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枢解释道:“人间神像其多,但有好有坏,像寺庙那些就是庇佑人间的好佛,而我刚才说的那句流传所描述的就是不好的佛。比如鬼佛的记载描述是双眼空洞、眼睛大睁、半睁或诡异的大笑;而邪佛,双眼炯炯有神,有眼珠微笑或大笑;野佛常在山中,半眼睁开,又或者全眼闭着,有白泪痕,在大笑。不过我方才说的都不绝对,民间流传的版本众多,传到现在,谁也不知到底哪句为真。不过可以当个参考,总之这些来历不明的石像最好都别拜,毕竟都不知道那石像里的到底是什么。”
“这石像究竟是不是花眠村的野山神还难说,还是先看看那些蒸屉上的记载再说吧。”
四人走近石像前正对的大供桌,与外面祠堂的供桌不同,眼前这张大供桌是天然巨石雕刻而成的。
而且,大了数十倍不止。
与外界传言相同,这里的蒸屉都是两层的。擦去上面那层厚厚的灰,铁蒸笼上凿刻的字显现出来。
只见上面写着:村民花虎,享年35载。于外界带回十三位新娘,分别嫁于九家,总计孕育二十四个男丁,十五个女婴(食毕)。有兴旺人丁之功,奉入宗祠。
“女婴后面打个括弧写着食毕,这是什么意思?”疑问间,阿璃又擦去另一个蒸屉的灰,念出上面的字道:“村民花何生,享年26载。于外界带回十七位新娘,分别嫁入十一家,总计孕育三十位男丁,二十四个女婴,食毕。有兴旺人丁之功,奉入宗祠。这个上面的女婴也是打了个括弧,写了个食毕,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字面意思来看,应该是吃完了的意思。”鹤栖缓缓开口道。见众人纷纷看向他,鹤栖反问:“难道没可能吗?外面那些蒸笼是做什么的,你们不也瞧见了吗?我们翻了几个蒸笼了?你们有看见一个名字像是给女孩儿起的吗?”
说着,鹤栖便爬上供桌,将每一个蒸屉上书写名字的地方都擦了擦,而后念出上面的名字。
“所有的我都念完了,你们听到有哪一个是像女孩儿会取的名字吗?连招娣念娣这种名字都没有!难不成生孩子的她们没有兴旺人丁的功劳吗?外姓女子、花姓女子,都没有。”
三人听完默认了,他们无法反驳。在这个封建迷信行为怪异的村子,很多过往都在震惊着他们。
“这儿如此重要,一定会有记载才对啊。只要找到记载,一切都会真相大白。”
鹤栖情绪有些低落,他摇头道:“我们回去吧,我不想再看那些记载了。太恶心了,我接受不了。”
“可我们就这么走了,或许就真的没人将花眠村村民丑陋的行为向世人揭开了,那些受害者的凄惨,永远不会有人知道。人们还是会觉得这是一个令人向往世外桃源,富有的藏宝地,永远都会有人寻找这里,死伤更多。”
听完天枢的话,鹤栖沉默片刻,还是同意道:“好吧好吧,继续。”
四人都不需要费心思翻找,一只铁箱就那样明显的放在供桌后面。铁箱很新,也没个锁,除了蒙上了一层厚灰,连锈都不曾有半点。
打开后,里面装的还是一只相同的箱子。再打开,还是。就这样一直开了六个,才看见一只上了锁的箱子。
而这箱子上所谓的锁,是以铁制成九个圆环,将圆环套装在横架上,并贯以环柄。阿璃越看越眼熟,直到鹤栖说道:“这只是个歧中易②罢了。”
“歧中易?”
“嗯。歧中易,两者互相贯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而为一。我来解吧,我会。”
说着,鹤栖便接过歧中易,手指灵活的带动着铁圆环穿来穿去,看得人眼花缭乱的。没多久,鹤栖便将歧中易解开了。
箱中存放的都是泛黄书卷,保存得还算完好,许是因用了厚厚的棉以及牛皮纸将书卷包裹得严严实实,没有因受潮而损坏。
书卷名称写的都是人名,翻开来几乎都是村长或是大祭司写的日记。但最特别的,当属压箱底的那两本族谱还有村史。
族谱之中记载的都是男子,没有任何一名女子。
阿璃翻阅村史,第一页就书写着偌大两个字:山神。
这第二页嘛,画的就是他们进入这间密室时所见到的石像。
“这还真是他们认知的山神!他们拜了这种东西这么多年,难道就没出过什么事吗?”说着,鹤栖下意识再次抬头不解地看向石像,只一眼,鹤栖就变了脸色。
“这石像,动过了。”
“石像怎么会动?你是不是看错…”
阿璃边说边抬头看去,话还未说完,就看到那石像正俯视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