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城多路(2 / 2)

刀子精豆腐心 缠雨 3386 字 4个月前

赵刀刀点点头。

其实她不笨的,并不好骗,不知道老板娘为什么觉得她像个傻子。

老板娘在身后像个殷切的老母亲一般注视她上路了。

那目光如有实质,来这里之后,这还是赵刀刀第一次感到有些压力。

船很大。

甲板宽敞,桅杆高大,船帆高挂。

这一艘船就能载下一百多人,

赵刀刀排着队等上船,周围人声鼎沸,来送人的、来登船的将码头堵得水泄不通。

黑压压的一片,赵刀刀还没见过这样的场面,或许门派招新弟子的时候也是这样吧,可惜她从来没去看过。

到了船上才宽敞起来,有地方透气。

上船之后船票验过就被撕毁,颇有几分有去无回的意思。

船开了。

漂在水上,摇摇晃晃。

有不善水性的,上了船就绷着一张脸。有熟门熟路的,一上船就走得没了影儿。

多的是成群结队,围在一起交谈的。

自然,也有独身一人的,待在僻静角落。

赵刀刀在船尾找了个没人的角落待着。抱着自己的刀斜靠着,小声说话。

“小刀啊,我交到了一个朋友。”

“嗯。”

“交朋友原来可以这么容易吗。”

刀子精没有接话了。

赵刀刀就自顾自地说着。

说林子潮湿,说店铺气派,说老板人好。

说累了,便扒住船边,望下去,水面风平浪静。

河水是蓝色的,让她想起周忌带她去看的那片海,但海水汹涌,巨浪滔天,太容易让人畏惧而忽视了其本身的美丽。

山上待得久了,总是向往有水的地方,去过之后反倒没那么牵挂了。

之前有些不被待见,在山上过活了几年,才不容易地交到第一个朋友,还是一把只能和自己交谈的刀。

好在。

这里是不一样的。

船在河上走了两天。

这一路运气不错,没什么大风浪,天气也始终晴朗。

老板娘给的干粮很好吃。

赵刀刀打听到了些消息。

水城四通八达,也是进入武洲唯一的入口。

武洲乃是江湖的中心,十一城便在其中,所以世人常说,到过武洲,才算入过江湖。

她要去的柳城就是十一城中的一座。

武洲有一十一城,唐贺二堡,四座山头,大小门派无数。

据说最早的时候,十一城本要送给天下武学巅峰十一人,但有位一心求道,弃城而去不知所踪。

开了这道先例,规矩就被破了,从此十一城城主便只是高手,却未必在榜上了。

但这些城仍留着原来的另一道规矩,若是战胜城主,可以让城主完成一个要求,不违道义即可。

前提是城主接战。

这算什么破规矩,赵刀刀听着就觉得不公平,她接连问了几人,却发现船夫来来回回就那几句话,对这些高手是谁,弃城而去的是谁,十一座城分别叫什么一概不知。追问之下只会神神秘秘语焉不详,说来说去,赵刀刀听出来了,他们最熟的还是水城和唐家堡,别的都是道听途说,还只听了个皮毛。

算了,柳城在就行,老板娘总不会说错地方。她又回到自己的角落待着。

船到了。

船速越来越慢,最后颠簸了两下,靠岸了。

水城的码头全是往来的船只。

上岸的人像一根线连绵不断。

岸上还有前来迎接的。

人山人海,比上船那会儿还多。

赵刀刀早早就排在出口了,但下船却没有上船时的有序。

船夫简直是在赶人,不断催促着“快点”、“跟上”。

她顺着人群被推推搡搡地挤下了船。

赵刀刀离得远些,从密集的人群中脱身,才回头看去。

她惊奇地发现靠岸前就站在船边的人居然还在。

他们这时候风骚地一撩衣摆,轻巧地在地板上一点,就潇洒地飞到岸边落下。

还赢得了一些喝彩。

赵刀刀抱着刀站在一边,看得有些眼红。

早知道她也站船边。

走到街上终于真正宽敞起来。

街道开阔,街上什么人都有,装饰绚丽的轿子,风尘仆仆的侠士,马蹄扬起的尘土不绝,卖木剑玩具的都能挽个剑花耍上一两招,地摊上摆着名家秘籍,还有当街卖艺的。

往来的人仿佛都对水城很熟悉了,并不四处张望,有目的地前行。

赵刀刀试图混入其中。

她走到一张告示前。

边角已经皱起发黄,贴了有段时间。

“唐家擂台,迎天下豪杰,欲入武洲……”

赵刀刀看着被撕去下半截的告示,低声抱怨,“哪个缺德的。”

“而且……”赵刀刀转身,“你哪位啊。”

下船之后这人就跟着她了,她以为是同路,但绕了一圈还在,那就是别有居心了。

扇子刷的一声展开,扇面上方露着一双含笑的眼睛。

面前的青年摇着扇子,“姑娘怎么称呼?”

此时正值初春时节,并不炎热。

赵刀刀没回答。

他自报家门道:“在下周向晚,见姑娘这把黑刀实在特别,一时着迷,还望姑娘见谅。”

途中这人的目光确实一直紧盯着她的刀。

赵刀刀点头,“你要是看够了,就可以走了。”

周向晚又笑了,合起扇子敲在手心,“是我让姑娘不快了,为表歉意……我看姑娘这是要去唐家堡?在下可以带路。”

见她不说话,周向晚又接着说,“或者,姑娘有什么别的事要做?”

这是要跟定她了。

她打量着眼前的人,想了想,随意道,“要是我想当天下第一呢?”

周向晚佯装苦恼,把手背在身后,笑意更浓,“姑娘真会说笑。”

“哦。”赵刀刀转身离开,“带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