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未来皇后人选(2 / 2)

一群身穿铁铠,脸部佩戴木质盔甲的人涌入,紧接着十几面大鼓、平鼓、编钟与小堂鼓相继击响起来。

嘭!嘭!嘭!

激昂有力的鼓声响起来,一系列紧凑的鼓点令人们兴奋不已。

撕裂的筝弦音色,交织在这连续不断的鼓声之中,就像奔腾战马踩过大地的声音,一次次轰响,犹如洪水即将到来,犹如战争震吼。

音乐节奏极其明显,完全呈现出了激烈战斗场面中刀兵撞击的感觉。

两组士兵来回变换位置,持盾执刀,展现出紧张激烈的对战场景。

金属刀枪碰击发出铿锵声,寒芒如同秋水般锐利。伴随隆隆鼓声,撕裂裂的筝弦声,让观者仿佛置身于两军混战最热烈的战场上。

这是嬴扶苏经过一天处理奏报后,获得短暂的悠闲时光,根据残余记忆,改造自的“兰陵王入阵曲”。

作为一个大秦的公族,熟悉并擅长音乐在嬴扶苏看来很正常……他抬头瞥见呆坐角落、宛如老人般的戚鳃大人,不由得回忆起为舞蹈编排工作的少女戚蕊儿。

一眼望去活蹦乱跳的小家伙,若真是第一次打开门户接触外世,恐怕会当场因为吓坏了而爆体?

但在田姬还未生育长子时,扶苏并不考虑与这位由贵族家庭送至皇宫的小萝莉进行亲近。

是的,田姬是扶苏心中的未来皇后人选。

不仅仅是因她的腰细臀满,富有丰盈的韵味,更重要的原因是她思想单纯、纯洁无瑕。若她是皇后,则能让后宫成为扶苏得以憩息的一片乐土,而并非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地狱战场。

扶苏离座,魏冬儿与数名侍女立刻开始更换他的服装。这华丽的大服,属于田猎之需,是古时候的装饰方式。

它源自于战国时期秦国,秦昭襄公时就已经有类似的装扮。周显王在得知石门大捷后,特别遣使祝贺,并赠送给他们这种彩绘绣金斧,以及包含十二条纹章 的服饰。这是当时君主服饰的重要象征。始皇帝时期,秦朝对的服饰进行了大量削减,而等到扶苏继位后,则重新引入了许多传统元素,并打算在适当的时机下,对单位度量以及书写方式进行改革和简化,使得人们更容易学习和理解,如同使用新的单位系统如千克(kilogram)、米(meter)、升(liter),取代传统的斤(stephenspan, 古中国重量单位), 尺(foot)、石(sun,中国容量单位);再次集学于贤能之人身边,并简化现有的楷体(或隶体),以适应更多人的需求

上林苑中,以往稀疏无人的地方如今周围布满了手持长枪和强弩的武士。在这广阔的草地上,数以百计的车辆,加上成千骑兵簇拥的场景十分壮观,而领航者的头顶戴着“平天”帽子,身穿华美的礼服,“黼黻”,外面还套一件大红色斗篷,并骑在名为“乌骓”的战马上。

一声沉厚的牛角号响起,宣告了仪式的开始。两位骑兵随即奔前将之前捕获的鹿(俗称‘糜鹿’或是‘麞鹿’)解开锁链释放出来。

按照古老礼法的约定,的开始由君主亲自射杀鹿以示尊重。尽管鹿依然处在呆傻的恍惚状态里,扶苏接过雕绘彩色的弓弦,在瞬间用力踢马肚,让“乌骓”跳跃站立,快速向前。

马足重击草地的声音逐渐加速了鹿对当前形势的意识,它开始飞快奔逃。只是速度还是慢了一拍,“乌骓”犹如一道疾光般快得令所有人眼花缭乱,而扶苏和他的距离也已缩小到了近30码之内。

就在乌骓四肢离地,即将冲刺到顶点的那一刹那,扶苏猛地拉开弓弦。只听得箭射的声音,“飕”的一声穿过鹿喉部,让鹿因疼痛及血流过多而猝死。

在远处高台上督战的官员听见号角再次沉郁而坚定的声音时,无疑表示了皇上的胜利。随之,四面八方的战鼓敲响,庆祝胜利。当扶苏控制不住战意停蹄的时候,周围的所有士兵一同欢呼。\&君主长寿! 秦帝国永远强大! \& 的声浪响起于整个场,充满了敬意的欢呼与喜悦交织在一起。他凝视着这些情景内心涌出复杂的情感——谈论中华文化的荣耀总是从汉代的宏伟说起。

仿佛已经将那个征服天下,使世界归一的秦朝扔到了天边的远方。

众人自豪地宣称,在这个蓝色星球上,唯有中国古代文明创造出的核心文化在自己土地上传承至今!

那么为何呢?仅用地广人多就能说明全部吗?

罗马帝国不算大吗?神圣罗马帝国也不算巨大吗?奥特曼王国的势力不小吗?还有那庞大的沙皇俄国呢?

虽然名称都是罗马,然而一个个帝国犹如烟云消散,主体民族也更换了一轮又一轮。

唯有汉民族,以黄皮肤、黑头发、用正楷写字的独特标识,构建的国度始终根植于这一原生文明之中。

面对这个疑问,扶苏轻轻地摇着头,不再细究这些问题了,眼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避免秦朝的第二世即位引发的统治危难...

在扶苏重新融入众人时,才正式开始了序幕。

策马奔腾的一般都是来自贵族或宗室家族的年轻人,虽根据秦朝军事功绩封侯授爵的规则存在,但高级官员多数出于引荐。那些享有超过一千石粮食年收入者,则多半是由扶苏直接任命的。

因此对这些后辈而言,任何能在陛下面前展现才华的机会,都不容他们放过。

清朝时期的权臣和绅士如珅,正是因为能够背诵《论语》中的几段文字而在一群粗鄙侍卫中脱颖而出吧?

然而,今曰他们必定会落败,因为他们都将视线放在了驱赶兽群的五千骑兵身上。