最近加工厂的领导还从部队那接了一批急救包的订单,他们要趁着志司后勤安排的专家组还在厂子里,大干快上,争取多建立几种产品的生产线。
荣军院后面还有很多伤员要进来,以后伤残军人可还不少,加工厂现在才安排了一百多个伤残军人岗位,就目前的规模哪里够。加工厂最后的目标是要满足荣军院50%的伤残军人工作岗位的。
院里人一多,事也就杂了,但这些都是当领导的要操心的,还轮不到王鹏飞头疼,他还是负责原来的那栋病房。
这里最初的300多伤员,和负责照顾他们的医生护士,才是荣军院的基本盘,他们是建立模范荣军院的基础。生活自理的模范标兵和伤残军人工作榜样都来自这里。
现在基本盘里也出现了新的动向,随着一大批或是双手齐全,或是双脚齐全的伤残军人安排了工作岗位,一些战士更有动力去克服困难,努力进行恢复训练了。
但是还是有一批伤员,估计最后也无法安排到工厂进行工作的。这些伤员,有的只有一只手,有的只有一只脚,还有的四肢全截肢了的,这部分人中还有少数伴有失明,失聪,失声的问题。
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最差的,现在生活自理的榜样都没有,他们以后怎么办,他们能做什么?现在他们就处在焦虑当中。
李院长把这个工作交给了王鹏飞,不交给他怎么行,院里开了几次会,讨论来讨论去,谁都没辙。没办法,李院长决定交给王鹏飞,逼一逼他,限时一个月,无论如何都要想出办法。
能者多劳,是这时代的特点,谁让他年纪小,脑子活,点子多?
王鹏飞知道,这些伤员的生活自理不容易,要慢慢花时间才能摸索出来,花的时间恐怕要以年来论。现在重要的是解决他们能干什么的问题,树立那么几个榜样,只要有了榜样,那么信心就有了,事情更好做了,左右不过是花时间的问题。
王鹏飞让东方思英帮忙再做下调查,这批伤员中,哪些人有文化,哪些人会唱歌,哪些人能说会道,除些之外他们都会什么,别管会什么,哪怕会几种方言,学个鸟叫都给写上。
这一调查,别说,还真让他找到了突破口。
这天院里新成立的广播站,在播放了新闻后,一个女广播员开始了院内学习标兵的宣传。女播音员的普通话还算标准,但宣传的语气很平淡,怎么说呢,就是激情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