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甲欣然答应,带着扶苏及众人经过保城门,走出墙壁外,到农田处查看。
那位叫季布的年轻人,竟然也一路追来。
扶苏侧眼看了一眼季布,没什么放在心里的想法。 季布这个名字对他来说太过于熟悉——那是“一诺千金”成语的主人公。
不过这“季布”是楚国人,在函谷关以西不太可能有关系。 从他的关系和行为举止上看,似乎是与保甲只是重名的可能性大些。
两人沿着各自田边的土地小径,又向东走了将近里路左右的距离,最终到达目的地。
男子在看到扶苏时打了声招呼,转身继续扶住曲辕犁劳作。
前方是一个身体,只穿着短裤,年纪大约六、七岁的小孩牵着健硕的小黄牛,稳步前进,动作从容不迫。
这里日照虽强,而食物营养不良的原因,导致大人体貌黧黑瘦削,儿童亦是如此。
据保甲所说,他第二个儿子数年前跟随蒙恬征战匈奴有功,被赏封爵为公士,所以他除了现有的这百亩爵田,还能获得额外的一百亩授予田。 但是这百亩田被划分在另一边由一位无功爵的庶出儿子照料耕种。
扶苏点了一下头,未作多言——公士,是二十一级的军制功勋等级,除了赋税特权外,还有百亩土地(100 亩),并有住宅基地方三百步,一名庶出的儿子(即普通平民男子)来协助农耕。
当时扶苏心里所想着的是冯劫等人在始皇帝下葬日向他对民生难题的阐述。
眼前的这个公士之田总长一百米,宽度为一公尺,大致长二百四十公尺(换算:一米等同于秦制“尺”,故为十六米;后世代数倍于古时)。 田里每二亩间的狭长路被称为“陌”,两田之间的宽阔路称为“阡”,总长有三步宽(约2公尺)。
这就是所谓的“陌”的概念形成来源,以及田地中每个四角上被垒起来的方形土堆,“封”,再由四周土堤环绕起来的界限标示出区域的分界,被称为“埒(音:“烈”字)”。
不过这些都是次要的事情。 所关注的重点是:秦国有着百亩地的规模,在后世上对应的大小大约为三十市亩。 换算后,是两万平方米面积—相当于是现代国家体育场面积的十五分之一左右!这么广阔的土地,居然养不起一家五口?
秦扶苏对村里的一把手问道:\&这样的农田能收获多少石的粟米?\&
\&只有几石,这是真正的'不分大豆小麦'的人……里正内心感叹,摇头回答说:\&即便是最近水源的优质田地,最好的一年也不过收获一两到八十斗的粟米。哪里能有几石?”
竟然如此依赖靠近水源的优势就能获得有限的产量吗?扶苏在心中沉吟。 里正提到的\&石” 是一种体积单位。
经过计算换算,在秦度标准下,石大约等于三百一十一市斤,半个石即一石半等于大约九十三市斤。这表明一市亩的土地可以收获一百三十市斤的粟。
扶苏微弄须发,回想起了自己在键盘上的搜索经验。
在现代育种、灌溉、化肥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尚不存在于秦的时代中,即使是以自然肥为基础的社会,在现代意义上的巅峰产量也只能到六百市斤每亩。
如此看来,现在这里的产量确实与未来的理论最高值相差巨大,不过随着生铁制农具和肥料的广泛应用,预计产量会有显着的上升。 这时,扶苏对生产力三个词有了更深的理解。
由于机械化农具的支持不足,在秦时期的工作量几乎是未来社会工作量的十到数十倍。 农耕高峰期,整个家庭都会投入劳动力,每天不分昼夜工作,但也不一定够吃。 更有一些情况下需要向借贷以满税的需要。
生命艰辛不易呀, 扶苏突然冒出了这个词,并再次思考在秦代解决这一困境的办法。俗语说,商人富足,是否应当大力发展商业?
不过,在以物换物为主导的社会阶段,普通百姓手无资金,生产的商品能卖给谁呢?等等,以物易物 扶苏想了一个关键词:茶商之道!
我怎么会忘了这样支柱性的行业,扶苏笑了笑,感觉找到了一箭三雕的策略。
因为他不太喜欢茶,并且现代所接触的茶叶只是食品,加上一个工科生的固定观念,他总是将注意力集中到如何实现工业化,因此忽视了这种大有前途的商品。
在他的现代记忆里,茶商将普通茶叶制作成砖块然后出售到青藏高原或内蒙古草原的牧人手中,以此交换皮草药材家畜。同时,在大陆丝绸古路上,茶叶也作为大宗贸易商品,可以持续地为带来巨额收入。
但这并非让扶苏感到兴奋的全部原因,在于吴越地区——不论是在现代还是未来,它都是茶叶的重要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