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6 章(第二卷完)(1 / 2)

杜宇一声春晓 申吉 2116 字 4个月前

妙清安抚好李氏,又回家求了曹氏,本来让李氏去别院,只是因为怕她将妙清出逃的消息传出去,现下已经没有这样的隐患了,曹氏也就爽快答应了让李氏回到汪府。

李氏一回来,简直是容光焕发,立马就着手开始给妙清找人家。

妙清这次便也由着李氏忙活,间或着李氏来给妙清做“推销”,妙清也认真和她分析,哪家哪家不靠谱,哪家哪家可以列入备选。

除了这些琐事,当然这在妙清看来是琐事,在李氏看来是头等大事,妙清也实在想知道,自己一手搭建起来的张九村铺子如何了。

因小程哥并没有回到汪府,妙清也找不到人打听,在给自己做了不少心理建设后,她还是去寻了德润。

德润见妙清主动找自己,自然是高兴的,便给她细细说了她离开后的情况。

原来当时德润确实也头疼张九村的生意,因为在河间那边并没有汪家的势力,这张九村就像颗保养丸药,吃吧,也能补身子,不吃吧,也没什么要紧。

德润是想过,要不就关掉张九村的店面,因为妙清一走,想再找个靠谱的管事的人,是挺难的一件事,如果找到不靠谱的,恐怕反而坏了汪家的名声。

但德润转念又一想,这是妙清一手建起来的,自己也确实不忍心就这么舍弃了,于是咬咬牙,自己先在张九村呆了一段时间。

后来机缘巧合,吴洪来张九村办事,顺便来瞧瞧妙清的铺子,正好被德润遇上了,一聊才想起还有这么一号人,是当年妙清极力举荐过的,于是德润便有心要把吴洪挖过来。

挖人的过程并不顺利,正如妙清说得,吴洪在杜家铺子上是个活招牌,杜家自然不愿意放人,如此周旋了甚久,最终德润以极高的价钱,为吴洪一家子都赎了身,这杜家虽说在河间有些地位,可到底比不上汪家,哪里见过拿这么多银钱,就为了赎一个切药工的,这买卖实在没法拒绝,便也就答应了。

如此这般,吴洪才正式跟着德润,接手了张九村的药铺。

这吴洪可不止是个切药工,他极有眼力见,在杜家是被压制着,一直没得到好的机会,可杜家的一应生意,他都留心着,没几日,便对掌管铺面的事了然于胸。

更兼着吴洪对整个河间的药材买卖都是极熟悉的,他与德润一起,很快就疏通了州府,将汪家铺面开到了其他地方。

现下吴洪早已不再是张九村一间铺子的掌柜了。

而趁着这次扩张的机会,小程哥也正式接管了几间铺子,终于可以安心将心上人娶回了家。

这怕是这些日子以来,妙清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

“我当日便瞧着吴大哥是个好的。”

“这倒是真的多亏你会看人了,吴洪这人,也是能沉得住气,就那么在杜家默默切了那么些年的药。”

“他现下还年轻,往后经验渐长,必能做出更大的一番事业。”

“不错,我也是合计着,慢慢将北边生意扩张的事儿都交给他,我便专心在江南一带,这样也可多照顾些家中。”

“如此甚好。”

“妙清。”德润忽然话锋一转。

“嗯?”

“我希望你能高兴,如果嫁人不是你所愿,我可以出面,替你挡掉婚事。”德润犹豫了一会儿,道。

“三叔,关于婚事,我也想明白了,黄师傅说得对,事在人为,想必小小婚事,还难不倒我。”

“这不是闹着玩儿的,和做生意不一样的,生意失败了,可以从头再来,婚事……就难了。”

“我知道的,放心,三叔,我可是汪妙清,不会叫自己委屈了的。”

说是这么说,妙清心里却还是打鼓。

可这鼓也没打多久,李氏就为妙清物色到了一户大好人家,连姓都很好,便姓“郝”。

这郝家是杭州的富户,但是比汪家还是差了不少的,这正好符合李氏对美满姻缘的基础标准,便是参照汝贤的配置,女家高一些,男家也不错,这样妙清不会受欺负,又能享受富贵。

而这郝家只一位公子,据说是一表人才,人也十分上进,是德存这种扶不起的阿斗望尘莫及的,媒婆悄悄告诉李氏这点的时候,李氏简直两眼放光,当场就要定下来。

妙清听李氏一番推荐,虽知媒婆必有夸张之处,但她当年在杭州时,对郝家也有所耳闻,还可算是诗书礼仪之家,故而也便答应了。

李氏见妙清这边也如此好说话,更是喜不自禁,第二日就去找了曹氏,央她快快出面,敲定了大事。

汝贤知道妙清定下了亲事,也挽着汝惠过来给妙清道喜,汝贤回了汪家,就一直住在竹枝轩。

“臻姐儿,贺喜贺喜啊。”

妙清正躺在摇椅上昏昏欲睡,忽听门外贺喜声,迷迷糊糊坐了起来。

“大姑姑,小姑姑,你们真是有耳报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